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咸阳大火与项羽分封-秦汉史

咸阳大火与项羽分封-秦汉史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项羽火焚咸阳鸿门宴后数日,项羽率兵入咸阳。项羽的野蛮行径,留下严重后果,将这座自商鞅变法以来营建的城市,烧成一堆瓦砾,从目前考古发掘的情况可以证明,整个咸阳的全部宫殿、陵墓以及其他一切建筑,均焚于项羽的这把大火,很少有幸免者。这就埋下了项羽日后失败的种子。于是,决意恢复秦统一前割据的局面,分封诸侯,割地自据。

咸阳大火与项羽分封-秦汉史

项羽火焚咸阳 鸿门宴后数日,项羽率兵入咸阳。在这里,他大肆烧杀,“屠咸阳,杀降王子婴,烧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灭”(《汉书·高祖本纪》),他放的大火“三月不灭”(《史记·项羽本纪》)。项羽的野蛮行径,留下严重后果,将这座自商鞅变法以来营建的城市,烧成一堆瓦砾,从目前考古发掘的情况可以证明,整个咸阳的全部宫殿、陵墓以及其他一切建筑,均焚于项羽的这把大火,很少有幸免者。如《秦始皇陵东侧第一号兵马俑坑试掘简报》记录:“通过试掘发现秦俑坑原为一座规模巨大的土木结构建筑,因火焚塌陷。”《秦始皇陵东侧第二号兵马俑坑钻探试掘报告》也记录:“二号俑坑……与一号俑坑基本相似,系土木结构建筑,经火焚塌陷。”这都是在项羽施放的大火中被焚的。又如《秦都咸阳第三号宫殿建筑遗址发掘简报》(载《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2期)记录:“第三号宫殿建筑遗址有被焚毁的痕迹,墙壁壁画多被大火所烧,有的壁画甚至因烈火灼烧而剥落殆尽,可能毁于项羽的一炬。”尽管如此,“其火毁程度似不如第一号宫殿遗址严重”。不仅劳动人民创造的无数宝贵的物质财富和艺术珍品被这场大火焚光,而且自古流传下来的许多重要图书古籍也毁于这场浩劫之中。因为,秦始皇虽下令焚书,使“金匮玉版,图籍散乱”(《史记·太史公自序》),但官府藏书尚能安全无恙,刘邦入关,萧何入丞相府收其所藏图籍律令,但对博士所藏之书并未过问,仍由他们“收而保之”。只有项羽放的“三月不灭”之大火,终将绝大多数图书付之一炬。正如一位学者所说:“项羽入关,杀秦王子婴,收其宝货妇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而后唐虞三代之法制,古先圣人之微言,乃始荡为灭烬。”(刘大:《焚书辩》)这对中国文化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项羽的烧、杀是不得人心的,使“秦民大失望”(《汉书·高帝纪》)。这就埋下了项羽日后失败的种子。

面对已成为一片废墟的咸阳,项羽拒绝了在“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史记·项羽本纪》)的关中建都的正确建议[87],而急于归江东耀武扬威,他认为:“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史记·项羽本纪》)于是,决意恢复秦统一前割据的局面,分封诸侯,割地自据。但如何分封,在当时还不能不在形式上得到各路义军名义上的首领怀王照准。公元前206年春,项羽派人向怀王请示,得到的答复是“如约”,即照原来约定的先入关中者王之办事。这当然不能为傲慢跋扈的项羽所接受。于是,他在关中召集诸将领,宣布拒绝怀王指令,并于正月将怀王迁往江南,尊为义帝,都郴(湖南郴州),这种阳尊阴贬的手段,实际是把可怜的义帝流放于此。然后,项羽就按自己意图,实行分封了。

分封诸王 二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江苏徐州)。刘邦为各路义军最先入关者,依前约应王关中,但项羽不让刘邦据此要地,而将其封至偏僻的巴蜀之地为汉王,都南郑(陕西南郑)还强词夺理地说什么“巴、蜀亦关中地也”(《史记·项羽本纪》)。又把秦朝三降将封在关中:章邯为雍王,据咸阳以西,都废丘(陕西兴平东);司马欣为塞王,据咸阳以东,都栎阳(西安市阎良镇附近);董翳为翟王,据上郡,都高奴(陕西延安东北)。以此挡住刘邦出巴、蜀之路。其他诸将也被分封各地,列表如下:

项羽分封诸王表

此外,项羽进封番军将领梅为十万户侯,将南皮县旁之三县封给陈余也为侯。于是,秦统一前的割据局面又重新出现了。(www.xing528.com)

这是一次历史的倒退!

不少史学家认为项羽的分封是无可非议的,如清人恽敬说:“陈涉首难,诸侯各收其地而王之矣。三王秦人也,以秦之地付三王,此秦汉之际诸侯之法也。”(《大云山房集》初集,卷1)现代的一些史学家也认为:“项羽的分封,基本上是承认既成事实,是‘恐诸侯叛之’的实际形势所决定,而不得不分”(吴枫、宋敏《勿以成败论英雄》,载《东北师大社会科学丛书·中国古代史人物论集》第10页)。应当说,这种看法是难以成立的。

从当时的形势分析,分封并非“不得不分”,割据的形势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各路诸侯虽各自拥兵据地,但毕竟皆尊义帝为共主,若项羽能拥义帝而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并非不可能。项羽之急于分封,实出于不甘居人下,又念念不忘“富贵”而“归故乡”,可见其目光短浅,心胸狭隘,不能成大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