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用水差异研究及实践

城市用水差异研究及实践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图8.25可知,总体上东莞市用水量不断增加,工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较多,占总用水量比重大。生态用水相对平稳,平均用水量为0.78亿立方米。西南部的虎门、长安、厚街以及东南部的塘厦和清溪等地区用水量较多,松山湖和樟木头林场的用水量最少。主要原因是虎门、长安和厚街等镇区人口众多,工业发展较快,造成用水需求量大;松山湖和樟木头林场主要是自然保护区,消耗的水资源不多。

城市用水差异研究及实践

用水量指供应给用户(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水量,分为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四类。其中,生活用水分为城镇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用水和公共用水)和农村生活用水(包括农村居民用水和牲畜用水);农业用水包括农田灌溉用水和林、牧、渔用水;工业用水为新鲜水取水量,不包括企业内部的重复利用量;生态用水包括城市环境和部分河湖、湿地的人工补水量。

由图8.24可知,2000—2007年,用水量呈小幅上升趋势,全市用水量增加9.7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为10.6%;此后,用水量呈小幅下降趋势,2009年全市用水量比2007年减少1.9亿立方米。

由图8.25可知,总体上东莞市用水量不断增加,工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较多,占总用水量比重大。2000—2007年,生活和工业用水量逐年快速增长,所占比重分别由23.3%和36.6%增长到39.7%和51.4%,2001年,工业用水量首超农业用水量,说明东莞市已从农业县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2007—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企业工厂倒闭,造成工业用水量减少;2009年,工业用水量所占比重为46.6%,生活用水量所占比重为42.3%。2000—2005年,农业用水量逐年减少,所占比重由40.1%降到8.1%;2005—2009年则变化不大。生态用水相对平稳,平均用水量为0.78亿立方米。

图8.24 东莞市2000—2009年用水量变化图(www.xing528.com)

图8.25 东莞市2000—2009年用水量结构变化图

由图8.26可知,2001—2009年,东莞市大多数镇区的用水量是逐年增加,仅少部分镇区(如清溪、长安、常平等)呈先增后减趋势,时空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西南部的虎门、长安、厚街以及东南部的塘厦和清溪等地区用水量较多,松山湖和樟木头林场的用水量最少。主要原因是虎门、长安和厚街等镇区人口众多,工业发展较快,造成用水需求量大;松山湖和樟木头林场主要是自然保护区,消耗的水资源不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