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姚怀祥抗击英军,守城14小时城陷,朝廷赐恤

姚怀祥抗击英军,守城14小时城陷,朝廷赐恤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姚怀祥到任时,正值鸦片战争烽火将要烧到舟山之际,他一面告诫居民作抗击侵略之准备,一面深入险要地段部署防务,日夜注视海面。姚怀祥当即与中营罗建功驾小船去向英军提出强烈抗议。战争迫在眉睫,姚怀祥急与定海总兵张朝发商议对策,决定坚守待援,遣员向浙江提督求援,又派典吏全福去乡村招募乡勇守城。姚怀祥顾不得手臂重伤,率兵抗击14个小时,终因敌强我弱而城陷。朝廷闻报,诏赐恤,褒称姚怀祥与全福为“定海双忠”。

姚怀祥抗击英军,守城14小时城陷,朝廷赐恤

姚怀祥,字斯征,号履堂,姚家琳之曾叔祖,清嘉庆举人。道光十五年(1935)起,历任象山、龙游、嵊县知县。道光二十年(1840)五月调任定海知县。姚怀祥到任时,正值鸦片战争烽火将要烧到舟山之际,他一面告诫居民作抗击侵略之准备,一面深入险要地段部署防务,日夜注视海面。

同年六月,英舰26艘驶入定海洋面,直犯港湾。姚怀祥当即与中营罗建功驾小船去向英军提出强烈抗议。英将伯麦蛮不讲理,拿出一张汉文文书给姚,称:“现奉大英国主之命,委以大权,率领海陆军士前来此住,特意登岸,占据定海及所属岛屿……若投降则可免于杀戮,否则本将帅应即用战法夺取之。”并限一小时内答复。姚怀祥看文书后,怒气难忍,拂袖而回。战争迫在眉睫,姚怀祥急与定海总兵张朝发商议对策,决定坚守待援,遣员向浙江提督求援,又派典吏全福去乡村招募乡勇守城。初七早晨,英军向定城开炮,总兵张朝发中炮阵亡。初八早晨,南门一角被英炮击塌,危急时刻,姚怀祥“脱下身上夏布衫与所戴铜边眼镜”,交给他的胞弟姚怀铨,嘱云:“此物到时,便吾尽节时也!”说完让姚怀铨及家眷“从间道避”。姚怀祥顾不得手臂重伤,率兵抗击14个小时,终因敌强我弱而城陷。姚怀祥率兵撤至北门外成仁祠处,捶胸大哭,说:“此古人殉难处,亦我舍生取义之所。”遂投梵宫池殉国。朝廷闻报,诏赐恤,褒称姚怀祥与全福为“定海双忠”。灵柩归里之日,定海士庶皆白衣冠哭送,后人于梵宫池畔立“姚公殉难处”碑以纪念之。(www.xing528.com)

姚怀祥对经学文学造诣颇深,著有《群经诸解》,诗文集曰《履堂遗稿》。咸丰时,名士刘家谋有《过姚履堂墓》诗,末两句是“裹尸将马革,何意属儒流。”足见后人对其仰慕之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