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城市公共艺术:领导者与工农兵形象的公共性

上海城市公共艺术:领导者与工农兵形象的公共性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这种文艺观念在“文革”中的继续发展,毛泽东文艺观中“为工农兵服务”的观点被推展到了极致,并更多地被阐释为文艺应当直接表现工农兵的斗争、表现工农兵的形象,工农兵要成为文化与文艺主人的思想,变成了工农兵直接占领文化舞台的主张。所以说,同当时其他美术形式一样,领袖形象、工农兵群众形象以及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人物成了上海在“文革”时期建造的城市公共艺术所一致表现和塑造的公共性题材。

上海城市公共艺术:领导者与工农兵形象的公共性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袖,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立下了丰功伟绩,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和敬仰,毛泽东也因此成为中国革命的化身,占有一种近乎神圣的地位。但是,这种对毛泽东的敬仰在1960年以前基本上是自然产生和发展的,还没有刻意发展到个人崇拜的地步。到了“文革”时期,随着毛泽东个人在党内的绝对领导地位的日益加强,又因为林彪江青等人的刻意追捧和抬高,解放前在解放区人民中兴起的歌颂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的“红太阳”思潮终于在“文革”当中发展成为一种狂热的革命仪式,导致领袖形象成为“文革文艺”表现和刻画的主题,从而引起了一场“圣像”美术运动

另一方面,“文革艺术”作为“毛泽东时代艺术”的一个发展阶段,其核心的文艺观念仍然延续了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观点,这一观点既是对文艺功能的一种定位,也代表了一种文艺评价标准,它从题材角度决定了在艺术创作中必须要反映工农兵生活、塑造工农兵形象的宗旨。随着这种文艺观念在“文革”中的继续发展,毛泽东文艺观中“为工农兵服务”的观点被推展到了极致,并更多地被阐释为文艺应当直接表现工农兵的斗争、表现工农兵的形象,工农兵要成为文化与文艺主人的思想,变成了工农兵直接占领文化舞台的主张。(www.xing528.com)

正是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和艺术创作语境当中,上海的城市公共艺术在表现题材方面符合了当时艺术创作的大趋势。无论是为毛泽东塑像,还是《草原英雄小姐妹》《欧阳海》《为人民服务》《儿童团员》等城市雕塑的建造,都强调文艺必须顺应政治斗争形势、反映工农兵的革命斗争生活、歌颂作为革命领袖的毛泽东的光辉形象以及塑造工农兵中的革命英雄形象这样一种艺术主旨。所以说,同当时其他美术形式一样,领袖形象、工农兵群众形象以及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人物成了上海在“文革”时期建造的城市公共艺术所一致表现和塑造的公共性题材。这种题材不仅在群众当中具有相当高的熟识度,而且还在艺术中具有相当普遍性或公共性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