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类管理类联考·海滨逻辑:求异法及可靠结论

经济类管理类联考·海滨逻辑:求异法及可靠结论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这种方法是在相同之中寻找不同点,所以是“同中求异”,称为“求异法”。这个结论就是用求异法得出的。求异法是去同求异。运用求异法进行比较的两个场合一定是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情况都相同。这种条件在通常情况下是少见的,因而求异法常和实验直接联系。这个思维过程就使用了求异法。因此,求异法在科研中常常被采用,而且可以取得可靠的结论。

经济类管理类联考·海滨逻辑:求异法及可靠结论

求异法的内容是:比较某现象出现的场合和不出现的场合,如果这两个场合除了一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情况都相同,那么这个不同点就是这个现象的原因。因这种方法是在相同之中寻找不同点,所以是“同中求异”,称为“求异法”。

例如,在一百多年前,一艘远洋帆船载着五个中国人和几个外国人由中国开往欧洲。途中,除五个中国人外,全病得奄奄一息。经诊断,都患有坏血病。同乘一只船,同样是人,一样是风餐露宿,受苦挨饿,漂洋过海,为什么中国人和外国人却判若异类呢?原来这五个中国人都有喝茶的嗜好,而外国人却没有。于是得出结论:喝茶是这五位中国人不得坏血病的原因。这个结论就是用求异法得出的。

求异法是去同求异。运用求异法进行比较的两个场合一定是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情况都相同。这种条件在通常情况下是少见的,因而求异法常和实验直接联系。

例如,秋末冬初街道两旁的响杨开始落叶。可是高压水银灯下面的却迟迟不落,即使是同一棵树也有这样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人们很快就会想到这与高压水银灯照射有关。这个思维过程就使用了求异法。当然,在实际生活中只有一个不同情况的场合是不多的,但在科学实验中却可以做到。因此,求异法在科研中常常被采用,而且可以取得可靠的结论。(www.xing528.com)

运用求异法应注意以下两点:

(1)运用求异法,必须注意排除“一点不同”之外的其他一切差异因素。如果相比较的两个场合还有其他差异因素未被发觉,结论就很可能出现误差。注意,这里所指一切因素是将影响结果的关键因素,而那些非关键因素是否相同则无关紧要。例如,想测试一种新感冒药的药效如何,就对两个人进行了一个对照实验,这时只要求二者在影响疗效方面的因素基本相同即可,如体质的强弱、感冒的严重程度等,而对于身高、长相、单眼皮还是双眼皮等,这些无关因素没有必要要求一致。

(2)运用求异法,还应注意两个场合唯一不同的情况是被考察现象的全部原因还是部分原因,即到底是“多因一果”还是“一因一果”的情况。在现实中,“一因一果”的情况非常少见,所以实验比较出来的因果关系基本上都是“多因一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