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同治元年武陵县志校注》:官廨变迁与建筑调整

《清同治元年武陵县志校注》:官廨变迁与建筑调整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厥后,知府叶馨以知府、同知、通判共一仪门[9],出入不便,将仪门缩进,止共头门。国朝乾隆四十一年,改为巡检[13],头门、仪门、大堂、二堂、东书房、西班房俱备。康熙二十四年,提标[14]移常,始改为提督署。提督徐治都[15]权为整理。四十二年,提督俞益谟[16]乃鼎新之,并建座楼,额曰“静远”。《府志》中营守备[18]署在大善寺东。《府志》前营都司[19]署在大兴街少东,原系卫守备署。

《清同治元年武陵县志校注》:官廨变迁与建筑调整

府署 在城中,旧为朱履坊。

宋以前建置无考。

明初甲辰年(1364),权[2]知府事马汝舟建正堂三间,前为露台、为仪门;两旁为廊,东为吏、户、礼房,西为兵、刑、工房;正堂后为燕堂[3],翼以左、右厢房;内为庖、湢[4]诸室;仪门前为谯[5]楼,上有铜壶,以正时刻;谯楼前百余步为大门。

永乐十八年(1420),知府应履平增正堂三间,额曰“黄堂”;后堂三间,额曰“牧爱”;置戒石亭、土地祠及东、西榜房。

成化七年(1471),知府杨宣修葺,又建架阁、常阜二库及吏舍。

弘治十二年(1499),知府杨瑛阔后堂东厢地建白鹤轩。

正德二年(1507),知府王莹于谯楼外建清军、管粮、理刑三厅及门楼。十二年,知府陈希文重新前后堂,额曰“惠廉”。

嘉靖六年(1527),知府方仕筑围墙二百九十三丈,高一丈二尺五寸,厚五尺余,结架覆瓦,规制严整。九年,知府赵永淳再修大门、谯楼。十六年,知府陆垹复由旧路拆去大门,建棹楔,额曰“楚西名郡”。

隆庆六年(1572),知府樊垣鼎建正堂,额曰“明新”。

万历(1573—1620)初,知府萧腾凤寻白鹤遗迹,临池筑室,额曰“白鹤清署”。二十一年,知府谢裘增置谯楼三层,移棹楔置仪门内。三十七年,知府刘一全改建谯楼,仍二层旧制,谯楼外置屏墙,徙棹楔于屏外,表题“三楚名邦”里揭“九川重镇”。仪门内重建戒石亭,左申明亭、右旌善亭。

崇祯三年(1630),知府郑时举撤谯楼,建头门,门左立小谯楼,移旧楼于东城,上额曰“调元”。兵废。

国朝顺治四年(1647),初入版图。十一年,知府高明建二堂、川堂[6]过道、吏、户、粮、礼四房及白鹤池。联樨大社以课士。十六年,知府王来庆建头门、寅宾馆[7]及兵、刑、工等房。康熙七年(1668),知府胡向华重建大堂及抱厅[8],额曰“师帅”;重修二堂,额曰“寅恭”;又修三堂。东厅旁建白鹤轩,重建“三楚名邦”坊。大门东偏置土地祠,西偏设司狱署。乾隆二十年(1755),知府耿兴宗重建大堂,榜曰“清白”。厥后,知府叶馨以知府、同知、通判共一仪门[9],出入不便,将仪门缩进,止共头门。又将正牌坊移外,照墙移内。今之牌坊即向之照墙。五十五年,知府李大窿又将照墙缩进数丈,改列东、西辕门,仪门亦缩进数丈,署后增建小楼。嘉庆十三年(1808),知府应先烈用形家[10]言,于大堂东偏建天星楼三层,上供房宿[11]神像,西南隅浚方池为升官沼。咸丰四年(1854),躏于贼。七年,知府葆亨重修,共为若干层,废天星楼及池,建戒石、棹楔。《贺志》《府志》增

同知署 在府署左。明永乐(1403—1424)初,同知董翥创修。嘉靖(1521—1566)、万历、天启(1621—1627)间,同知李经、钱梦松、张梦时次第修理,旧与知府共头门出入。国朝康熙七年(1668),同知孔斯和鼎新门墙,更易旧规。乾隆三十九年(1774),同知都世喜另修戎府照墙、大门、仪门,展署前街道,增置牌坊,又从署东开道,通高山巷,始与府治分立门向。惟是地势卑下,遇大雨则街渠之水趋积盈署。今就倾圮,官皆赁屋而居。《贺志》增

经历署 在同知署前。明成化七年(1471),知府杨宣建。国朝乾隆时,经历许顺重修头门、大堂、二堂、左右书房、三堂、厢房,东厢右为客厅,寝室、庖、湢悉备。《府志》

府教授廨 在黉墙左。《府志》

府训导廨 在黉墙右。国朝咸丰七年(1857),训导黄崇文倡捐、改修。增(www.xing528.com)

县署 旧在神鼎门东、临沅门西。国朝康熙二十六年,知县劳启铣以近城湫隘[12],迁于神鼎门西少北,左大兴街、右云程巷,本废藩府地,改为道司考院。启铣因之增修,其考院则改于旧县署有碑记,见《艺文》。乾隆十五年,知县李际隆重修。五十八年,杨鹏翱于后寝改额曰“永思堂”。《贺志》

县丞署 旧在县署东。乾隆二十六年,巡抚陈宏谟题,改驻牛鼻滩,旧署废。今县丞皆在城赁居。《府志》

巡检署 在县北大龙驿。旧设驿丞。国朝乾隆四十一年,改为巡检[13],头门、仪门、大堂、二堂、东书房、西班房俱备。《府志》

典史署 旧在县仪门左,今移县署西云程巷内。前后共四层,各三间,左、右厢房俱备。嘉庆二年(1797),典史程汝蕙重建后堂及书房。《府志》

县教谕廨 在黉墙左。康熙八年,署教谕吴瑾建。《府志》

县训导廨 在黉墙右。乾隆(1736—1795)时,修造不次。《府志》

提督署 在府治东半里。明常德卫治。国朝顺治四年(1647),裁卫指挥,治遂为副将驻扎。康熙二十四年(1685),提标[14]移常,始改为提督署。提督徐治都[15]权为整理。四十二年,提督俞益谟[16]乃鼎新之,并建座楼,额曰“静远”。其后,间加修饰,规模仍旧。《府志》

中营参将署 在大南门内中衢街,原系分巡湖北道署。国朝康熙六年,道裁。二十四年,提标移常,参将[17]郑兴驻此,重修头门、仪门各三间,东、西科房、正中大堂、二堂,寝室外为照壁、东、西辕门。《府志》

中营守备[18]署 在大善寺东。《府志》

前营都司[19]署 在大兴街少东,原系卫守备署。国朝康熙二十七年,卫守备裁,前营游击[20]驻此。乾隆十八年,游击改都司,遂为都司署。照墙、辕门、头门、仪门、大堂、二堂、内室、号房、书房、箭道俱备。《府志》

右营游击署 在青阳阁北。向有照壁,无辕门。其头门、仪门、大堂、二堂、椽曹[21]、幕室、内寝皆移驻时鼎建。《府志》

常德协[22]副将署 在鹭鹚桥北,向初为常德游击署。嘉庆二年(1797),改洞庭协为常德协,副将即驻游击署,头门、仪门、大堂、二堂、寝厅、幕曹俱备。旁有箭道,不设辕门。《府志》

常德协都司署 即常德守备署,在副将署东北向。《府志》

提协千总[23]、把总[24]、外委系本营行伍拔补,无署。《府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