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设计思维的创意表达-同构性思维

设计思维的创意表达-同构性思维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艺术设计特殊的视觉传达性,这种相似形同构的设计思维途径是最常用的。而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同形同构就更为直接。

设计思维的创意表达-同构性思维

道格拉斯对同构有过精辟的阐述:“同构就是构造相同。同构本质上是一种映射。通过这种映射,一个系统的结构可以用另一个系统表现出来。同构就是保持对信息的交换。通过对同构的意识才使形式产生了意义。”

设计者在从事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把长期积累的各方面知识融会贯通,并以此去寻找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相互合成的连接点,通过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对客观事物进行审视,观察它们在各种不同状态下的情况,并从形状、色彩、结构、性质等方面去发现它们之间的同构要素如从事物不同的运动状态或变化中去获取不同的形态,并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同构要素;从不同的透视角度或序列关系中去寻找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同构要素;从正负空间形状或不同的光与“影”所产生的形状中去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根据主题与创意需要巧妙地创造某些同构要素,或通过对它们内部深层结构相似性的挖掘,找到它们之间的连接点和内涵的潜在意义等。找到了相似性和连接点,也就找到了同构设计的基础,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毫不相干的事物通过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多种方式,连接在一起,以创造出一个既能传达某种信息,而又具有深刻内涵的独特的全新形象。

(一)同构性设计思维的途径

同构性设计思维有着多种途径或运行模式,有比较直接的,主要体现在外在形式上的同构;也有比较含蓄的,主要体现在内在含义上的同构;还有外在与内在相互融合的同构。在艺术设计中,同构思维主要是利用事物与事物之间某种关系的相似因素来传达某种意念或商品信息,其思维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相似形同构

相似形同构,顾名思义是指不同物体间在外形特征上所表现出的趋同。艺术设计是以形象表达理念的创作活动。形象的相似性是激发同构联想和同构设计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最直接的方法。由于艺术设计特殊的视觉传达性,这种相似形同构的设计思维途径是最常用的。值得关注的是:相似形同构所连接起的两个或多个事物,它们各自都有着自身的内在含义和象征性含义,两个物体,尽管外形相似,但其含义却通常风马牛不相及,会在结合后相互影响,产生彼此借喻或隐喻的效果。这一点正是进行相似形同构设计所要重点考虑的。一旦设计师给它们架起“同构”的桥梁,打通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就会令人产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这种相似可以是全部的形相似,也可以是部分地形相似。但是其基本要求是可以迅速引起人们的视觉反映和联想,给人一种全新的顿悟似的启示。

(1)普通相似形同构

普通相似形同构是相似形同构的一般形式,也是进行相似形同构设计的最普遍的形式。主要表现为:相似形的同构发生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事物的形态相似性联系上,通过这种形态上的联系,将某一事物的内在属性转移到另一事物上,以此产生借喻或隐喻的效果,达到表达设计主题,宣传产品功能的目的。

(2)特殊相似形同构

在相似形同构中有一种特殊的形式,那就是“同形同构”,即运用实物与影子之间建立同形的同构关系。平面设计中常常用到此种方法,同样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奇特效果。比如夹着香烟的手指投影在特定光线下正好形成一个死亡的象征符号“十字架”,暗示吸烟有损健康,甚至直接导致死亡。而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同形同构就更为直接。

(3)相似形同构在文字设计上的应用

相似形同构的设计思维方法也大量运用在文字设计上,产生强烈的视觉传达效果。当然,设计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字义借鉴时的平面图形含义,还要把握住人们内心情感与外在事物之间存在的某种共性,以使感情与外在事物之间,在各种质地、形状极不相同的事物之间形成某种同构,从而引发人们的联想和情感(或审美心理结构)上的共鸣。

2.正负形同构

在一个特定的平面里,正形和负形相互借用,隐含着两个不同含义的“相关语”,两者的含义或是相反或是相关。这种图形的矛盾关系显示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运用这些超常规的同构思维方法,往往能够通过精心构建的荒谬图形,准确地传达设计师的核心理念,起到良好的视觉传达的目的。正负形同构经过精心设计后同样可以传达变化复杂的内容。

(二)同构性设计思维的特征

1.同构的可解读性(www.xing528.com)

所谓的可解读性,指的是设计师在寻找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同构关系时,必须以大多数观者能够理解和接受为基础。采用同构性思维方式进行艺术设计,表达设计师的设计意图,达到宣传产品、突出设计主题的效果,其解读性必不可少。而针对不同目标的受众,其解读性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设计师要通过各种途径调查分析,选择合适的事物进行表现。最为忌讳的是:设计师以个人的解读想当然地泛化为大众的解读。解读性总体上可分为直接的和含蓄的两大类型。然而不论哪种类型,相对于所定位的受众来说,都应是能够被理解,被解读的。

(1)直接的可解读性

同构的直接可解读性表现为:简单明了、鲜明突出地传达设计意图,容易被观者所认知,适合绝大多数受众。例如,公共男女厕所指示图形的设计就要考虑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结构、不同地域风俗人群的共同特点,具有同构的直接可解读性。

(2)含蓄的可解读性

顾名思义,此种同构性设计思维作品的可解读性较直接的可解读性,要来得间接和隐晦。根据不同的产品,不同的消费对象,不同的文化层面,对艺术设计的可解读性有着不同的要求。一般说来,那些文化寓意比较深厚类型的作品,其可解读性的直接性就会相应降低。反之,那些商品广告标识类的设计,其可解读性就直接、就强。

2.同构的独特性

同构性思维表现出的设计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往往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同构并不是现成的、一目了然地摆放在那儿,它需要人为的感悟和挖掘,因此它具有典型性、单向性或唯一性。当然,也存在着约定俗成的同构形式,这样的同构比较常见,不太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解读性强,所以也有较多的运用。对于设计师来说,在使用约定俗成的同构形式时,要善于找到常见同构关系新颖的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善于发掘新颖别致的同构关系,独辟蹊径,打开不同事物之间奇特的联系通道,获得新的同构,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3.同构的系列性

随着商业贸易的高速发展,同类型商品的花色品种日见增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单品生产销售逐步被系列化商品所取代,由此强力推动了系列化艺术设计的发展。“系列表现”与“同构关系”本身存在着不解之缘。因此,系列化艺术设计大都通过同构的形式加以实现,既符合了艺术设计的规律,又符合了商业促销的要求,使人们的设计思路转向研究信息传播与视觉接受的关系上。系列化艺术设计体现出群体的规范化风貌。广告、商标产品等设计一旦使用一种共性特征来统一设计,便形成一种系列化的视觉感受,从广义角度来讲,实际上就是设计概念的同构。这种同构,使得富含品牌特征的信息传播与视觉接受达到前所未有的效果程度。

同构设计思维强调独创性,通过创意联想,对于来自生活中的特定元素加以创造性的改造,关键在于形与意之间的连接和相互转化,同时重视创意上的艺术性和受众的反馈。在进行同构设计时,要注意视觉形象的典型性和审美价值,要有意识地引导人们从视觉形象上升到心理感受引起对物体本质属性的共鸣,使之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同构性设计思维体现艺术美学的整体感概念,追求哲理性创意理念,合理解决物与物、形与形、意与意之间的对立、矛盾关系,使之协调、统一在一个特定的空间,表达各自的信息内涵。

(三)同构性设计思维的训练项目

1.同构性设计思维随机训练

同构性设计思维随机训练包括:①以某一形状为基本思维点,采用同构思维方式展开对该形状的创作联想,寻找相同或相似形之间的共同点,30分钟内完成10~30个。②以某一概念为基本思维点,采用同构思维方式展开对该概念的构思,寻找5~10个能直接表达该概念意义的视觉元素,例如,图形、文字、色彩等。③选择2~3个不同的同构性思维途径,作创意设计各3个。

2.主题设计训练

主题设计训练要求:①以某一权威性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包装/服装/室内设计/工业造型等大赛)主题为基本思维点,采用同构性设计思维方式展开对设计主题的联想,要求尽量保持思维的通畅性和连续性,完成10个以上同构设计联想,并将同构设计思维的过程记录下来。②对同构思维过程进行整理和思考,从以上10个同构设计联想中选出三个做深入的探究和设计草图的描绘。经比较选择,确定最终的创造性设计选题或灵感。③对选定的设计灵感做进一步的扩展、深化和完善,形成初步设计方案。④针对设计方案进行深入优化的设计,并进行彩色效果图完稿的表现(根据实际设计类型的要求,设计稿可以3~5张系列的形式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