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孙坚攻陷洛阳,关东联军彻底分裂

孙坚攻陷洛阳,关东联军彻底分裂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比而言,孙坚的讨董意志更坚决。孙坚率领的人马很快攻到洛阳城外,吕布、张辽指挥并州军稍做抵抗就撤出了洛阳,孙坚由洛阳城南面的宣阳门进了城。攻克洛阳是关东联军取得的最大胜利,但也是关东联军彻底分裂的标志。孙坚原打算继续追击,却接到了袁术的命令,要他立即放弃洛阳回师,因为后方出了问题。

孙坚攻陷洛阳,关东联军彻底分裂

相比而言,孙坚的讨董意志更坚决。

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春天,凉州军打退了孙坚对洛阳的第一次进攻,但孙坚很快便重新杀了回来,前锋逼近洛阳南郊。

孙坚在凉州军面前所呈现出的超强战斗力,一方面来自他自身,孙坚曾久在凉州,知道凉州军的作战特点,他是有备而来。另一方面,凉州军将士此时已无心恋战,迁都已经成为定局,最终还是要撤退,他们现在只想把这一阵抢来的东西顺利运回老家去,没有人到了这种时候还去拼命死战。

在这种情况下,董卓知道总撤退的时间到了,如果再不走,就真有可能走不了了。要保证大队人马顺利撤退,必须安排一支人马断后,这个“光荣任务”自然又落到了并州军头上。

吕布、张辽等并州军将领接到董卓的命令,留守洛阳。董卓本人则率大部队一路向西,驻扎在渑池附近,随时做好撤往长安的准备。

孙坚率领的人马很快攻到洛阳城外,吕布、张辽指挥并州军稍做抵抗就撤出了洛阳,孙坚由洛阳城南面的宣阳门进了城。

呈现在孙坚面前的洛阳城基本上只是一片废墟,城里的老百姓都跑光了,这座昔日繁华的大都会成为一座空城、死城。看到这种情况,孙坚忍不住流下泪来(坚前入城,惆怅流涕)。

进城后,孙坚让士兵打扫南宫、北宫和太庙的卫生,又到太牢进行了祭祀,还派出一部分人马出城,整理洛阳以北邙山一带被破坏的汉室各皇陵。

有人向孙坚报告,说洛阳城南有一口甄官井,有人发现大白天井口不时发出异样的光亮,各种颜色都有(旦有五色气),大家都觉得奇怪,不敢到这口井里打水。

孙坚派了个胆大的人下到井中,在下面发现了一枚玉质印章,有四寸见方,印上有由五条龙盘着的印纽(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这枚印章缺了一个角,正面的印文是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孙坚一看大喜,因为这就是传国玉玺

相传,这枚玉玺取材于著名的和氏璧,上面的八个字由秦朝首任丞相李斯所书,象征授命于天,是国之重器。公元前207年冬天,刘邦率军打到灞上,子婴跪捧着这枚玉玺献给刘邦。

秦亡,传国玉玺归于刘汉。

刘邦很珍视这枚玉玺,一直带在自己的身上,并代代相传,作为大统合法的信物。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天子年幼,玉玺藏在长乐宫太后那里,王莽派弟弟王舜来索要,遭到太后的怒斥。太后一气之下把玉玺扔在地上,摔破一个角。后来,王莽命工匠用黄金进行了修补。王莽兵败被杀,传国玉玺辗转到了刘秀手里,又开始了世代相传。(www.xing528.com)

汉灵帝驾崩,这个玉玺神秘地消失了,董卓都没找到。

后来得知,当时张让、段珪等人劫持少帝仓皇出宫,宫中一片大乱,负责保管玉玺的人(掌玺者)情急之下把它投到了这口井中。

现在这枚玉玺到了孙坚手中,孙坚把它保管起来。

攻克洛阳是关东联军取得的最大胜利,但也是关东联军彻底分裂的标志。这是因为董卓一走大家也就失去了目标,关东联军的各路人马讨董的意志本来就不怎么坚决,现在更没有方向了。从此,关东联军进入各自为战的状态。

孙坚原打算继续追击,却接到了袁术的命令,要他立即放弃洛阳回师,因为后方出了问题。问题出在豫州,制造问题的是袁术的哥哥袁绍

孙坚被袁术表奏为豫州刺史,豫州刺史部有很大一部分地区成了孙坚的势力范围,朝廷任命的豫州刺史孔伷年龄较大,身体也不好,更主要的是孔伷也没什么野心,在袁术看来,豫州迟早是自己的势力范围。

没想到的是,袁绍看着眼馋,没跟袁术、孙坚商量,直接派了个叫周㬂的人当豫州刺史,目的再明显不过,那就是来抢地盘。关键是,派来的这个周㬂也不是外人,他与周昕、周昂是扬州刺史部会稽郡周氏三兄弟,周昕当过丹阳郡太守,周昂当过九江郡太守,他们跟袁绍、袁术、曹操等人早年便在洛阳相识,关系一直不错。

朋友来了本来有好酒,但非得把筷子往别人碗里伸,这又算是什么好朋友?袁绍这么做非常不地道,因为他是关东联军的总负责人,现在带头闹内讧。

孙坚气愤难平,长叹道:“大家一同举义兵,救社稷,董卓刚刚被打败就干出了这样的事,我还能跟谁同心协力呢(逆贼垂破而各若此,吾当谁与戮力乎)!”

孙坚又流出了眼泪,作为一员猛将,他本是一个硬汉,但现实让他无语,以至于再三落泪。

孙坚从洛阳退出后,也不客气,直接找周㬂开战,周㬂哪里是孙坚的对手?败走。

这时,一直有病的豫州刺史孔伷去世了,孙坚趁机在豫州进一步扩大了势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