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建筑总体艺术特征研究

中国传统建筑总体艺术特征研究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传统的美学思想中国的建筑艺术,堪称儒、道互补的产物。一方面,中国建筑中的理性秩序,严格的等级规则,是典型的儒家气质。天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具有同构同源的特征。中国传统建筑具有强烈的“尚中”意识,它集中体现在对中轴线的强化和运用上。中国建筑的空间美,主要存在于室外空间的变化之中。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是简明、真实、有机。

中国传统建筑总体艺术特征研究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它所成长的土壤,即与中国人伦理观念、宗教态度、心理气质、艺术趣味和自然观等紧密相连,只有了解了这一文化基础,才能对它有清晰的把握。

(一)传统的美学思想

中国的建筑艺术,堪称儒、道互补的产物。一方面,中国建筑中的理性秩序,严格的等级规则,是典型的儒家气质。天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具有同构同源的特征。另一方面,道家意境渗入建筑,缓和冲淡了儒家的刻板和严肃。这两种美学思想的互补互渗,使中国建筑呈现出一种既亲切理智又空静淡远,既恢宏大度又意韵深长的艺术风格。

中国传统建筑具有强烈的“尚中”意识,它集中体现在对中轴线的强化和运用上。然而,“中”的概念并不单单是一个表示地理方位的词,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一种凝固的民族意识、历史意识与空间意识。可以说,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几乎无处不渗透着这种尚中的美学思想。

1.明确的伦理内涵

中国古代建筑早在先秦时期,房屋的间数、高度、建筑材料乃至装饰纹样和色彩等方面,依据等级制度进行了明文规定。

首先,作为中国建筑发展最为成熟、成就最高的宫殿,处处以等级化、模式化的布局来反映封建专制主义下森严的等级制度,表现帝王“九五之尊”的地位。如北京故宫的布局中依“前朝后寝”的古制沿南北轴线布局,前朝主要布置象征中心的大殿,是帝王发号施令和处理国家政务的地方,故建筑的等级最高,气势最宏大,装饰最华丽,以此渲染皇权的至尊。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篇中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门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就是说,祖庙居东,社稷坛在西,朝廷在前,商市居后,宫室居中心。整个一座北京城的布局就强烈显示了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伦理意识。

其次,民居建筑的布局方式也体现出中国古代宗法制度下“父尊子卑、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家族伦理和人与人的不平等关系。以华北地区传统住宅建筑的典型北京四合院为例,在前院设“倒座”,作为仆役住房和客房。后院有堂屋和东西厢房。位于中轴线上的堂屋属最高等级,为长辈起居处,厢房则为晚辈住所,父子、夫妇、男女、长幼及内外秩序严格,尊卑有序,不可僭越,充分体现了传统伦理观念。

2.顺应自然,高于自然(www.xing528.com)

中国古代两大主流哲学派别—儒家与道家都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思想顺应自然,随地势高下、基址广狭以及河流、山丘、道路的形式,随意布置建筑与村落城镇。因此,我国山地多错落有致的村落佳作,水乡面水临流的民居妙品。

当然,顺应自然并非无所作为。在荀子看来,人既依赖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所谓高于自然,这是荀子“明于天人之分”命题的核心、要义,也是荀子的人之生存意义理论。在中国古典园林体现得最为典型。园林巧妙而高超地运用建筑、山水、花木、书画艺术等,构成了一个完美的综合艺术体。

(二)单体与群体的艺术

中国建筑单体的内部空间很不发达,而且往往由于上部梁架的复杂交织和室内外空间的交流,使它的界面很不明确。中国建筑的空间美,主要存在于室外空间的变化之中。

中国建筑单体不是独立自在之物,只是作为建筑群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就像中国画中任何一条单独的线,如果离开了全画,就毫无意义一样,建筑单体一旦离开了群体,它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根据。中国的古建筑群,就像一幅长卷画,只有在逐渐展开中才能了解它的全貌。走进一所中国古建筑群,只能先从一个庭院走进另一个庭院,必须全部走完才能看完。北京的故宫就是最杰出的一个范例,人们从天安门进去,每通过一道门,进入另一个庭院。由庭院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一院院、一步步景色都在变换,给人以深切的感受。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是简明、真实、有机。“简明”是指平面以“间”为单位,由间构成单座建筑,而“间”则由相邻两榀屋架构组成,因此建筑的平面轮廓与结构布置都十分简洁明确,人们只需观察柱网布置,就可大体知道建筑室内空间及上部结构的基本情况。这为设计施工带来了方便。单座建筑最常见的平面是由3、5、7、9 等奇数的开间组成的长方形。在园林与风景区则有方形、圆形、三角形、六角形、八角形、花瓣形等平面以及种种别出心裁的形式。

在平面布局方面产生了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这种族群布局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当一个庭院建筑不能满足要求时,往往采用纵向扩展、横向扩展或纵横扩展的方式,庭院深深就是对中国建筑群的确切描述。这种方式中,有一个重要的角色—院落。很多建筑的形式都是为了形成院落而诞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