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尺度体系:古代天文观测中的目视尺度

尺度体系:古代天文观测中的目视尺度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5.1浑仪使用“丈、尺、寸”和取象比类方式的天象记录,虽然与上述测量方式有重大区别,甚至貌似不相干,但古人分明也是在对天象作测量式的记录。对浑天赤道坐标系中以坐标方式表示天体位置的测量体系,我们不妨称它为度数体系。这个体系的最大特点是用于不用仪器的目视观测(估测),因此可以称为“中国古代目视观测天象的尺度体系”。

尺度体系:古代天文观测中的目视尺度

古代“丈、尺、寸”和“大如×”取象比类天象记录,虽然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有些难以捉摸,但它们在古人那里的确是一种特别常用、十分普遍的记录方式,在民间甚至延续到现代。在了解了以上背景的前提下,笔者对古籍中大量的相关记录作了统计分析,发现它们绝大多数都是有一定精度的数据记录,这些数据的分布很有测量学统计学意义,而且使用范围广泛,使用人群和地域广泛,并有历史一贯性。所以应该把这类记录的意义提到一个重要高度来认识,以便从中理出“天体测量”的要素成分来。

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天体测量”主要使用浑天赤道坐标系(或者其变种:黄道坐标系),只有在这个坐标系中,天体位置的测量才成为可能,天体位置必须用两个坐标值并以度数标出,而且坐标值必须用浑仪(图1.5.1)或简仪等才能测量出来。如果作一下古今的比较,中国古代的浑天坐标系只是经度起算点与现代不同,1度的大小与现代略有不同,原理与现代天球坐标系完全相同。这显示了中国古代球面天文学的高超水平,所以其科学意义很早就被发掘出来,作为“中国古代数理天文学”的主要支柱被写入中国天文学史

图1.5.1 浑仪

使用“丈、尺、寸”和取象比类方式的天象记录,虽然与上述测量方式有重大区别,甚至貌似不相干,但古人分明也是在对天象作测量式的记录。与浑天赤道坐标系的重大不同是,它的基本要素不是坐标,而是角距离,而且貌似不相干的是,这个角距离(也包括天象的角大小、视长度、地平高度等)是用长度值来描述的。后文我们还将说明,这种有尺寸的“大小”也经常用来代表天体的亮度。因此,它们也都属于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天体测量”的要素成分。

对浑天赤道坐标系中以坐标方式表示天体位置的测量体系,我们不妨称它为度数体系。而用“丈、尺、寸”和取象比类方式记录天象的方法则有自己的一套统一标准,后面我们将逐步展开说明它还有自己的天球模型、有人类行为学依据、有两千年不变的传承性,因此完全是自成体系的,可以将其命名为尺度体系。这个体系的最大特点是用于不用仪器的目视观测(估测),因此可以称为“中国古代目视观测天象的尺度体系”。(www.xing528.com)

前面提到,有些结论曾让我们有恍然大悟之感:尺度尺度,原来一尺就是一度。这还可以使我们加深对“尺度”一词来源的理解:“尺度”常被人们理解为就是“长短”,想不到它会与“度数”有关系,“尺度”仿佛是词语学中的“偏义复词”,“度”只是做陪衬的,而实际上“尺度”一词是并列结构,“尺”和“度”二者并列,一尺就是一度。

不仅如此,而且“度”的本义就是长度。“度”字的甲骨文,从又,石声。“又”是手的象形,战国时代石旁作形。《礼记·月令》说:“日夜分,则同度量。”汉朝郑玄对这句话的注为:“丈尺曰度,斗斛曰量。”这就是“度”的本义。《说文解字》则释“度”为“法制也”,这是引申义。据《尔雅》,度又引申为推测、谋划。《汉书·律历志》称“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是更确切的概括。

由此可见,无论从“度”字的字形看,还是根据典籍的解释,都说明它与“丈、尺、寸”有密不可分的语义关系,度的起始意义就是长度。

这个“度”字,后来用在中国古代的赤道坐标系中表示经纬度时,当然就转化为“角度”了,近代、现代学者们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可令人奇怪的是,20世纪80年代学界发现,即使是在赤道坐标系中,“度”的本义还是指长度。1989年,关增建用大量史料论证:中国传统的一周天365又1/4度是“线”度,不是“角”度,中国古代有利用角度解决问题的情形,但古人并没有几何学意义的角度(圆心角)概念。原来古代天文里的“度”就是天球上的距离,虽然这个“度”在多数情形下等价于角度,但在古人的头脑里没有角度的自觉观念。于是我们发现,一遇到椭圆的情形、遇到圆周角的情形,古人依然是按长度去处理,就会出现错误和矛盾。

在天文测量上,这个“度”的来源显然是太阳在天球上一年行走的距离。古人规定太阳每天在天穹上移动的距离为一度,所以一周天是365又1/4度,中国古代天球坐标的度的划分和定义由此成型。宋朝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说过:“天事本无度,推历者无以寓其数,乃以日所行,分天为三百六十五度有奇。”不过,虽然古代天球坐标的度为线度,但毕竟与日常生活中的“尺”“寸”等有本质的不同,所以“尺”“度”逐渐分家、各有所指,“度”专指天体测量的分度,“丈、尺、寸”专用于日常生活、生产和工程。但本书探讨的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例外:在中国古代目视观天的尺度体系里,仍使用“丈、尺、寸”作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