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介绍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介绍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从2006年首届举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14届,参赛学生规模超过33万人次,学生的收获和竞赛声誉保持高位。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一般每年10月公布竞赛题目和组织方式,并开始接受报名,次年3月进行相关技术培训,7月进行分赛区竞赛,8月进行全国总决赛。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介绍

为了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教育部在已举办全国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设计、结构设计等专业竞赛的基础上,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每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竞赛始终贯彻“以育人为本”的战略思想,提出了“立足培养、重在参与、鼓励探索、追求卓越”的工作指导方针。“立足培养”明确了竞赛的目的与宗旨,即参赛学校与指导教师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素质为最终目标。竞赛作为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与课内教学紧密结合,综合和强化课内知识,为工程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开辟空间,既强调普遍的带动作用,又强调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重在参与”要求参赛学生发扬奥林匹克精神,不要过重看待比赛结果,以提高自身工程能力和素质为出发点,亲自动手,主动实践,享受学习的过程。“鼓励探索、追求卓越”就是鼓励大学生积极探索,追求卓越,培养对科学技术和工程实践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责任感和卓越意识,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进行人才储备。总之,竞赛的宗旨是促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和潜能,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学风和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从2006年首届举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14届,参赛学生规模超过33万人次,学生的收获和竞赛声誉保持高位。竞赛由竞赛秘书处设计、规范标准硬软件技术平台,竞赛过程包括理论设计、实际制作、整车调试、现场比赛等环节,要求学生组成团队,协同工作,初步体验一个工程性的研究开发项目从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该竞赛融科学性、趣味性和观赏性为一体,是以迅猛发展、前景广阔的汽车电子为背景,涵盖自动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与汽车等多学科专业的创意性比赛。赛题由最初的光电、电磁组发展到光电、电磁、信标自动导航以及使用激光雷达自主导航等多种多样的竞赛组别。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了智能汽车竞赛,比如第十五届的电磁AI组和百度深度学习组,比赛的趣味性和综合难度都有所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大,参赛人数逐年上升。(www.xing528.com)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一般每年10月公布竞赛题目和组织方式,并开始接受报名,次年3月进行相关技术培训,7月进行分赛区竞赛,8月进行全国总决赛。竞赛分为分赛区选拔赛和全国总决赛,分赛区设置有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部、安徽、山东和浙江八个赛区。竞赛根据所使用的车模传感器以及比赛任务不同分为不同的竞速组别,参赛队伍使用指定微控制器系列作为核心控制模块,通过增加道路传感器、电机驱动电路以及编写相应软件,制作一部能够自主识别目标的模型汽车,按照规定路线或者任务进行,以完成综合时间最短者为优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