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岩溶峰丛洼地水资源分析与开发利用-试验结果分析

岩溶峰丛洼地水资源分析与开发利用-试验结果分析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芒果单果重量在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敏感性不同。从表5-6和表5-7中可知,正常灌溉产量最高,营养生长期轻旱产量其次,果实膨大期轻旱产量最低,营养生长期轻旱、开花结果期轻旱、果实膨大期轻旱单果产量分别为正常灌溉单果产量的95%、90%与85%,因此可以得知芒果果实膨大期需水最为敏感。果实膨大期充分的灌溉能保证枝条正常生长,减少脱落酸的合成,减少落果率。芒果产量由单果重量与单株个数共同决定。

岩溶峰丛洼地水资源分析与开发利用-试验结果分析

(一)不同灌溉方式对芒果产量的影响分析

1.平均单果重

由图5-2可知,同种干旱处理不同灌溉方式单果产量均出现一致性,微润灌单果重量最大,其次是滴灌、低压管灌,最后为无灌溉,灌溉能提升单果重量24%。芒果单果重量在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敏感性不同。从表5-6和表5-7中可知,正常灌溉产量最高,营养生长期轻旱产量其次,果实膨大期轻旱产量最低,营养生长期轻旱、开花结果期轻旱、果实膨大期轻旱单果产量分别为正常灌溉单果产量的95%、90%与85%,因此可以得知芒果果实膨大期需水最为敏感。不灌溉或者水分供应不足减缓了果实细胞分裂和扩张的速度。

图5-2 各处理平均单果重对比图

表5-6 各处理平均单果重统计表 单位:g

表5-7 不同灌溉方式与无灌溉单果比重

在芒果的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灌溉促进了芒果植株正常生长,并且提高抽梢量,减少落果率,为来年结果打下基础,从而提高了单个产量。不同灌溉方式对芒果单个产量也有影响,灌溉方式不同,湿润范围与湿润层保持情况不同。微润管湿润范围较小,湿润较为均匀,水分蒸散发损失较少,且为少量多次灌溉,有利于芒果均匀吸收土壤水分养分。相比微润灌,滴灌、低压管灌较为粗放,灌水均匀性较差,且土壤水分蒸散发较大,导致芒果生长出现短时期的水分亏缺现象,影响正常生长。

图5-3 各处理平均单株个数对比图

2.单株个数

由图5-3和表5-8、表5-9可知,微润灌对单株个数提升最大,滴灌、低压管灌对增加单株个数的效果较小。灌溉可增加单株个数达39%~77%,灌溉对于提高单株个数效果明显。

表5-8 各处理单株个数统计表 单位:个

表5-9 不同灌溉方式与无灌溉单株个数对比

芒果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不同,灌溉对芒果单株个数的影响也不同。生殖生长期轻旱单株个数最大,其次为正常灌溉、营养生长期轻旱最后为果实膨大期轻旱。

营养生长期灌水能够促进芒果果树营养生长,促使萌发新梢,提高抽梢率,但是过多的灌溉会导致成花率较低。在生殖生长期一定程度的水分胁迫可抑制芒果营养生长,促使生殖生长,使成花率提高。果实膨大期充分的灌溉能保证枝条正常生长,减少脱落酸的合成,减少落果率。

3.平均株产

芒果单株产量为平均单个重量乘以单株个数。芒果产量由单果重量与单株个数共同决定。芒果在不同时期灌溉对其产量提高均有一定作用,综合比较生殖生长期轻旱增产效果最大,相对无灌溉、微润灌可增产达到98%;正常灌溉产量不及开花结果期轻旱产量。微润灌可最大提高80%产量。果实膨大期对于水分的敏感性最大,果实膨大期轻旱微润灌仅比无灌溉增产30%,主要靠增加个数实现。各处理平均株产及相对无灌溉单株产量比重见图5-4和表5-10、表5-11。

图5-4 各处理平均株产对比图

表5-10 各处理单株产量统计表 单位:kg

表5-11 不同灌溉方式与无灌溉单株产量对比

4.可溶物

芒果的产量是实现增收的一项重要途径,不过芒果果实的品质也是至关重要的综合性指标,果实质量的优劣严重影响销售价格。由表5-12、表5-13和图5-5可知,不灌溉芒果的可溶物含量最大在16%附近,灌溉对于芒果可溶物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微润灌可溶物含量大于滴灌,也大于低压管灌。不同生育期灌溉对可溶物含量也有影响。可溶物含量主要受膨大期影响,果实膨大期轻旱与无灌溉可溶物含量差异较少,其他生育期灌溉可溶物含量均有一定程度减少。

表5-12 各处理可溶物含量统计表 %

表5-13 不同灌溉方式与无灌溉可溶物含量对比 %(www.xing528.com)

图5-5 各处理可溶物含量对比图

(二)不同土壤含水率对芒果的生长及产量影响分析

图5-6 不同土壤含水率条件下新梢长度、叶片含水率变化规律

1.营养生长期土壤含水量对叶片含水量、新梢长度的影响

营养生长期是新梢抽长的重要时期,此期新梢培育的好,可成为优良的结果母枝。在充足的水肥供应条件下,新梢越长,次年成熟期挂果率越高,产量也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图5-6显示,芒果新梢长度先随土壤含水率的增高而增长,当土壤含水率达到65.73%时,新梢最长。随着土壤含水率的持续增高,新梢长度逐渐变短,但幅度不是很大。说明灌水过多,田间湿度过大,对新梢生长产生轻微的负效应。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叶片含水量也迅速升高,当土壤含水率大于66.18%时,叶片含水率升幅略有下降,但仍呈上升的趋势,可见叶片含水率的增加响应土壤含水率的增高。说明在60%~70%的土壤含水率区间范围内,适当灌溉,增加土壤水分含量,有助于提高叶片含水率,使叶片有更多的水分参与体内的新陈代谢活动,进而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叶片光合能力,为后续果实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

2.果实膨大期土壤含水率对果实产量的影响

根据图5-7,果实膨大期时,在60%~70%的土壤含水率范围内,芒果产量随着土壤含水率的上升而增加;当土壤含水率超过72%时,果实半径并不随土壤含水率的升高而增长,基本上保持在4.28cm左右。可见在高水条件下,灌溉对果实生长没有明显的促进效应。

图5-7 不同土壤含水率条件下果实产量变化规律

(三)芒果滴灌灌水定额及灌溉制度的确定

1.灌水定额计算

根据《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484—2009),设计净灌水定额采用下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见表5-14。

式中 mmax——最大净灌水定额,mm;

   γ——土壤容重,本试验区取1.37 g/cm3

   z——计划湿润土层深度,本试验区取60cm;

   p——微灌设计土壤湿润比,取40%;

   θmax、θmin——适宜土壤含水率上下限(占干土重量的百分比)。

表5-14 芒果不同生育期的灌水定额

2.芒果灌溉制度的制定

芒果种植主要有4次关键灌水,其中,营养生长期灌水1次,开花结果期灌水2次,果实膨大期灌水1次。芒果灌水定额及灌溉制度见表5-15。

表5-15 芒果灌水定额及灌溉制度表

第一次灌水:营养生长期(10月20日—11月10日),要求20天内所有果树灌完第一次水(催花水),以促进花芽分化,灌溉根部,每棵树灌水50kg,按每亩40~45棵芒果,本次灌水2.80m3/亩。

第二次灌水:开花结果期(次年1月20日—2月10日),要求20天内所有果树灌完第二次水(壮花水),以促进花芽萌发,灌溉根部,每棵树灌水100kg,按每亩40~45棵芒果,本次灌水4.67m3/亩。

第三次灌水:开花结果期(3月1—20日),要求20天内所有果树灌完第三次水(保花水),以提高座果率,灌溉根部,每棵树灌水150~200kg,按每亩40~45棵芒果,本次灌水5.60m3/亩。这时期如发生高温天气,则需用水喷叶子降温,每棵树用水10~15kg,在早上8:00~11:00时喷水。

第四次灌水:果实膨大期(4月10—25日),要求15天内所有果树灌完第四次水(壮果水),保花保果,灌溉根部,每棵树灌水100kg,按每亩40~45棵芒果,本次灌水4.67m3/亩。

其他灌水:8月、9月若遇严重干旱,则需灌水,灌溉根部,每棵树灌水100kg,按每亩40~45棵芒果,灌水4.20m3/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