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原则:园林设计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原则:园林设计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人们对自己所居周边环境的需求不断提高,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原则也在发生着变化,拥有一套明确完善的标准来指导城市公园的设计是相当有必要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一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我们在城市公园的建设中可以借鉴以上原则,为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原则:园林设计

城市公园作为一个公众的开放空间,是一个城市与人接触的空间,更是一个人与人接触的空间,因此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与人的属性和需求及城市的发展环境是密不可分、相互依赖的。随着人们对自己所居周边环境的需求不断提高,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原则也在发生着变化,拥有一套明确完善的标准来指导城市公园的设计是相当有必要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一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一个公共的聚居地设计是否合理,主要是看人们是否愿意停留在此,是否愿意在这个公共空间中释放自己的情怀,这便是是否符合人们的意愿和习惯问题。因此,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当充分运用“以人为本”原则,每处细节都力求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和爱护,深刻剖析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需求层次的使用者的需求,多方位的进行综合设计。

(二)地方特色原则

通常来讲,地方特色可以分为自然地域特色和社会文化特色。城市公园在规划之初就应充分考虑到地方的社会文化特色,即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人文特性;另外,公园的设计还要密切结合当地的自然地域特色,即从当地的温差气候和地形地貌出发,选择种植适合生长的丛林植被,同时在建筑上还应挑选符合地方特色并适合气候的材料,考虑当地的日光照射,最大限度的做到因地制宜。

(三)突出主题原则

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能够大大提升公园的价值。在围绕主题展开创作之时,要尽量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明确公园所在城市主体的特色,最大限度从整体上把握公园的规模和尺度,要明确的突出主题但同时不要让主题全部充斥于整个空间,应有计划的辅以次主题等,有主有次,才能相得益彰(图8-5)。

(四)整体优化原则

城市公园作为一个特定的休闲娱乐场所,自然包含众多单一的元素。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如何,这就需要我们在公园规划中按照整体优化原则行事。从生态环境优先的角度出发,城市公园规划中的用地布局、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园林小品的设计布置、园内道路规划布置以及整个系统的环境保护等都需要相互协调而发展。

(www.xing528.com)

图8-5 澳门渔人码头公园

(五)多样性原则

此处所指的多样性是指城市公园中所置的景观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是指类型不同的景观在时间和空间因素以及功能方面所体现出的多样化,此多样性能够丰富公园的空间层次,体现园林景观的多样化,这是一个城市生存和前进发展的基础,对于维系城市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六)异质性原则

异质性是景观的重要属性,在规划设计中我们将其称为景观异质性。景观异质性致使景观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维持其特性对于做好景观的生态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对城市公园的建设发展更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七)生态性原则

城市公园的建设应当遵循生态性这一原则,不同城市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各方面差距甚大,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以生态建设为核心,保持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于公园的长久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此一来,生态系统平衡的有序也就保障了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八)协调经济发展原则

所谓协调经济发展,其牵涉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首先,在规划设计之初就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定位,若开发不当,之后所要承担的再建设等行为所产生的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其次,不论城市公园收费与否,其经济利益都可以从出售商业门店、开发旅游购物等方面出发;再次,在公园建设材料的运用上应考虑到环保利用和日后的管理回收等问题;最后,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空间枢纽和中转,自然应当在交通规划方面尤为重视。

我们在城市公园的建设中可以借鉴以上原则,为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当然,以上原则也并非造园建设中必不可少、一成不变的,在遇到具体规划案例时还是应当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自然资源自身的特殊性出发,具体的、合理的、有的放矢的去综合开发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