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寿山石钮章简易样式雕刻教程

寿山石钮章简易样式雕刻教程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钮头样式简易的钮章主要有覆斗钮、瓦钮和如意钮三种。覆斗钮是诸侯的象征。总之,瓦钮是很难得的一种能够在极为简约的设计中达到诸多审美趣味的钮式造型。瓦钮当然,鉴于瓦钮的特征就是横贯而过的弧形镂空,因而印钮与章体的比例、印钮上“瓦”的厚度与弧度就成为瓦钮印章审美中,最为重要的衡量标准了。

寿山石钮章简易样式雕刻教程

钮头样式简易的钮章主要有覆斗钮、瓦钮和如意钮三种。

1.覆斗钮

覆斗钮四边向中心收束,整个儿像是倒扣的斗,侧面看上去与古代祭坛台子形象类似。

覆斗钮

覆斗钮是最早出现的几种印玺钮式之一。现有西汉前期玉印的钮式绝大多数是覆斗钮,尤其是姓名印,更经常地使用到这种钮式。

据说,覆斗钮的形状源自使臣出使外国时手持的符节上的盝顶。毕竟,印和节都是身份和信物的象征,早期的印钮款式从符节上得到启发。

覆斗钮是诸侯的象征。譬如南越王墓出土的方形玉印中,除了一枚是螭虎钮之外,其余都是覆斗钮,其中“赵眜”覆斗钮玉印更是蔚为闻名。满城汉墓所出的6枚玉印中,也有一半数量是覆斗钮。在明代,还有人以覆斗钮作为假托汉代诸侯印的钮式。

早期的覆斗钮,通常都是四棱锐利,原因很简单,西汉时好的印章多为白玉质地,白玉本身非常坚硬,切削很不容易,因而打磨成斜直棱是最为方便的做法,而覆斗钮简单又厚重的形式,也非常适合白玉这样的材质进行呈现,透着一股“高冷”的气息。现在我们的印章呢,其实更多的被用以把玩,成为“掌中逸趣”的一种,因而覆斗钮的边棱,被雕刻得更为光滑。当然,一切还是与材质有关,现在的印章多以石材制成,寿山石的质地更为柔和,便于雕刻出圆融的过渡。

与瓦钮的装饰相似,覆斗钮的装饰也以博古纹为主;不同的是,瓦钮的纹饰重在顶上,而覆斗钮则侧重四边。

2.瓦钮

瓦钮,顾名思义,就是长得像一块屋顶上的瓦片。

拱起的弧面拉高了下方的空间,既方便穿绳打结,又显得空灵干净,流畅的印钮曲线与爽利的章体直线对比鲜明,又在相互制约中有着巧妙的平衡。(www.xing528.com)

总之,瓦钮是很难得的一种能够在极为简约的设计中达到诸多审美趣味的钮式造型。

瓦钮

当然,鉴于瓦钮的特征就是横贯而过的弧形镂空,因而印钮与章体的比例、印钮上“瓦”的厚度与弧度就成为瓦钮印章审美中,最为重要的衡量标准了。虽然个人的喜好不同,但总体来说,由于“镂空”使得印钮整体较为轻盈,因而与章体的比例最好是钮头部分少一些,章体部分多一些,一方面有利于印章整体的稳重感,免得看起来轻薄;另一方面瓦钮的弧度也应当适中,太扁平了显得塌,没有什么精神,太高耸了就不像是“瓦”了,也变得突兀。

而瓦钮虽然低调朴素,却也曾经是一种地位的体现,元代的吾丘衍的《法书考》上写道:“常职多瓦钮”,也就是说常见的官职人物,他们用的印章就是瓦钮。

瓦钮除了简单的造型外,还可通过更为细致的纹饰雕刻展现出更多的艺术内涵。瓦钮的纹饰雕刻,一般刻于瓦钮顶部或侧边,通常往往以古代纹饰为主,烘托出庄重的气韵,如雷纹、夔纹、谷纹等博古纹饰以及竹节纹理等都是常见的修饰法。

3.如意钮

相比瓦钮、覆斗钮,如意钮应是属于较“年轻”的一种印钮了,是“简而美”的印钮典范代表,深得人们的喜爱。在历代印学文章,虽然没有提及这种钮式,但我们从秦汉印形制中不难看出,如意钮正是在早期“鼻钮”的基础上延伸开来的。

“鼻钮”是中国古代早期印章多见的印钮形式,因孔小如鼻而得名。如意钮在鼻钮的基础上,加以如意纹饰变化,如意以云为形跃然于印台之上,镂空雕刻,云背向上拱起,两侧边棱凸起,云足内收相对,宛若祥云轻轻飘落,亦或圆润饱满,亦或端正大气,也可辅以斜台、窗格等加以装饰。

如意钮的线条柔美、简洁,饱含吉祥寓意,正符合现代审美。

如意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