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平圣惠方编纂及成书时间揭晓

太平圣惠方编纂及成书时间揭晓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推论仅能到此为止,据上述史料,我们尚无法断定《圣惠方》从开始编纂到刊印面世共用去十四年时间。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对此事另有一种记录:《太平圣惠方》一百卷太平兴国七年,诏医官使尚药奉御王怀隐等编集。《圣惠方》的成书时间,众书无异辞,均作淳化三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当与《普救方》的编纂存在关系。

太平圣惠方编纂及成书时间揭晓

关于《圣惠方》成书的起讫时间,学界普遍认为始撰于太平兴国三年(978),颁行于淳化三年(992)五月己亥,耗时达十四年之久[24]。若仔细推敲,会发现其中存在着很大的疑点。该观点主要证据是《玉海》卷六三《艺文·艺术》“太平圣惠方”条:

太宗留意医术,自潜邸得妙方千余首。太平兴国三年(978),诏医官院献经验方合万余首,集为《太平圣惠方》百卷,凡千六百七十门,万六千八百三十四首,并序论、总目录。每部以隋巢元方《病源候论》冠其首,凡诸论证品药功效悉载之。目录一卷。御制序。淳化三年(992)二月癸未,赐宰相李昉,参政黄中、沆,枢臣仲舒、准。内出五部赐。五月己亥颁天下,诸州置医博士掌之。《书目》:首卷兴国中王怀隐等承诏撰。庆历四年正月,赐德顺军。[25]

王氏既未提到《圣惠方》的成书时间,也不曾明确指出此书刊印于淳化三年(992),只是说当年二月癸未,先赐李昉等五位大臣每人一部,从数量来判断,这五部书应系印本。但是,推论仅能到此为止,据上述史料,我们尚无法断定《圣惠方》从开始编纂到刊印面世共用去十四年时间。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以下简称《解题》)对此事另有一种记录:

《太平圣惠方》一百卷太平兴国七年(982),诏医官使尚药奉御王怀隐等编集。御制序文。淳化三年(992)书成。[26]

今本《解题》系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因别无佐证,故究竟“七”字是原本如此,还是为“三”字之讹,现已不得而知。若非抄胥之误,依陈氏之说,则《圣惠方》从编纂到定稿,抑或从编纂到刊印共用去十年。不过,无论属于哪种情况,十年的时间都未免太长。这里我们不妨来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表1

③参见《玉海(二)》卷五四《艺文·类书》“太平兴国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条,第1030页。
④参见《玉海(二)》卷五四《艺文·类书》“太平兴国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条,第1031页。
⑤ 《玉海(二)》,第1196页。
⑥ 《玉海(二)》,第1196页。
⑦参见《玉海(二)》卷六三《艺文·艺术》“雍熙神医普救方”条,第1196页。按,“救”原误作“效”,今改。
⑧ 《玉海(二)》,第1196页。
⑨参见《宋会要辑稿(五)·崇儒五》“编纂书籍”之“文苑英华”条,第2835页。
⑩ 《玉海(二)》,第1196页。(www.xing528.com)

上表所列四部书籍,卷帙均远超《圣惠方》,编纂花费的时间却都少于十年,甚至有仅用一年即告成功者,更何况宋太宗尚为晋王时,就已经派人收集以后被用于编纂《圣惠方》的数据了,按常理论,在有一定程度的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该书的成书时间本应进一步缩短,然而耗去的时间却长达十年甚或十四年,这实在是令人费解。那么,我们对《圣惠方》的成书年代是否还能给出一个大致范围呢? 虽然文献有阙,线索却绝非一无所有。《长编》卷三三“淳化三年(992)五月己亥”条云:

上复命医官集《太平圣惠方》一百卷,己亥,以印本颁天下,每州择明艺术者一人补医博士,令掌之,听吏民传写。[27]

这条史料对于何时开始编纂《圣惠方》未做任何交代,不过其开首“上复命”三字却显得有点突兀。据《玉海》卷六三《艺文·艺术》“雍熙神医普救方”条,可知太平兴国六年(981)十月丙戌,太宗下诏,命“贾黄中等于崇文院编录医书”[28],此即编纂《普救方》之始。《长编》卷二二“太平兴国六年(981)十月丙戌”条对此事亦有记载:

命驾部员外郎、知制诰贾黄中与诸医工杂取历代医方,同加研校,每一科毕,即以进御,仍令中黄门一人专掌其事。[29]

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上引《长编》的两条史料连缀起来,然后结合《解题》的记载来思考,就发现“上复命”三字并非毫无着落。易言之,只有《普救方》的正式编纂工作先于《圣惠方》启动,史家才会用“复”字来形容太宗下达给王怀隐等医官的诏令。那么《玉海》所谓“太平兴国三年(978),诏医官院献经验方合万余首,集为《太平圣惠方》百卷”[30]者,对此正确的理解就应是,太宗于该年命医官院征集具有疗效的药方,而非下诏开始编纂方书,二者内涵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圣惠方》的成书时间,众书无异辞,均作淳化三年(992)。当然,严格地讲,这只是该书刊行颁布天下的年份,而纂成进览必定还要早一些,很有可能是在此之前几年。总之,编纂刊行《圣惠方》耗费了大约十年,可谓相当漫长。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当与《普救方》的编纂存在关系。由于参与纂修的医官人手有限,且后者卷帙浩繁,因此很难做到两书并举兼顾,故先集中力量编定前者应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