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洋军阀史:情与仇,让你停不下来!

北洋军阀史:情与仇,让你停不下来!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吴氏之后崛起的孙传芳,也是在前面厮杀的骁将,能够当上东南霸主,也是因为以武力驱逐了奉系的大将姜登选、杨宇霆。总而言之,没有两把刷子,是很难在直系中上位的。在袁世凯执政晚期,北洋将领集体反对袁世凯,冯国璋、李纯、王占元就组成了号称“长江三督”的小团体。等到直系兵败,吴佩孚虽然东山再起,但直系内部的小团体之多、之杂一时已经难以计算。

北洋军阀史:情与仇,让你停不下来!

“北洋三杰”的三个人性格都很鲜明:王士珍是黄老之术集大成者,神龙见首不见尾,凡事都给自己留有余地,不得罪人,所以没有形成什么派系,除了张勋复辟的时候拿老爷子不当回事,北洋各系的将领均对他礼让三分;段祺瑞是北洋系中的“重将”,性格比较张扬、出去闹事一般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个,平时严于律己,是个在外镇得住场、在内挑得起头的人物,所以他的皖系也是这样,袁世凯死后皖系崛起,闹闹哄哄的,结果直皖战争一场仗就给打消停了;冯国璋是好孩子,当清朝的官时就帮清朝打仗,当袁世凯的官就帮着老上司打仗,学习成绩出色,打仗按部就班,好孩子也有点儿蔫坏,有人冲在前头他也敢跟在后头起哄,不过所谓“狗急了也跳墙”,好孩子冯国璋急了也不好惹。

直系军阀就像冯国璋一样,和皖系军阀声势浩大不同,直系军阀都很低调。袁世凯去世以后,冯国璋、曹锟、李纯、王占元、陈光远这些人其实都跟在段祺瑞屁股后面摇旗呐喊,哪怕碰到不如意的时候,也是蔫蔫地抵抗,动辄吹胡子瞪眼,不是他们的风格。直系军阀的行事是踏实,做什么事情都按部就班,而且有着极强的等级观念,上级再不济也是上级,所以吴佩孚对曹锟贿选虽然颇多微词,但是等到直奉联手进攻西北军的时候,他还是让鹿钟麟先把曹锟放了再谈条件。

纵观直系一派,其实和冯国璋都有点儿类似。曹锟当权的时候,其实真正主导直系的是虎踞洛阳的吴佩孚。吴佩孚学习成绩也很出色,清末的时候考中过秀才,能够迅速崛起,也是靠对南作战一场仗一场仗打出来的。后来孤军北上、连破皖奉,从而成为一方豪强。吴氏之后崛起的孙传芳,也是在前面厮杀的骁将,能够当上东南霸主,也是因为以武力驱逐了奉系的大将姜登选、杨宇霆。总而言之,没有两把刷子,是很难在直系中上位的。

直系成形的时间并不晚,大概在皖系逐渐初具规模的时候,直系也已经有了雏形。在袁世凯执政晚期,北洋将领集体反对袁世凯,冯国璋、李纯、王占元就组成了号称“长江三督”的小团体。“长江三督”经过三次更迭,在冯国璋北上以后,由李纯、王占元、陈光远构成了新“长江三督”,再后来李纯暴毙,齐燮元、王占元、陈光远的组合只是昙花一现。湘军援鄂事发,吴佩孚坐视王占元兵败,入主湖北的萧耀南是吴佩孚的手下,“长江三督”早已经名存实亡。

毋庸置疑的是,早期的直系军阀是在“长江三督”和曹锟为基础上形成的,真正逐渐到达顶峰,便是冯国璋去职之后,“长江三督”与曹氏联手,公推曹锟成为直系盟主。当时的直系北拥京畿机要之地,南辖江南富庶之乡,那真是要枪有枪、要饷有饷,更关键的是,曹锟手底下还有个一等一的打手:吴佩孚。与当时日暮途穷的皖系和仍然在成长期的奉系相比,直系可以说是满手好牌、最佳配置。(www.xing528.com)

概括来说,直系的优点就是:抱团儿、实干、很能打。所以自袁世凯病逝到张作霖皇姑屯遇难,整个北洋军阀时代,都始终活跃着直系将领的身影,自早期的冯国璋到晚期的孙传芳。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直系战败,看起来是兵败如山倒,其实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孙传芳驱逐奉系称霸东南,吴佩孚也很快自查家墩再起。直系因此而可以成为打不死的“小强”,也因此从强盛走向衰败,纵然是北洋系中的实力派,也有其自身致命的缺陷。

最早的“长江三督”其实就是个小团体。早在皖系当国的时候,他们也只是掀起点儿小风浪,到曹锟执掌直系,看起来强大的直系军阀,其实内部的小团体就更多。除了“长江三督”,吴佩孚形成了“洛阳派”,王承斌主导着“天津派”,算上曹锟自身的“保定派”,根本已经是貌合神离。等到直系兵败,吴佩孚虽然东山再起,但直系内部的小团体之多、之杂一时已经难以计算。

所以,直系虽然一直很强大,却从未真正像皖系那样主宰民国的政局。冯国璋一开始跟着段祺瑞反袁,后来黎元洪下台跑去北京当了两天总统,结果把直系的头把交椅都给丢了。曹锟也是跟在段祺瑞屁股后面,后来在直皖战争、直奉战争中打垮了段祺瑞和张作霖,也想效仿冯国璋当回总统,结果不仅丢掉了直系的头把交椅,还差点儿把命搭进去。直系更像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开始是陪着袁世凯,后来是陪着段祺瑞,再后来又是陪着张作霖,多少有点儿“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意味,或许,这就是好孩子的命运:考试门门一百分,却未必能当上班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