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构造与拆装实训:空气供给系统拆装技巧

汽车构造与拆装实训:空气供给系统拆装技巧

时间:2023-09-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5-8 拆下节气门控制拉索1—导线插接器 2—节气门控制拉索 3—调整卡簧片 4—节气门拉索支架2.空气供给系统的装复装复进气歧管1)将点火线圈总成装到进气歧管上。

汽车构造与拆装实训:空气供给系统拆装技巧

1.空气供给系统的拆卸

空气供给系统如图5-2所示。

978-7-111-41952-5-Part02-35.jpg

图5-2 空气供给系统

1—空气滤清器 2—空气流量传感器 3—进气管 4—节气门体 5—节气门操纵臂 6—进气歧管 7—燃油分配管 8—油压调节器

(1)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传感器、进气管的拆卸

1)断开点火开关,拆下蓄电池搭铁电缆,放净冷却液。

2)拧松进气软管两端的卡箍

3)拔下进气软管。

4)拔下空气流量传感器的导线插接器。

5)用专用外花扳手拆下空气流量传感器固定螺栓,从空气滤清器上向后取下空气流量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结构如图5-3所示。

978-7-111-41952-5-Part02-36.jpg

图5-3 空气流量传感器的结构

6)拔下活性炭罐电磁阀的导线插接器,拔下与活性炭罐相连的真空管,从空气滤清器侧面拔下活性炭罐电磁阀连接管,取下活性炭罐电磁阀。

7)拆下空气滤清器上盖,取出空气滤清器滤芯,如图5-4所示。

8)拆下滤清器壳体固定螺栓,取下隔套和橡胶套,拆下隔热板,拆下滤清器体,取下垫块

978-7-111-41952-5-Part02-37.jpg

图5-4 空气滤清器分解图

1—滤芯 2—滤清器盖 3—空气管 4—卡箍 5—空气流量计 6—螺栓 7—隔热板 8—橡胶套 9—隔套 10—垫块 11—滤清器体

(2)汽油蒸发控制系统的拆卸(图5-5)

978-7-111-41952-5-Part02-38.jpg

图5-5 汽油蒸发控制系统的拆卸

1—油箱蒸气管 2—活性炭罐 3—活性炭罐电磁阀 4—节气门体

1)按上述方法拆下活性炭罐电磁阀。

2)拆下左前轮罩的挡泥板

3)从活性炭罐上拔下汽油箱蒸气管、拔下与活性炭罐电磁阀相连的真空管。

4)松开活性炭罐卡箍,拆下活性炭罐,活性炭罐位置如图5-6所示。

(3)节气门体的拆卸(图5-7)

978-7-111-41952-5-Part02-39.jpg

图5-6 活性炭罐位置

1—真空管(通向进气歧管) 2—活性炭罐电磁阀 3—活性炭罐 4—卡箍 5—油箱蒸气管

978-7-111-41952-5-Part02-40.jpg

图5-7 节气门体的拆卸

1—进气歧管 2—密封垫 3—节气门体 4—通活性炭罐电磁阀真空管接头 5—螺栓 6—水管接头1 7—水管接头2 8—支架 9—螺母 10—通真空助力器真空管接头

1)拆下曲轴箱通风管。

2)拆下气缸盖后的小软管。

3)拆下气缸盖后冷却液管凸缘和上冷却液管之间的冷却液软管。

4)拆下上冷却液管与散热器之间的冷却液软管。

5)拔下真空助力器真空管。

6)拔下进气温度传感器的导线插接器,拆下进气温度传感器。

7)从节气门体上拆下节气门控制拉索,如图5-8所示,拆下节气门拉索支架。

8)拔下节气门体的导线插接器。

9)从节气门体上拆下两根冷却液旁通管。

10)拆下节气门体与进气管的连接螺栓,取下节气门体总成及密封衬垫。

(4)进气歧管的拆卸

1)拔下各缸喷油器上的导线插接器,从燃油分配管上拆下各缸喷油器。

2)拔下各缸的高压分缸线。

3)拆下进气歧管支架的紧固螺栓。

4)拆下进气歧管和气缸盖之间的连接螺栓和螺母,拆下进气歧管及密封衬垫。(www.xing528.com)

5)从进气管上拆下点火线圈总成。

978-7-111-41952-5-Part02-41.jpg

图5-8 拆下节气门控制拉索

1—导线插接器 2—节气门控制拉索 3—调整卡簧片 4—节气门拉索支架

2.空气供给系统的装复

(1)装复进气歧管

1)将点火线圈总成装到进气歧管上。

2)装上进气歧管密封衬垫。

3)装上进气歧管,用20N·m的力矩拧紧进气歧管连接螺母。

4)插上各缸的高压分缸线。

5)将各缸喷油器装到燃油分配管上,装好卡簧。

6)将燃油分配器总成装到进气歧管上,拧紧进气歧管支架的紧固螺栓。

7)插上喷油器上的导线插接器。

注意:

①进气歧管的密封衬垫凸起的一面朝向进气歧管。

②各缸的高压分缸线不要插错。

(2)装复节气门体

1)装上密封衬垫及节气门体,如图5-9所示,用20N·m的力矩拧紧节气门体连接螺栓。

2)装上冷却液旁通管。

3)插上节气门体的导线插接器。

4)装上节气门拉索支架,将节气门控制拉索装到节气门体的节气门控制臂上,插上节气门拉索调整卡簧片。

5)装上进气温度传感器,插上进气温度传感器的导线插接器。

6)装回真空助力器真空管。

7)装回冷却液管与散热器之间的冷却液软管,装回气缸盖后冷却液管凸缘和上冷却液管之间的冷却液软管。

978-7-111-41952-5-Part02-42.jpg

图5-9 装复节气门体

1—进气软管 2—节气门体 3—冷却液管 4—节气门控制臂 5—活性炭罐电磁阀真空管

8)装上气缸盖后的小软管和曲轴箱通风管。

注意:

①节气门拉索不能弯折,以免产生运动阻滞或折断。

②安装节气门拉索时,应使节气门拉索在各个支撑座和紧固点之间保持平直,通过变换支架上的卡板的位置来调整节气门拉索,使节气门杠杆能够达到节气门全开的位置。

③搞清进气管、气缸盖上各软管的连接,不要装错。

(3)装复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传感器、进气管

1)装上隔套和橡胶套,装上隔热板,装回垫块,装上滤清器壳体。拧紧滤清器壳体固定螺栓。

2)装回空气滤清器滤芯,装上空气滤清器上盖。

3)装上空气流量传感器,用专用外花扳手拧紧空气流量传感器固定螺栓,插上空气流量传感器的导线插接器。

4)装上进气软管,拧紧进气软管两端的卡箍。

5)装上进气软管。

注意:

①空气滤清器滤芯若过分脏污或有破碎,应更换新滤芯。

②拧紧空气流量传感器固定螺栓必须用专用扳手,不能用其他扳手代替,以免损坏固定螺栓。

(4)装复汽油蒸发控制系统

1)将活性炭罐电磁阀装回空气滤清器侧面。

2)插上真空管,插上活性炭罐电磁阀的导线插接器。

3)装上活性炭罐,拧紧活性炭罐卡箍。

4)插上与活性炭罐相连的真空管,插上汽油箱蒸气管。

5)装上左前轮罩的挡泥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