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意思维:传统手工艺重设计,创造现代多功能产品

创意思维:传统手工艺重设计,创造现代多功能产品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推陈出新即传统手工艺再设计,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对传统元素的色彩、造型、表现形式等的提取与转化,运用借用局部、部分代替、打散重构等设计手法,融合东西方文化和现代社会背景,可创造出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的新造型,如图6-33所示。根据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对传统手工艺的功能进行创新设计,将单纯用于装饰摆设的工艺品转化为多功能产品。

创意思维:传统手工艺重设计,创造现代多功能产品

推陈出新即传统手工艺再设计,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手工艺的发展需要注入现代设计理念,而“再设计”作为顺应时代潮流的一种“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为传统手工艺的变革与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再设计”倡导的是以环保为核心的设计,要求产品本身以一种环保节能的形态出现在市场上。传统手工艺的“再设计”可以从创新性方面进行考虑。

创新设计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是材料创新。传统的手工艺材料都是取材于大自然的,原材料的缺失导致越来越多的手工艺失传。所以材料的创新,一方面可以由泥土、石材、布料等转变为塑料、玻璃、金属、合成塑胶等新型材料;另一方面,可以将传统材料与新型材料相结合。这不仅解决了生态破坏问题,还丰富了文化创意产品的形式,提升了产品的文化性,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新型材料如图6-32所示。

图6-32 新型材料

二是传统元素创新。通过对传统元素的色彩、造型、表现形式等的提取与转化,运用借用局部、部分代替、打散重构等设计手法,融合东西方文化和现代社会背景,可创造出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的新造型,如图6-33所示。

图6-33 新造型

三是功能创新。根据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对传统手工艺的功能进行创新设计,将单纯用于装饰摆设的工艺品转化为多功能产品。

四是工艺技术创新。传统的手工艺品依赖手工制作,虽然具有原创性及唯一性,但是会带来生产效率低、产品再回收利用难等问题。将传统手工艺通过新型工艺技术重新设计,除解决上述问题之外,还可使传统手工艺由静态变为动态,增加了趣味性和灵活性。

图6-34所示为设计鬼才菲利浦·斯塔克设计的椅子。菲利浦改变了原有明式圈椅的材质,使用了聚碳酸酯材料,圆润的椅圈一改之前稳重敦厚的模样,再加上四条椅腿俏皮地微微后翘,明式圈椅因为“鬼才”的一番改造,顿时变得年轻起来。(www.xing528.com)

图6-35所示是一把经过重新设计的圈椅。它脱胎于传统圈椅的制式,姿态谦逊平和,具有禅思落定的沉稳气韵,椅圈扶手开阔圆满,放低的座面边缘线条细微变化,响应承载之力,靠背相应放低给予腰部支撑,八角座面特选青灰色羊毛面料,气韵流转其间。

如图6-36所示,这是日本工业设计大师喜多俊之设计的“HANA”系列餐盘。喜多俊之以17世纪时期的盘子为灵感,提取三叶草造型元素,设计出以花朵形状为主的器皿。当大小各异的餐盘堆叠起来时,其独特的形状呈现出流动的美感。这就是传统造型元素的创新设计。

图6-34 菲利浦·斯塔克设计的椅子

另外一种创新是功能创新。“上下”品牌是蒋琼耳与爱马仕集团携手创立的,该品牌通过创新,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融入作品中。如图6-37所示,产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桥”系列竹丝扣瓷茶具,以细腻的竹编承载了中国传统手工艺,赋予茶具保温隔热的功能。

图6-35 新式圈椅

图6-36 “HANA”系列餐盘

图6-37 “桥”系列茶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