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维可视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与实践-显示菜单命令解析

三维可视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与实践-显示菜单命令解析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显示菜单主要负责以各种方式显示用户的数据,各种命令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说明如下。按“确定”按钮后,图形窗口就会根据用户设定的值来显示图形。图2-16数据类型选择7.块操作该命令可以把一个或几个实体定义为一个块进行操作,包括块拷贝、块删除、块移动、块隐藏、块旋转和显示被隐藏目标子菜单。

三维可视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与实践-显示菜单命令解析

显示菜单主要完成各种三维场景的显示内容及显示风格管理,各种命令的用法说明如下。

1.部分显示

该项用于显示部分图形,在这个菜单项里面有3个子菜单项,分别是隐藏对象(H)、整体显示(O)、部分显示(R)。隐藏对象会从图形窗口里面隐藏对象,但此对象仍然在系统里面,可以使用整体显示重新显示出来。鼠标选中对象后此对象即被隐藏;整体显示将恢复所有被隐藏的图形体;部分显示可以只显示选中的实体类型。

2.显示风格

该项里面又有8个子菜单项,分别是点状、网格、实体、经线、纬线、块状网格、块状实体、切换单/双向显示。

(1)点状(P):以点的方式显示对象。

(2)网格(W):以线的方式显示对象。这两种方式适用于线条、填充区和曲面。

(3)实体(S):以实体方式显示对象,它只适用于填充多边形和三维曲面。

(4)经线(X):只显示三维曲面的XZ方向上的线条。

(5)纬线(Y):只显示三维曲面的YZ方向上的线条。

(6)块状网格(G):将三维曲面分解成许多小方块,只显示小方块的轮廓。

(7)块状实体(E):将三维曲面分解成许多小方块,每个小方块都是实心的。

(8)切换单/双向显示(R):让选中的填充区在单向显示和双向显示之间切换。

3.显示模式

该项里面有7个子菜单项,分别是线条、实体、粗糙纹理、精细纹理、单个对象精细纹理、单向显示、双向显示。

(1)线条(L):以线的方式显示所有实体。

(2)实体(S):以不带纹理的渲染显示所有实体。

(3)粗糙纹理(T):用抽稀的纹理来显示实体,该种方式适用于对数据进行编辑、修改等操作时,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系统默认把打开的数据都设置为粗糙纹理的方式显示,如果要观看真实效果就使用精细纹理方式。

(4)精细纹理(H):用未抽稀的纹理来显示,在录制电影时可以采用这种模式,系统将显示真实的纹理。

(5)单个对象精细纹理(O):选择一个对象对其纹理进行精细显示,以观看局部的效果。

(6)单向显示(N):只显示填充区法向为正的面。

(7)双向显示(D):填充区的正反法向的面都显示。

4.明暗处理

该项包括两项子菜单:简单和平滑。

(1)简单(F):用平面明暗处理模式,多边形内每个点的方向一致,颜色也一致。

(2)平滑(G):应用光滑处理模式,多边形内每个点的方向由内插生成,颜色也由内插生成,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视觉效果好,但程序运行效率不如简单模式。

5.消隐处理

该项包括两项子菜单:消隐(H)和不消隐(N)。此功能的作用是当图形处于线条显示方式下,使用消隐处理能使该对象后面看不见的线条隐藏起来。

6.坐标轴管理

更改坐标轴的显示参数。单击该菜单后将弹出坐标轴参数对话框,如图3-31所示,这时可以改变X、Y、Z轴的显示方式,按“确定”按钮后坐标轴就按设定的模式显示出来。

7.数据类型选择

该命令用来对图形进行分类控制。单击此菜单项就会打开数据类型选择对话框,共有6种类型的数据,分别是建筑物、水管、道路、场地、电网、DEM,如图3-32所示。选择所要显示的类型的含义是用户想让哪一类型的数据显示,就在该类型前面的小方框里打上钩,未打钩的数据类型是不会显示出来的。当用户在属性表中添加了新的数据类型后,该选择窗将随之改变,新的类型会增加进来。

图3-31 设置坐标轴参数

图3-32 选择数据类型

8.数据分层管理

用户可以将实体分层显示,有3个选项:显示所有层、关闭所有层、分层显示。

(1)显示所有层(A):显示所有数据层。

(2)关闭所有层(O):关闭所有数据层。(www.xing528.com)

(3)分层显示(L)…:对话框如图3-33所示,左边勾选所要显示的数据层,按“确定”后窗口则只显示选中的数据;对话框右边则是对当前层的选择,点选表示选中;用户可以按“添加层”添加新层或按“删当前层”删除选中的层;按“改当前层名”就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请用户输入层名,输入后按“确定”即修改了层名;全选可以在左边窗口中勾选所有层;反选则不选任何层。

图3-33 数据分层管理

9.纹理开关

打开或关闭当前窗口所有实体的纹理。有时在使用中为了提高当前数据的运算速度,加快显示,常常有必要关闭数据纹理,单击本菜单即可在纹理显示/隐藏之间切换。

10.纹理对象开关

打开或关闭当前场景中所有的纹理对象。

11.Z方向比例

改变Z方向(高度的)显示比例,以调整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输入适当的数据,确认后窗口图形的起伏效果会立即改变。例如输入2,系统中Z方向上的数据显示即原有数据的2倍。此项操作只改变显示比例,并不修改图形的数据。

12.DEM厚度

当用户需要进行地下部分的分析时可能需要增大当前显示窗口的DEM裙边的厚度,将比例系数改变一下就可以了,厚度参数的含义是DEM上最低点向下到裙边的高度,当此值为0时,DEM将不显示裙边。

13.图表联动方式

改变图表的联动方式为按名称索引或按ID号索引。

(1)按ID(I)索引:实体和属性表的对应方式将按系统内部的ID号进行一一对应,ID号的索引方式是唯一的,一个实体只有一个ID,每个实体的ID都不相同。

(2)按名称(N)索引:按名称对应可以将多个实体对应同样的属性,例如一栋楼房由多个实体组成但对应的属性相同,在此种情况下即可使用按名称对应的显示方式。

14.环境光源参数

环境光对模型的每个表面都提供相同的照明,它既不来自特定的光源也没有方向性。环境光自身并不产生具有真实感的图像。因为所有面的照明都一样,所以邻接面分辨不出来。环境光源参数对话框,这里可以改变红(R)、绿(G)、蓝(B)的颜色值,以得到不同颜色的灯光效果。光线强度值在0~1之间,调整此参数可得到不同亮度的环境光。光源状态有两个选项:开或关,用于打开或关闭环境光。环境光关闭后,整个三维场景就变昏暗了,可以模拟黑暗的房间内部或夜晚的场景。

15.点光源参数

点光源是一种球形发光体,它散发辐射状的光线,可以向四周照射,点光源从其所在位置向所有的方向发射光线,没有方向的限制,点光源的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以一定的衰减率衰减,可以用来模拟由灯泡发出的光。点光源参数对话框如图3-34所示,它除了可以设置颜色值[红(R)、绿(G)、蓝(B)]和光线强度之外,还可以设置衰减系数,即光照强度随着距离的不同而变化。另外,点光源的位置可以通过控制其X、Y、Z的坐标来进行调整。点光源也可以打开或关闭。

16.平行光源参数

平行光源是类似于太阳光的一种光源,只向一个方向发射平行光射线,光射线在指定光源点的两侧无限延伸,平行光的强度并不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无论发射多远都保持恒定的强度,对于每一个被照射的表面,其亮度都与其在光源处相同。平行光照射可以产生阴影效果。平行光源参数对话框如图3-35所示,可以改变红(R)、绿(G)、蓝(B)的颜色值来得到不同的颜色。调整光线强度可得到不同亮度的平行光。光源状态有两个选项:开或关,分别用于打开或关闭平行光。平行光源的位置也可以通过控制其X、Y、Z的坐标来进行调整。

17.增加聚光灯

聚光灯的光照效果类似于手电筒,它是一种有方向、有焦距的光源。聚光灯在指定方向上散发圆锥状的光线,可以指定光的方向和圆锥的尺寸,与点光源相似,聚光灯源的密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单击该菜单就在当前窗口增加一盏聚光灯,增加的聚光灯是不随图形移动的,在对窗口的图形进行旋转或移动时,它的参数(位置、方向、光照范围等)不会随着图形变化而发生改变。

图3-34 点光源参数设置

图3-35 平行光源参数设置

18.移动聚光灯

用鼠标右键选中要操作的聚光灯,则在该聚光灯的周围会出现一个白色线框,就可以对该目标进行移动了,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将其拖至指定的区域后再放开左键即可,可以再次按下左键继续移动聚光灯。对于随图形移动的聚光灯,移动的范围只限于XY平面上。

19.旋转聚光灯

用鼠标右键选中要操作的聚光灯,则在该聚光灯的周围会出现一个白色线框,就可以对该目标进行旋转,按住鼠标左键将其旋转到所需要的角度即可,可以再次按下左键继续旋转聚光灯。

20.聚光灯参数

它的参数设置对话框如图3-36所示。它可以设置颜色、光线强度、衰减系数、焦距、锥体角度等参数以及光源的开与关。

图3-36 聚光灯参数设置

21.删除聚光灯

具体操作同移动聚光灯。

注意:光源的操作只对实体本身产生阴影,而对整个场景无阴影效果,也就是建筑物等在地面上不产生阴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