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航行船舶载重线标志的划分和最小干舷规定

国际航行船舶载重线标志的划分和最小干舷规定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规范规定在船舯两舷部设置载重线标志,表明该船在不同航区、不同季节中航行时所允许的最大吃水线,以此规定船舶安全航行所需的最小储备浮力。图2-11所示为国际航行船舶的载重线标志,它由外径为300 mm、内径为250 mm的一圆环和横贯圆环中心的长为450 mm、宽为25 mm的一条水平线,以及在圆环前方540 mm处的长为230 mm、宽为25mm的若干水平线段所组成。图2-11载重线标志关于航区的划分、最小干舷的确定等,可以参阅有关规范。

国际航行船舶载重线标志的划分和最小干舷规定

民用船舶(主要是运输船)船东一方总是希望尽可能多地运载货物,从而易产生超载情况,导致船舶干舷和储备浮力减小,可能影响航行安全。为此,国际上曾于1930年制定了《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并于1966年对其做了修订。我国于1959年颁布了《海船载重线规范》,1975年又做了修订。对于内河船舶的载重线也有类似的规范。规范规定在船舯两舷部设置载重线标志,表明该船在不同航区、不同季节中航行时所允许的最大吃水线,以此规定船舶安全航行所需的最小储备浮力。

图2-11(a)所示为国际航行船舶的载重线标志,它由外径为300 mm、内径为250 mm的一圆环和横贯圆环中心的长为450 mm、宽为25 mm的一条水平线,以及在圆环前方540 mm处的长为230 mm、宽为25mm的若干水平线段所组成。各水平线段表示船舶按其航行的区域和季节而定的载重线,其表示意义是(括号内为英文符号):

(1)BDD(WNA)——冬季北大西洋载重线;

(2)D(W)——冬季载重线;

(3)X(S)——夏季载重线;

(4)R(T)——热带载重线;

(5)Q(F)——夏季淡水载重线;(www.xing528.com)

(6)RQ(TF)——热带淡水载重线。

图2-11(b)所示为长江航区的钢船载重线标志,图中字母“Z”“C”表示勘定干舷的主管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

若船舶的实际吃水超过规定的载重线,则表明该船已处于超载状态,其结果是造成储备浮力减小,航行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港务监督机构就可以不批准其出港。

图2-11 载重线标志

关于航区的划分、最小干舷的确定等,可以参阅有关规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