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类管理类联考·海滨逻辑反例对统计调查不构成削弱

经济类管理类联考·海滨逻辑反例对统计调查不构成削弱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本身其祖父是否就是吸烟而没有受到危害的“反例”未知,故A和C选项错误。还有一个层面的错误是“常年吸烟可能有害健康”应是一个统计调查的结论,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吸烟者,因此,反例对统计调查本身是不构成任何削弱的。所以,即使其祖父确实是一个反例,也并不削弱张先生的论断。

经济类管理类联考·海滨逻辑反例对统计调查不构成削弱

例4-29 (2001-1-35)自从20世纪中叶化学工业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个产业以来,人们一直担心,它所造成的污染将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但统计数据表明,这半个世纪以来,化学工业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人均寿命增长率,大大高于化学工业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因此,人们关于化学工业危害人类健康的担心是多余的。

以下哪项是上述论证必须假设的?

A.20世纪中叶,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寿命,低于发达国家

B.如果出现发达的化学工业,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寿命增长率会因此更低

C.如果不出现发达的化学工业,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增长率不会因此更高

D.化学工业带来的污染与它带给人类的巨大效益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E.发达国家在治理化学工业污染方面投入巨大,效果明显

解析 此题为假设题型。论证推理主线:化学工业发达的国家寿命增长率高于不发达的→化学工业无害健康。此题干推理过程中使用了一个左右对照实验,即拿化学工业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进行了左右对照,发现化学工业发达的寿命增长率高,因此得出化学工业无害健康的结论。左右对照实验成立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二者在其他关键方面基本相同,即“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在影响寿命的其他重要因素方面基本相同”,如果选项中有这样的选项,则是必需的假设,而本题中却没有。

所以利用了前后对照方式,即选择一个参照对象,在前后有化学工业因素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对照,看结果是否有差异。而C选项正确,用化学工业发达国家做了一个前后对照,即“不出现发达的化学工业,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增长率不会因此更高”。如果更高了,则“有化学工业的时候寿命低,无化学工业的时候寿命高”,说明化学工业是有害的,因此,不能更高,所以C选项是必需的假设。而B选项用化学工业不发达国家做了一个前后对照,结果发现有化学工业后寿命变低,这说明化学工业有害,故B选项起到削弱作用。

【正确答案为C】

例4-30 (2009-10-26)张先生:常年吸烟可能有害健康。(www.xing528.com)

李女士:你的结论反映了公众的一种误解。我的祖父活了96岁,但他从年轻时就一直吸烟。

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指出了李女士的反驳中存在的漏洞

A.试图依靠一个反例推翻一个一般性结论

B.试图诉诸个例在不相关的现象之间建立因果联系

C.试图运用一个反例反驳一个可能性结论

D.不当地依据个人经验挑战流行见解

E.忽视了这种可能:她的祖父如果不长年吸烟可以更为长寿

解析 此题为评论题型。论证推理主线:吸烟活到96岁→吸烟无害E选项则使用了一个前后对照实验,即如果不吸烟寿命会更长,说明吸烟是有害的,因此会削弱推理,故E选项指出了推理中的缺陷。

此题A和C选项属于超难选项,目前笔者没有看到过有解析正确的图书。其错误根源在于“其祖父是否为反例根本未知”,因为其祖父虽然活到96岁,但仍然受到吸烟的危害,如果不吸烟寿命会更长。所以,本身其祖父是否就是吸烟而没有受到危害的“反例”未知,故A和C选项错误。还有一个层面的错误是“常年吸烟可能有害健康”应是一个统计调查的结论,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吸烟者,因此,反例对统计调查本身是不构成任何削弱的。所以,即使其祖父确实是一个反例,也并不削弱张先生的论断(有关知识点请回顾第3章削弱题型中的反例削弱)。

【正确答案为E】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