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土地改革工作的领导方案|孟村回族自治县发展史

加强土地改革工作的领导方案|孟村回族自治县发展史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再次,除县区干部外,抽调一批农村干部或积极分子,组成近千人土改工作队。会后召开全县土改工作队员大会,县委书记周化南传达中共靖远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意见,经过培训,使全体与会人员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政策,统一了思想。会后,靖远县土地改革运动陆续展开。10月,中共涨沙、流潭和堤东区根据《中国土地法大纲》进行土地复查,纠正“左”的倾向,解决遗留问题。

加强土地改革工作的领导方案|孟村回族自治县发展史

1946年7月,中共靖远县委对全县土改运动作具体部署。首先明确时间要求,8月份搞试点,9月份全面展开,春节前把土地分到贫农手中。其次,县委和10个区委分别确定土改基点村。会后立即开展,先行一步。再次,除县区干部外,抽调一批农村干部或积极分子,组成近千人土改工作队。会后召开全县土改工作队员大会,县委书记周化南传达中共靖远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意见,经过培训,使全体与会人员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政策,统一了思想。会后,靖远县土地改革运动陆续展开。

1946年8月,由县委副书记李穷和流潭区委书记王竹生带队驻村进八区辖下的曾庄村,二区、九区由区委书记带队进入试点村。大姚庄(今东西姚庄)为县委的试点村,上百名土改工作队队员驻村后,边学习、边练兵、边培训。土改运动分5个步骤。一是宣传发动群众阶段。工作队进村后,依靠在反奸诉苦中组织起来的村农会,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五四”指示,宣传土地改革的重大意义、方针政策。工作队员分头深入群众,访贫问苦,扎根串连,向群众算地主剥削账,进行“谁养活谁”的教育。二是组织阶级队伍阶段。发展农会会员,采取个人报名,农会批准,张贴光荣榜的方法,先发展贫农,后发展中农,发展一批公布一批。最后,召开全村村民大会,公布会员名单;由工作队提名,会员表决,选举廉云忠担任农会主任。同时,调整和健全青年、妇女民兵等群众组织,在土改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三是划阶级定成分阶段。采取农会审议提名和征求群众意见相结合的方法,三榜定案,其标准是:占有大量土地,专靠剥削为生的定为地主;占有较多土地,自己参加劳动,不剥削别人,不出卖劳动力的定为中农;占有少量土地,自己劳动,同时又出卖一部分劳动力的定为贫农;自己不占有土地,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定为雇农,靠租种地主土地为生的定为佃农。对富农和地主单独造册登记。全村产生两本大账,一本农会会员名册,另一本就是地主富农名册。四是开展说理斗争。首先召开全村斗争大会,受剥削受压迫的农民争先恐后上台控诉,历数地主阶级的罪状,清算地主阶级的剥削账。经过轮番说理斗争,大长广大农民群众志气,大灭地主阶级威风。五是分配斗争果实。通过这次运动,在村农会主持下,通过村民大会讨论,做合理分配。当时的口号是:“先记穷人筐子满”,所以佃农和雇农获得较多的土地,相比之下,贫农获得较少的土地。

运动中,苦大仇深的贫雇农共揭露、斗争恶霸地主、汉奸、放高利贷者数十人。仅大堤东一村就减退租粮1400多斤,非法拨工账折合粮食9.56万斤,没收粮食4.6万余斤、土地103亩,迫使地主、恶霸低头认罪。运动后期,贫雇农分得部分斗争果实。8月底,塔上、张官店、李店子、堤东、涨沙、孟村等村庄相继铺开。中共涨沙、流潭和堤东区委配合县委派出工作队,通过访贫问苦、调查研究,培训党员、农会干部和积极分子,制定了土改步骤和方法。口号是“一切权力归农会”。11月,孟村镇回民协会组织会员和贫雇农400多人召开土地清理仲裁大会。会上,地主、富农慑于人民群众组织起来的力量,向农会申报献田。会后,共清算出不合理土地250亩、房40余间。(www.xing528.com)

1947年4月,赵河联防区在县回民协会帮助下,收回土地2600亩,至6月中旬,涨沙、流潭、堤东三个区共没收地主、富农土地12636亩、房1767间、牲畜52头、农具747件(套)、粮食13万多斤,全部分给贫雇农。10月,中共涨沙、流潭和堤东区根据《中国土地法大纲》进行土地复查,纠正“左”的倾向,解决遗留问题。对错划漏划的地主、富农重新审定阶级成分,没收较多的土地,并退还侵犯中农的财物。同时,给地主、富农以生活出路。次年,确定地权,发放土地、房产所有证。经过土改,涨沙等3个区的贫雇农分得土地14865亩,人均耕地3亩。地主土地占有量较土改前下降64%,人均2.44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