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园林制图与识图速成实例:按图施工,真正看懂图样

园林制图与识图速成实例:按图施工,真正看懂图样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必须注意的是,通过一次识读图样是不能将拟建建筑物全部记住,只能是先从大的方面:总体的情况熟悉,在实际工作中还应该结合具体施工工序再仔细地识读相关的部分图样,只有真正做到按图施工,并无出现差错,才能算得上真正看懂图样。随着识图技术的提高和实践经验的丰富,最后才能把平面上的图形“看”成为一栋富有立体感的建筑形象。

园林制图与识图速成实例:按图施工,真正看懂图样

识图是一种视觉活动与空间想象相结合的工作,因此应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对于识图人员而言,当接到一套施工图后,通常可按下述步骤进行识图。

1)识读施工图的目录。从中了解该拟建建筑的业主、设计单位、图样总张数、建筑的类型、建筑的用途、建筑的面积、建筑的层数等,从而初步了解这套施工图的基本情况。

2)检查各专业类别的图样情况,重点查阅图样种类是否齐全,张数是否足够,图样编号是否正确,编号与图号是否符合,查对所采用的有关规范、规程和套用的标准图集,了解它们的编号和编制单位,并收集这些资料以备查用,这些均为正式识图前的准备工作,它关系到接下去识图过程的顺利与否。

3)仔细识读设计总说明,重点了解建筑概况、技术要求、材料使用情况等。为全面识读施工图作准备。

4)识读建筑总平面图,熟悉拟建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场地概貌、高程、坐标、朝向、周边关系、与已建建筑物的相对位置等情况,倘若识图者是一名施工技术人员,在识读建筑总平面图之后,接着应进一步分析和考虑在施工时如何合理地进行施工总平面布置,力争做到方便、整洁、高效、有序地布局。

5)在建筑总平面图识读完毕之后,一般按图样目录的编排顺序逐张往下识读。通常先识读建筑施工图中的建筑平面图,其顺序为先地下,后地上,即先识读地下一层平面、二层平面……接着识读地上一层平面、二层平面、标准层平面、顶层平面和屋顶平面。从中了解到建筑物的长度、宽度、轴线编号、轴线间尺寸,主要功能房间、次要房间、辅助房间、房间的进深与开间,水平交通系统等内部布局情况。对于砌体建筑,重点了解承重墙体和非承重墙体的布置、门窗的大小及其在平面图中的位置等。

6)识读建筑的立面图和剖面图,从中了解建筑沿高度方向的排列与布局、空间组合、垂直交通系统、层高与标高、建筑物总高度等内容,从而对整栋建筑物有一个总的了解,并且结合上述的识图内容,在脑海中形成对这栋建筑一个整体的空间立体形象,同时想象出其基本轮廓和规模。当然,对于一个第一次识读施工图的人来讲,尚有难度。而对于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识图人员来讲,将比较容易达到上述的效果。

7)大致翻阅一下水施、电施等设备施工图,初步了解设备安装过程中对土建的要求和影响。如果识图者是一位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显然这一方面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对每张图样经过初步系统地识读之后,对整栋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重点地识读结构施工图,对于结构施工图的识读顺序一般按施工进度的先后顺序进行,即从基础施工图开始一步步地、深入地、仔细地识读,按照“基础一结构一建筑一设施”的施工顺序进行识图。(www.xing528.com)

8)识读基础结构平面布置图及相应的剖切详图和构件详图,重点了解基础的埋深,挖土的深度,基础的构造、尺寸,所用的材料,防水处理技术及做法,轴线的位置等方面内容。在识读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地质勘探报告书,了解土质层次、特性和分布情况,以便在施工中核对土质构造,尤其是应熟悉地基持力层土质特性及地下水位高度,从而保证地基土的质量。在识读过程中,对所遇到的“错误、重复、遗漏、缺项”以及疑难问题,应及时记录下来,以便在继续识读中得到解决,或在设计交底或在施工会审中提出,并得到答复。

9)识读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重点识读构件的类型、编号、尺寸及其在布置图中的具体位置、楼层标高、配筋情况,预留孔洞位置、构件详图。

10)识读屋盖结构平面布置图,重点识读出屋面的构件布置及其详图,屋面标高、找坡、天沟女儿墙,以及一般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的基本内容。

11)识读工种施工部分图样或图例。在上述识读全部图样之后,按照不同工种有关的施工部分,对施工图再进一步仔细识读。了解沼水工种在砌筑砌体时墙体的厚度、高度、门窗及其洞口的大小,窗口的出檐情况(一般分为带出檐和无带出檐两种);洞口上的构造,即是否有过梁、过梁的形式(如拱形梁、平梁等)、过梁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砌块、砌块加钢筋等)、过梁的施工方法;外堵墙面是清水墙还是混水墙,是一般的外粉刷还是粘贴瓷砖等。对木工人员来讲,就应关心在哪里需要支撑模板,一般有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梁、柱、板、楼梯等,那么就得了解梁、柱、板等构件的断面尺寸、标高、长度和高度等。除此之外,还必须通过识图了解门窗的编号、数量、类型和材质要求,以及建筑上有关的木作装修等内容。对于钢筋工序而言,凡是图样中有表达钢筋的地方,必须仔细识读,了解钢筋的类别、直径、形状、根数和排列方式,以及搭接方法,从而才能正确地进行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制作和钢筋的绑扎。同理,对于其他各工种工序都应从施工图中认真识读,了解所需施工的部分,以及与其他工序之间的时间关系、位置关系和相互的影响或制约条件等。所以,对于所有的施工技术人员,除了应会准确识读施工图外,还必须能够充分地分析和综合考虑施工图中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从而从技术、材料供应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准备,来确保各工序的紧密衔接和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安全作业。

通过认真识读施工图样和参加工程建筑施工实际活动和相关的工作,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识图的方法和技术,在识读施工图中还应该能够发现各类施工图之间是否存在有矛盾的地方,在构造上是否可以施工,表达上是否有错误,是否有存在与国家颁发的现行有关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相悖之处,支撑时标高是否能与砌块高度对口,是否符合砌块皮数要求等。与此同时,养成及时做记录的习惯,一边识读施工图,一边认真做笔记,记录关键工序的关键内容,以免遗忘,以备查阅、讨论和更改。从砌体建筑来讲,关键的内容有轴线的编号和位置、轴线间的尺寸,房屋的开门和进深尺寸、楼层高度,楼房总高度,主要的梁板、柱和墙体的断面尺寸、长度和高度;采用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砂浆的类型及其强度等级,钢筋的品种等。必须注意的是,通过一次识读图样是不能将拟建建筑物全部记住,只能是先从大的方面:总体的情况熟悉,在实际工作中还应该结合具体施工工序再仔细地识读相关的部分图样,只有真正做到按图施工,并无出现差错,才能算得上真正看懂图样。

随着识图技术的提高和实践经验的丰富,最后才能把平面上的图形“看”成为一栋富有立体感的建筑形象。到此程度,那就称得上具有一定的识图水平。当然,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的是技术的提高,经验的积淀,还有本身所具有和经过培养得到的空间概念及空间想象力。因此,需要一个过程的训练,而并非是一朝一夕所能具备的,通过实践→总结→积累→再实践→再总结→再积累的多层次锻炼才能达到。所以,只要具备了识读图样的初步知识,同时认真钻研,虚心求教,循序渐进,达到会识图、能看图和看懂图并不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