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与解读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与解读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④ 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了解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与解读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

1.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2.分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 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② 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③ 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④ 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⑤ 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能力。

① 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② 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③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④ 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3)知识。

① 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② 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③ 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④ 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了解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⑤ 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解读

1.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的深化和拓展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与品德与生活课程相比,内容明显具体得多。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样的目标要求,到了三年级以后,依然是管用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依然离不开这样的目标的培养。然而,品德与社会课程更把其目标具体化了,它的目标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一个能积极地“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人,一定就是个“乐于探究和热爱生活”的人;一个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也一定是个“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人。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实质上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的细化和深化。这也决定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分目标比品德与生活目标更为细腻和充实。

2.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追求

通过梳理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追求,不难看出,课程制定者将关注的视角放在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人与大自然这些不断扩大的层次上,意在综合性地把儿童培养成发展全面的具有成熟性的社会性的人。(www.xing528.com)

(1)在人与自我方面,以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为己任;

(2)在人与他人方面,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为追求。

(3)在人与社会方面,以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为中心;

(4)在人与世界方面,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在人与大自然方面,培养学生“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目标追求

梳理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目标追求,不难看出,课程制定者将关注的视角放在了自我完善、交流合作、分析观察和探究归纳这样几个平行而又相互支撑的层次上。

(1)在自我完善能力的培养目标上,注重“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在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目标上,注重“和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3)在分析观察能力的培养目标上,注重“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在探究归纳能力的培养目标上,注重“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4.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培养学生“知识”方面的目标追求

梳理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培养学生“知识”方面的目标追求,不难看出,课程制定者的综合意识相当明显,课程没有孤立道德知识内容,而是将这些内容融入了包括社会知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历史与地理知识以及中国的发展史知识的学习之中。

(1)关于社会知识的培养。

在诸多目标中,特别要注意的是提出了要让孩子“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充分体现了品德课程为儿童成长服务、关注儿童的人文教育的理念。我们不但要告知儿童他们的义务,更要告诉儿童他们也有基本权利,这样的权利不容剥夺。有了这样的基调,孩子们才能真正较好地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才能真正较好地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比如,学习掌握一些规则与法律,并认识它们的价值,明白它们不只是拿来制约人的,更是用来保护人的权利的,是为人服务的,这样,我们就能自觉遵守规则与法律,成为一个良好的社会公民。

以诚信教育为例,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综合文科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曾静老师指出,人教版教科书的人文关怀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把诚信价值直接与“做人”联系起来,而不是与某种世俗利益相对应,意在培养学生的诚信荣誉观,形成“我不能撒谎,撒谎有辱我的人格”的意识。孔子的“人无信不立”等格言的引用意即在此。

第二,诚信道德的养成被视作个体主动积极的“道德享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道德条目”。以“走进诚信乐园”栏目为例,首先,标题本身就给予学生这样的心理暗示:诚信是令人愉悦的,我们都愿意走进诚信乐园。其次,课文中通过让学生畅想诚信乐园的样子、思考入园条件等充满童趣的活动带给学生愉悦、快乐,同时激发学生“入园”(成为诚信的人)的需求;“变诚信卡”为“乐园入场券”的活动则给大家提供了满足这一需求的途径;一旦经过努力成为乐园的一员(养成诚信道德),自身人格得到发展,并由此产生种种积极的精神感受,“道德享用”就得以最后实现。

第三,呈现形式上以充满人文关怀的对话贯穿始终。“在你认识的人当中,什么样的人信得过?”“当朋友失信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在这样的开场白问答中,学生首先感受到“我”是在被人关切,而不是接受训诫与审判,从而在情感上易于接受教学引导。一个被关切的对象也容易关注他人的诚信对待与感受,并以此来督促自己言行诚信,思考“我是一个值得信任的孩子吗?”,这种基于人文关怀之上的德性养成发自内心、表现真实、充满情感,因而持久且稳定。[1]

(2)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学习。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知识目标培养中,本课程提出了“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等目标。在这些目标的达成中,我们不但要看到人类运用社会关系学、运用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还要注意带来了哪些隐患。这些内容,往往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以及历史知识的了解内容中进行了渗透。

(3)关于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教育。

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4)关于国际视野的培养。

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