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唐盛唐:安史之乱与崩裂,皇帝王銲,安禄山大军攻陷洛阳

大唐盛唐:安史之乱与崩裂,皇帝王銲,安禄山大军攻陷洛阳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月初九日,御史大夫王之弟王銲预备发动叛乱,事败被擒杀。十一月初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安史之乱爆发。十二月初二日,安禄山领大军渡过黄河。正月初六日,安禄山大军攻克常山郡,擒获颜杲卿,于洛阳将其残杀。五月初六日,郭子仪领兵至清渠与敌军进行决战,试图收复长安,唐军大败。十二月底,史思明攻陷魏州,杀三万人。四月,史思明自称大燕皇帝,改元顺天。史朝义在温泉栅自缢,历经八年血战,安史之乱至此告终。

大唐盛唐:安史之乱与崩裂,皇帝王銲,安禄山大军攻陷洛阳

天宝十载(751)

正月,安禄山入朝。

正月二十日,杨贵妃为安禄山做洗儿宴。

二月初二,任命安禄山为河东节度使。

夏,高仙芝、李嗣业在怛罗斯战败。

八月,安禄山攻打契丹大败。

天宝十一载(752)

三月,阿布思在灵州叛乱。

四月初九日,御史大夫王之弟王銲预备发动叛乱,事败被擒杀。

七月,杨国忠前往剑南任职,途中被召回。

十一月,李林甫因病去世,李隆基以杨国忠为右相兼文部尚书

冬,安禄山、哥舒翰、安思顺等人回朝。

天宝十二载(753)

十月,李隆基幸华清宫

年底,北庭都护程千里擒获阿布思。

天宝十三载(754)

正月初四日,安禄山于华清宫入觐李隆基。

三月初一日,安禄山谋取相位被杨国忠所阻,告辞离京。

三月,程千里于长安献俘阿布思。

八月二十三日,李隆基罢去陈希烈左相,以韦见素为左相。

冬,韦陟行贿吉温,二人俱被贬职。

天宝十四载(755)

二月二十二日,安禄山遣属将何千年奏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替汉将掌兵。

四月,安禄山遣使报捷,称连破奚、契丹。随后,杨国忠令人在长安擒杀安禄山家奴,吉温在始安郡被杖杀。

七月,安禄山献马三千匹,行至洛阳被达奚珣所阻。

十一月初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安史之乱爆发。

十一月初十日,太原尹、北京留守杨光翙被安禄山派人擒获。

十一月十五日,李隆基得知安禄山叛变。

十一月十六日,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入朝。

十一月二十一日,李隆基在长安腰斩安禄山长子安庆宗。

十二月初一日,副元帅高仙芝率领新募的“天武军”开出长安。

十二月初二日,安禄山领大军渡过黄河

十二月初五日,安禄山攻克陈留,屠俘虏万余人。

十二月十二日,安禄山全军出击,从四门攻入洛阳,洛阳失陷。

十二月,李隆基下令处死高仙芝、封常清,拜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驻守潼关

天宝十五载(756)

正月初一日,安禄山在洛阳登基称帝,国号大燕。

正月初六日,安禄山大军攻克常山郡,擒获颜杲卿,于洛阳将其残杀。

二月十五日,李光弼收复常山。

三月,因哥舒翰构陷,李隆基下令处死安思顺。

四月,郭子仪返回常山郡,联合李光弼进攻博陵。

五月二十九日,郭子仪、李光弼大军在嘉山与史思明决战,大获全胜。

六月初四日,李隆基严令哥舒翰领大军二十万出潼关,与叛军交战。

六月初七日,崔乾祐领军在灵宝西原与哥舒翰军交战,大破唐军。

六月初九日,潼关失陷,哥舒翰被擒。

六月十三日,李隆基由长安出逃,前往剑南。

六月十四日,李隆基一行行至马嵬驿,禁军发动兵变,杀死杨国忠,逼杨玉环自缢

六月十五日,李隆基继续入蜀,太子李亨改道北上

六月十七日,安禄山大军攻陷长安,长安大乱。

七月初九日,李亨一行抵达灵武。

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称帝,遥尊李隆基为上皇天帝,改年号为至德。

七月二十九日,李隆基抵达成都。(www.xing528.com)

十月二十一日,宰相房琯领军在陈陶与安禄山大军决战,唐军大败。

至德二载(757)

正月,因李辅国、张良娣陷害,建宁王李倓被李亨下令处死。

正月初五日,由严庄、安庆绪策划,李猪儿动手诛杀安禄山。

五月初六日,郭子仪领兵至清渠与敌军进行决战,试图收复长安,唐军大败。

九月二十七日,唐军开至长安西,于香积寺北与敌军再次进行决战,唐军大获全胜。

九月二十八日,唐军收复长安。

十月十六日夜,安庆绪退出洛阳,严庄下令处死哥舒翰、程千里等被俘唐军将领。

十月十八日,唐军进入东京洛阳。

十月二十三日,李亨进入西京长安。

十一月二十二日,李隆基返回长安兴庆宫

十二月二十二日,史思明降书送达长安。

乾元元年(758)

二月初一日,李亨任命殿中监宦官李辅国兼任太仆卿,兼任元帅府行军司马。

六月,史思明于范阳再次反叛。

九月二十一日,李亨令九节度使讨伐盘踞邺城的安庆绪。

十二月底,史思明攻陷魏州,杀三万人。

乾元二年(759)

正月初一日,史思明筑坛于魏州城北,自称大圣燕王。

正月二十八日,李嗣业亲临邺城指挥,被流矢击中,因医治无效,于此日去世。

三月初六日,唐军与史思明交战,唐军溃败。史思明解邺城之围后,杀安庆绪。

四月,史思明自称大燕皇帝,改元顺天。

十月,史思明率兵进攻河阳三城,被李光弼击溃,双方在此僵持。

上元元年(760)

六月十九日,李辅国逼迫李隆基迁居西内。

六月二十八日,高力士被流放巫州。

上元二年(761)

二月二十三日,唐军与史思明军于北邙山进行决战。李光弼、仆固怀恩战败。

三月十三日,史朝义发动兵变,擒杀史思明。

三月至四月,幽州城内持续发生混战,史朝清被杀。

宝应元年(762)

四月初五日,太上皇李隆基在神龙殿驾崩,享年七十八岁。

四月十五日,李亨下诏,改年号为宝应元年,大赦天下。

四月十八日,李亨驾崩。李辅国将张皇后、越王李系及参与密谋的宦官全部处死。

十月十七日,李辅国被刺客所杀。

十月二十三日,唐军与回纥军共同进攻洛阳。

十月三十日,唐军击溃史朝义。

十一月,史朝义由濮州渡过黄河,逃至卫州。

广德元年(763)

正月,田承嗣在莫州降唐,执史朝义母、妻、子献给官军。史朝义在温泉栅自缢,历经八年血战,安史之乱至此告终。

广德二年(764)

八月,李光弼卒于徐州

大历五年(770)

三月初十日,权宦鱼朝恩被处死。

大历八年(773)

九月,田承嗣桀骜难制,为安禄山、史思明等人立祠,向朝廷示威。

大历十四年(779)

二月,七十五岁的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去世,纷乱并未平息。

建中二年(781)

六月十四日,汾阳忠武王郭子仪在亲仁坊去世,享年八十五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