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区绿地规划设计案例-园林设计

小区绿地规划设计案例-园林设计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居住小区绿地规划设计应以宅旁绿地为基础,公共绿地为核心,道路绿地为网络,公共设施绿地为辅,使小区绿地自成系统,并与城市绿地系统相协调。锅炉房、垃圾台是一个居住小区中不可缺少的设施,但又是最影响环境清新整洁的部位。图6-12宅间小路绿化图6-13建筑南向低矮灌木总之,居住小区绿地规划设计首先应遵循环保、无污染,无伤害性原则。

小区绿地规划设计案例-园林设计

居住小区绿地规划设计应以宅旁绿地为基础,公共绿地为核心,道路绿地为网络,公共设施绿地为辅,使小区绿地自成系统,并与城市绿地系统相协调。这种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布局,既方便居民日常不同层次的游憩活动需要,又利于创造居住小区内大小结合、层次丰富的公共活动空间。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新区建设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各绿地的入口、通路、设施的地面应平缓、防滑,有高差时应设轮椅坡道和扶手;绿化要求做到尽量运用植物的姿态、叶色、花果期、花色等因素,保持居住小区周围绿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并同时注重植物的色相变化,从而提高绿地的艺术效果,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常用的植物有白桦(图6-7)、枇杷石榴(图6-8)、银杏、柿树、香樟桂花合欢栀子花樱花、海棠、连翘紫薇、玉兰等。

(一)公共绿地

1.中心绿地

中心绿地位于居住小区的公共中心区域,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在布局形式上按照中国传统的园林设计手法,采用自然式的绿地布局,尽量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土丘洼地构成自然变化的地形,组成五彩缤纷的植物景观。也可采用设计式对称布局或不对称均衡布局,设计一些喷水池、遮阳亭(图6-9)、花坛雕塑等。无论采用什么设计方式,都要满足其可游、赏、想的功能要求。如公共绿地面积较大时,还可以适当安排一些体育活动场地,如球场、游泳池等。

图6-7 白桦林

图6-8 石榴

图6-9 遮阳亭

2.公共建筑设施附属绿地

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施有锅炉房、垃圾台等地方。锅炉房、垃圾台是一个居住小区中不可缺少的设施,但又是最影响环境清新整洁的部位。绿化设计主要应以保护环境,隔离污染源,隐蔽杂乱改变外部形象为宗旨。在保证运输车辆进出方便的前提下,在周边采用复层混交结构种植乔灌木

3.墙及屋顶绿地

在城市用地十分紧张的今天,对墙及屋顶进行绿化,是扩大城市绿化面积的有效途径之一。

居住小区用地内高于1.0m的各种隔离围墙(图6-10)或护栏,应提倡进行垂直绿化,宜种植观赏价值较高的攀缘植物,也就是所有住宅建筑和公用建筑周边有条件的地方均应绿化,并且发展垂直绿化。在小区入口处,可以利用常绿和开花的爬蔓植物形成绿门、绿墙等,或与台阶、花台、花架结合,作为室外进入室内的过渡。墙面用攀缘植物进行垂直绿化,给人们以轻松而整洁的外观形象。住宅建筑山墙旁基础绿地应根据现状条件,充分考虑夏季防晒和冬季防风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绿化。

最近不少新兴住宅在住宅首层或者裙房顶层架空绿化,架空层绿化主要要注意根据其接受光照范围和强弱来选择植物。但总的来说,屋顶花园和架空层绿化更适合南方亚热带地方气候。

(二)道路绿地

居住小区道路是由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构成的交通网络,可将居住小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各级绿地自然连接,形成整体绿化效果。居住小区道路绿地具有利于通风、改善小气候、降低交通噪声、保护路面、美化街景等作用;而且可以构成每条路都绿化、美化,而且不同道路树种不同,植物色彩、形态不同,具有不同的特色。(www.xing528.com)

小区路绿化的设计着重考虑交通导向与遮阴的要求,在交叉口及转弯处要依照安全三角视距要素绿化,而且同一路段应有统一的绿化形式,不同路段的绿化形式应有所变化。有条件的小区应采用混合植高大的乔木花灌木,和周边林网共同形成主要绿网带。小区路两侧要留2~3m宽的绿化种植带,可植乔木或混植花灌木。常用的有垂柳、国槐、金枝槐等,同时间隔种植常绿乔木如云杉、桧柏,开花的灌木如丁香、榆叶梅、珍珠梅等,达到四季有景可赏。

组团道路与组团绿地相连,绿化意图在于丰富道路的线性变化,提高组团住宅的可识别性(图6-11)。组团路两侧要留1~2m宽的绿化种植带,可植乔木或混植花灌木。树种可以选择小乔木及开花灌木,如合欢、紫叶李、碧桃、海棠、玉兰等。

图6-10 墙体绿化

图6-11 组团路绿化

宅间小路的绿化是用来分隔道路与住宅之间的用地,通过道路绿化明确各种近宅空间的归属感和可识别性,并满足宅前绿化、美化的要求(图6-12)。宅间小路两侧要留1m宽地种植绿篱、花卉或搞立体绿化种植,树种选择以观赏性强的花灌木为主。绿化布置时,路边缘植物要适当后退0.5~1m,以便必要时急救车和搬运车驶进住宅;其次,靠近住宅旁小路的绿化,不能影响室内采光和通风。如果小路离住宅只有2m以内,要以种植低矮的花灌木或修剪植物为主。

(三)宅旁绿地

宅旁绿地是住宅四周及住宅院内的绿地,也是居民出入住宅的必经之处,它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宅旁绿地既可以起隔声遮挡和美化的作用,又能为居民提供就近游憩的场地,利用率在绿地中是最高的。

宅旁绿地的种植应考虑建筑物的朝向。建筑南向的绿地设计应以落叶乔木为主,采用一种简单、粗放的形式,以利于夏季遮阴和冬季采光。在住宅北侧,由于地下管道多,又背阴,应选择耐阴植物,用绿篱围出一定范围空间,这样层次、色彩都比较丰富。建筑北向首层住户的窗前,一般宜布置宽度大于2m的防护性绿带,宜种植耐阴、抗寒植物。在近窗不宜种高大灌木(图6-13),而在建筑物的西面,需要种阔叶高大乔木(图6-14),对夏季降温有明显的效果。宅旁绿地应设计方便居民行走及滞留的适量硬质铺地,并配植耐践踏的草坪;设置的活动休息场地,应有不少于2/3的面积在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

图6-12 宅间小路绿化

图6-13 建筑南向低矮灌木

总之,居住小区绿地规划设计首先应遵循环保、无污染,无伤害性原则。植物应该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改善居住小区的小气候。在选用居住小区植物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要使用类似蒲公英的植物,它的种子会污染环境引起疾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植物选择,应考虑安全性,杨树、柳树的雌株,飞絮繁多,时间长会给人体呼吸道带来不良反应,种植时应以雄株为宜;漆树漆液有刺激性,会引起皮肤过敏;很多人对丁香花粉过敏,少用;刺槐、蔷薇有刺,应远离人群;易生病虫害的植物少用或者多养护,如需喷洒农药时注意标示警示语,尽可能用生物防治效果更佳。其次考虑景观原则,绿化景观应以树木为主,草坪为辅,在进行植物的搭配过程中,要注意主次的选择,种植过程中注意高低层次的安排,最大限度发挥植物的生态效应。

图6-14 建筑西向高大阔叶乔木

图6-15 某小区雕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