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汉王朝灭亡:二统治阶级混战

东汉王朝灭亡:二统治阶级混战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黄巾起义后,东汉政权实际已被在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壮大起来的各武装集团瓜分,名存实亡。而各武装集团又因争夺地盘进行长期混战,从而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他们这样乱杀乱砍,引起统治阶级中的混乱,早就怀有野心的董卓领兵到洛阳后,恰好找到借口,他依靠掌握的武装废掉少帝刘辨,立刘协为帝(献帝),自任相国,控制朝政。其残暴统治早引起统治下的人民的仇恨。

东汉王朝灭亡:二统治阶级混战

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 黄巾起义后,东汉政权实际已被在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壮大起来的各武装集团瓜分,名存实亡。而各武装集团又因争夺地盘进行长期混战,从而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

在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长官和豪强地主都趁机发展了自己控制的武装力量,成为地方割据的军阀。黄巾起义失败后,灵帝中平五年(188年)东汉王朝正式将一些重要地区的州刺史改为州牧,选择有名望的官僚充任,总掌一州军政大权。这无异于承认地方割据势力,因此更助长了军阀势力的膨胀。

黄巾起义开始时,灵帝何皇后之兄、大将军何进领兵守护洛阳。中平五年灵帝成立京师近卫部队——西园八校尉,却以宦官蹇硕为上军校尉。这就又重新引起外戚和宦官集团之间的矛盾。公元189年,当灵帝死后,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与官僚,名士联合,开始了同宦官集团的决战。

灵帝死后,何进立他的外甥刘辨为帝(少帝),时年14岁,何太后临朝。何进以大将军录尚书事。不久就杀掉宦官蹇硕。为进一步消灭宦官,何进又召并州牧董卓进京。在董卓尚未到达洛阳时,何进已联合西园八校尉的副统领、中军校尉袁绍等杀掉宦官二千余人。何进等欲杀尽宦官,一概不留,甚至有些没长胡须的人也被当成宦官给误杀了。他们这样乱杀乱砍,引起统治阶级中的混乱,早就怀有野心的董卓领兵到洛阳后,恰好找到借口,他依靠掌握的武装废掉少帝刘辨,立刘协为帝(献帝),自任相国,控制朝政。

董卓专权后,各地握有军事实力的州牧、太守、刺史等纷纷起兵,以讨董卓为名,实际进行争夺地盘的割据战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起兵讨董卓的有:渤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以及典军校尉曹操。共推袁绍为盟主,组成“关东军”。于是“名豪大侠,富室强族,飘扬云会,万里相赴”(《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注引《典论·自叙》),从此开始了军阀割据的战争。

董卓败亡和军阀混战 董卓见“关东军”已威胁到洛阳,而在白波谷(今山西临汾境内)又有十多万黄巾余部在活动。就慌忙挟汉献帝由洛阳迁往长安。董卓是极为残忍的军阀,以杀人为乐,所过之处,无不残破。当他撤出洛阳时,“兵烧洛阳城外面百里。又自将兵烧南北宫及宗庙、府库、民家,城内扫地殄尽”(《三国志·魏书·董卓传》注引《续汉书》)。又“尽徙洛阳人数百万口于长安,步骑驱蹙,更相蹈籍,饥饿寇掠,积尸盈路”(《后汉书·董卓列传》)。他平时就纵士兵杀、烧、夺、掠,无所不为。有一次他曾派军队到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把正在祭社的男子全部杀了,将头挂在车上,掠走全部的妇女和财物,回到洛阳后,还要庆贺“凯旋”。这样一个惨无人道的家伙,其逃离洛阳时造成的灾难是不难想象的。董卓到长安后,又继续大肆聚敛,疯狂掠夺“淫乐纵恣……又筑坞于郿,高厚七丈,号曰‘万岁坞’,积谷为三十年储”。其杀人的手段更为凶残:“先断其舌,次斩手足,次凿其眼目,以镬煮之。未及得死,偃转杯案间。会者战栗,亡失匕箸,而卓饮食自若。”(《后汉书·董卓列传》)

以讨董卓为名组成的“关东军”中,各路军阀都有自己打算,实际并未与董卓进行决战。公元192年,董卓在长安被其部将吕布与司徒王允合谋杀死。卓部将李傕、郭汜又杀王允,关中陷于更加混乱的状态。李、郭二人丝毫不比董卓善良,烧杀抢掠更加疯狂。

关东讨董军在董卓死后并未卷旗收兵,而是展开更大规模的混战。在混战中遭受损失的仍是劳动人民,如曹操攻陷彭城(江苏徐州市)“坑杀男女数万口于泗水,水为不流”(《三国志·魏书·荀彧传》注引《曹瞒传》)。在战祸频仍的地区大批无辜人民被屠杀,如东汉时涿郡有十万余户,鄢陵县有五六万户,兵祸后涿郡仅余三千户,而鄢陵只剩数百户了。富庶的中原地区变成一片荒原

在建安元年(196年)以前,除关中的董卓和李傕、郭汜外,还有以下一些主要武装集团,割据于各地:

(一)公孙度占据辽东(今辽宁一带)。

(二)公孙瓒、刘虞占据幽州(今河北北部)。

(三)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和并州(今河北中,南部,山东东北部和山西)。

(四)曹操占据兖州(今山东东南部,河南东部)。

(五)袁术先占据南阳,后占据扬州(今淮河下游和长江下游以北)。

(六)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今江苏北部)。(www.xing528.com)

(七)孙策占据江东(今长江下游以南)。

(八)刘表占据荆州(今湖北、湖南)。

(九)刘焉占据益州(今四川、贵州和云南北部)。

(十)马腾、韩遂占据凉州(今甘肃)。

此外,在汉中还有一个张鲁政权。

经过几年的混战,到公元199年,全国大的军事集团就只剩下孙策、刘表、刘璋(据益州)、韩遂、马腾、公孙度、袁绍和曹操几股。其中最大的割据势力就是曹操和袁绍。

曹操统一北方的官渡之战 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北方的两大军事集团发生了决定性大战——官渡(今河北中牟东北)之战,从而使曹操统一了北方。

曹操本是宦官曹腾养子,买官至太尉。在镇压黄巾军的战争中,于公元192年在济北(今山东长清)打败青州黄巾军,将黄巾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编为自己属下,“号为青州兵”(《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从此,成为各军事集团实力较强的一支。公元196年汉献帝趁关中混战之机从长安逃回洛阳,曹操立即迎献帝并迁都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取得优势。同年,曹操又用屯田的办法,解决了军粮问题。在满目荒凉的中原,曹操占领的地区竟出现生产发展的迹象,这就使他逐渐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

在公元200年以前,北方军事集团中惟一能与曹操抗衡的只有袁绍。这样,曹、袁之间的战争就不可避免的了。

官渡之战前,袁绍占有冀、并、青、幽四州之地,拥有大军十万,战马万匹,而曹操只有兖、豫二州,军队一二万人。从军事实力及后方物资方面看,袁远胜曹。但袁绍在政治上不得人心,“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其残暴统治早引起统治下的人民的仇恨。而曹操的统治则较为清明,治军赏罚严明,任人唯才是举,又比较注意发展生产。因此,当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开始后,曹操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以少胜多。很快地使袁军瓦解。十万大军全线崩溃。袁绍从前线仓促逃回,两年后忧愤而死。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率兵扫平袁绍死后由其子袁尚统率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南起长江北至长城的北方地区。

赤壁之战和东汉的灭亡 曹操统一北方后,全国其他地区的形势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是荆州刘表死后,其子刘琮向曹操请降,而投靠刘表的刘备则在诸葛亮的劝说下决心联络江东的孙权与曹操对抗。孙权为孙策之弟,在其属下集聚了一批谋士武将,江东在孙氏统治下,经过较长时期的开发,又成为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地区。这样,孙、刘的联合就成为曹操扩展实力的主要障碍

经过充分准备,以孙、刘联军为一方,以曹操为一方的赤壁大战终于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开始了:曹操率军队二十万,号称“八十万”由江陵顺江而下,此时孙、刘联军只有五万人,双方相遇于赤壁(湖北蒲圻西北)展开激战。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军大败,全军覆没。曹操逃回后,从此不再向长江以南进攻,而刘备的势力又占据了巴蜀、汉中,这样,孙、曹、刘鼎立的局面形成了。

从黄巾起义主力失败后,东汉皇帝就已经成为董卓、曹操手中的傀儡,东汉王朝已名存实亡。无论从经济上、政治上,还是军事集团的实际占领方面看,统一的政权早已不复存在。因此,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当曹操死后,其子曹丕就轻易地废掉汉献帝,自己登上皇帝的宝座。国号魏,都洛阳。这样,刘氏家族统治的东汉王朝二百余年统治正式宣告结束。历史又翻开另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