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境伦理原则:矿产资源开采的坚持

环境伦理原则:矿产资源开采的坚持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凡事都讲个“度”,矿产资源的开采也不例外,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环境,人类从中获取了财富,但是人类不能贪婪地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要懂得保护自然、节约资源。但是在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对资

环境伦理原则:矿产资源开采的坚持

1.公平公正原则

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已不单纯涉及经济问题,还涉及伦理问题。矿产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公平地享有,因此,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公平公正原则强调在矿产开采利用的过程中,要坚持代际公平原则和代内公平原则。

(1)代际公平原则。

代际公平原则要求后代人享有与当代人平等的发展机会,因此,就要保证后代人与当代人公平地享有资源财富,这就涉及矿产资源的代际分配问题。代际公平问题可以简要概括为:假定当前决策的后果将影响好几代人的利益,那么,应该如何在有关的各代人之间就上述后果进行公平的分配?矿产资源的代际公平涉及三个方面:规则公正、各代人之间的分配公正、补偿行为公正。

①规则公正,强调的是在界定矿产资源产权问题时采用的规则要公正。必须充分地界定产权的权利和义务,建立清晰的产权权利义务关系。这种权利义务关系在经济上得以实现,矿产资源所有者通过所有权获得经济效益,矿产资源的使用者需要向矿产资源所有者支付一定的使用金。

②各代人之间的分配公正,并不是要求在矿产资源总量上完全相等,而是强调在分配的比例上公平。此项原则主要从两个方面衡量:第一,当代人对矿产资源的消费活动是否影响了后代人对矿产资源的需要;第二,当代人对矿产资源的耗损量与投资量是否匹配,对矿产资源的投资指的是对矿山生态环境和条件的改善、修复的投资以及对科技方面的投资等。

③补偿行为公正,包括当代人在矿产开采后,对资源基础和后代人的补偿行为是否公正、能否实现。补偿行为的实施对象,不只局限于矿产资源领域,还可以是其他领域,因为开采者的补偿行为大多是通过技术研发、货币投入等形式来完成的。

当某项决策涉及若干代人的利益时,应该由这若干代人中的多数来做出选择。由于相对于当代人来说,子孙后代永远是多数,因而可以从代际多数原则中得出结论。如果某项决策事关子孙后代的利益,那么,不管当代人对此持何种态度,都必须按照子孙后代的选择去办。为后代人多着想,这既是当代人的责任,也是当代人超越前代人的表现。

作为当代人,在开采使用矿产资源时,要秉承代际公平原则,不能过度开采,要节约资源,树立自觉保护资源环境的榜样,摒弃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消耗资源发展经济的错误观念,尊重和保护后代人在矿产资源方面的权益,给后代人留下良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秩序。

(2)代内公平原则。

代内公平,是指地球上同代的所有人都平等地享有利用矿产等自然资源和良好环境的权利,既包括现代国家之间的公平,又包括某一国家内部当代人的公平。它主张不管哪个区域,都不得侵害其他区域的发展,特别是不得侵害那些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人类不能只顾眼前那些局部的暂时的利益,应考虑整体的长远的利益。

世界各国在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公平;同一国家的不同群体、集团之间也存在不公平;城市居民比乡村居民消耗了更多的矿产资源;不同类型的产业,对矿产资源的消耗也是不同的。造成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不公平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经济贸易关系的不平等。(www.xing528.com)

坚持代内公平原则,在开采矿产资源时要顾及每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利益,在利益分配中要兼顾公平,避免贫富分化,尊重各方平等享有开采利用矿产资源的权利。只有坚持资源代内公平分配原则,才能缩小贫富差距,保证整个人类世界持续健康发展。

2.尊重自然原则

马克思认为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自然界,人作用于自然,自然又对人有约束作用。人类社会的持续性依赖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任何试图分裂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与行为都是违背自然规律、违背环境伦理原则的。

矿产资源开采必然影响生态环境,应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合理开采,善待自然,遵守资源开发的规范,不能向自然盲目索取。生态的恶化和矿产资源的逐渐减少,正是自然在向人类敲响警钟。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其实就是对人类自己的尊重。凡事都讲个“度”,矿产资源的开采也不例外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环境,人类从中获取了财富,但是人类不能贪婪地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要懂得保护自然、节约资源。如果不节约资源,就不能持久地使用自然资源,所以应尊重自然的限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矿产开采者要坚持尊重自然的原则,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对自然界的破坏最终也会作用到人类的身上,影响人类的生活,人类伤害自然界实际上就是伤害自己。人类应善待和尊重自然,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反对掠夺式开发。

人类的发展需要以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进行,不可危及自然生态系统。在开采矿产资源时,要充分思量自然承载力,保护自然环境,推动资源永续利用,合理有序地实施开采活动。

3.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些片面、不成熟的经济理论,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各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忽视了环境。虽然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采使用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但是,人类真正开始大量使用矿产资源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工业生产把人类的衣食住行与矿产资源紧密联系到一起,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消耗量猛增。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开采利用矿产资源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从一定意义上讲,矿产资源开采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一是因为矿产资源开采利用的对象是可耗竭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耗竭后不可再生。二是因为在开采矿产资源时,需要对地下岩体等进行挖掘,这样难免会破坏地壳表层的平衡系统,引发地壳运动和地表变形,破坏土地资源,损坏森林植被,打破地表生态系统的平衡。三是因为在开采矿产资源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生态系统恶化,给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带来了负面效应。四是因为矿产企业长期以来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多,债务负担重,大部分企业没有扩大再生产的能力。矿产企业资金不足,因此,自身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是不能持续的,且它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总量是不能完全确定的,并且有些矿产资源可以被其他资源代替,难以确定耗竭时间。但是在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对资源的浪费程度是可以被控制的,这取决于政府的管理力度、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矿产开采者的观念。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延续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有着直接的关系。矿产资源的开采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开采矿产资源,提高资源开采率,坚决避免对资源造成浪费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摒弃过去粗放的矿产资源开采方式,采用集约型开采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