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火灾勘验起火点拍摄技能解析

火灾勘验起火点拍摄技能解析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起火部位的细项勘验,往往已经可以确定起火点,继而在起火点查找可能的引火源和起火物。这类痕迹的特点是,故障点往往存在于微小元器件或线路的端头,体积小,不易拍摄。这些痕迹对于证明火灾性质和起火原因至关重要,应注意记录清洗的位置、清洗前和清洗后的状态。

火灾勘验起火点拍摄技能解析

通过起火部位的细项勘验,往往已经可以确定起火点,继而在起火点查找可能的引火源和起火物。这一阶段,照相人员面临的主要是损毁破坏的引火源和严重烧毁甚至灰化的最初起火物,如重度烧毁的电器残骸、熔断的电器元件和线路、打火机残留的防风帽、阴燃起火形成的炭化坑、自燃起火形成的重度炭化结块以及纸张和木材可燃物的灰化痕迹,以及起火点处地面的严重炸裂、烧蚀痕迹等。拍摄的重点任务:一是展现引火源的使用状态或故障状态;二是展现起火物的重度烧损状态及特征;三是展现引火源与起火物的位置关系以及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四是展现自起火点起火后向周边蔓延的细部痕迹特征。

(一)金属类引火源残留物的拍摄

起火点部位勘验发现的电器设备、电气线路都是可能导致火灾的引火源,对于这类物品表面的破坏痕迹,要进行专项记录。这类痕迹的特点是,故障点往往存在于微小元器件或线路的端头,体积小,不易拍摄。常见的有:击穿的电容、缠绕的线圈、缺损的电热丝、熔断的电线以及发生故障的插头、插座等。

对这类痕迹进行记录时,通常使用成组照片,分别记位置、展原貌、描细节。记位置时,应注意摆放物证牌,画面需包含周围的物品。展原貌时,保持镜头拍摄方向不变,用全景和特写景别分别记录,全景画面包含物证牌和被摄对象,特写画面仅包含被摄对象,并在被摄对象处放置标尺。描细节时,如果被摄对象表面烟尘较多,可以先进行清洗,再利用脱影翻拍设备对细节进行刻画。

(二)木材、纸张、织物等严重炭化、灰化残留物的拍摄(www.xing528.com)

木材、纸张、织物等较为易燃,容易成为火灾中最先被引燃的起火物,经过整个火灾过程,留下严重炭化、灰化的残留物。这些残留物多为灰黑色,与周围的残骸对比不明显,拍摄时较难表现细节,需借助一定的补光技巧来展现。在展现细节前,照相人员要先固定残留物和灰烬在建筑内的位置、以此向四周蔓延的痕迹,再更换镜头,使用微距拍摄。拍摄时,多使用闪光灯离机引闪或在其侧方补光,以突出立体感和木材纹理、炭化结块、灰烬等表面的特征。此外,要对这类残留物与可能的引火源之间的距离进行记录,便于判断可能的引火源与起火物之间是否能够发生相互作用。

(三)起火点周边地面的清洗和拍摄

清洗起火点周边地面可以使某些被覆盖的痕迹显现出来,例如瓷砖地毯上的液体流淌痕、木质地板上的烧坑和贴于地面的塑料熔融物等。这些痕迹对于证明火灾性质和起火原因至关重要,应注意记录清洗的位置、清洗前和清洗后的状态。记录清洗前和清洗后的状态时,应保持镜头方向一致、取景范围一致,以便更好地对比痕迹特征。在记录清洗后的状态时,应重点表现出液体流淌痕的轮廓,烧坑的深度和位置,塑料熔融物两侧的痕迹差异。拍摄方法同样是使用成组照片来展现,难点在于如何合理用光,使得痕迹更加明显。照相人员在拍摄前,应通过移动光源位置、调整光源强弱进行试光,同时仔细观察,当光源位置和强度能最好地展现痕迹特征时,固定光源,然后拍摄记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