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韶华的精神坐标:《九美堂错话:刘万年艺术杂感》

周韶华的精神坐标:《九美堂错话:刘万年艺术杂感》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和周韶华老师是在拉萨相识的。周老师他看问题有大视野,而且见解超前,他是当时中国青年画家的精神领袖。画展开幕那天,周老师第一个走进展厅,对我的西藏山水画赞不绝口,并当场题写“壮哉大美”四字庆贺。在我的作品研讨会上,周老又大加赞扬,肯定了我所走的创新道路的正确。我从心里祝福我的老师早日康复,我虽然人在西藏,心却无时无刻不在你身边。

周韶华的精神坐标:《九美堂错话:刘万年艺术杂感》

我和周韶华老师是在拉萨相识的。那是80年代中期,周老师冒着生命危险,跑遍了大半个西藏,从藏北回来后在宾馆中做去珠峰的准备。我闻讯去拜访他,因周先生的《大河寻源》作品在《美术》杂志刊登后引起轰动。他用水墨表现黄河的作品不但内容新颖,笔法也很特别,尤其表现河水与泥沙流动的感觉非常生动感人。于是在他未来西藏之前,我就从心里寻找着他的模样,未曾想到竟在拉萨的布达拉宫下与之相逢。我们谈话很多,除了他对西藏的特别情感之外,主要关注点在中国画的创新出路上,还有,对于石鲁我俩都很崇敬,石鲁话题成了我俩的黏合剂。

周老师当时是湖北省文联主席。西藏的文联主席可不比内地,西藏人太少,文化人更少,所以重视文联主席的人更少更少。

周老师他看问题有大视野,而且见解超前,他是当时中国青年画家的精神领袖。谈到西藏,至今我还记得:“你们在西藏很有利,许多人想来还来不了呢。”“你们要像当年延安文化工作的老前辈一样,把西藏的资源给它拍干拍净,然后再创作。”他还说:“西藏回去不看山。”

我和周老师谈论最多的是,关于石鲁的人生艺术,见地、感受完全一致相同,无形中加深了我与这位敬仰已久的老师的情感密度。从此,我们就书信来往,一直到了电话兴起。

1993年5月,在周老师的安排下,我去武汉举办画展,有幸和周老师住在同一个宾馆。画展开幕那天,周老师第一个走进展厅,对我的西藏山水画赞不绝口,并当场题写“壮哉大美”四字庆贺。周老师在开幕式上为我致辞,说:“刘万年是近年来升起在中国画坛上空的一颗明亮的新星。”

在我的作品研讨会上,周老又大加赞扬,肯定了我所走的创新道路的正确。作品手法新颖,篇幅宏大,十分感人,并号召他的学生向我学习,刻苦钻研,立戒浮躁。

有人说刘万年的画有些雷同,周老师听后立即回答:“圣人曰:‘终身抱一。’并强调,要做学问就要终身抱一,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向着认定的一个目标,一生奋斗下去。”(www.xing528.com)

我在武汉一共待了半个月,天天与老师在一起。老师渊博的知识,超前的观念,新颖的画风,豪迈的性格,处处感染着我,我更加坚定了西藏山水画的创新之路。

周老对我的西藏山水画评价很高,称:“是上帝指引刘万年到西藏创造艺术奇迹的。”我有时真的这么想:假如命运之神过早地指偏了方向,我没有去西藏,去了其他什么地方,西藏山水画不就成别人的了吗?

2006年,我的第一套上下集大型画册面世,我特地拿着画册去武汉看望老师,也算汇报我的艺术成果。我到武汉时老师正生病住院,我买了花篮,抱着画册去了医院。老师看到我的画册,从病床上下来,高声说:“古有刘松年,今有刘万年,刘、李、马、夏,哈哈。”

离开武汉时,天降暴雨,把江城武汉洗涤一新。我从心里祝福我的老师早日康复,我虽然人在西藏,心却无时无刻不在你身边。我祝老师健康、长寿!

神山圣水图(0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