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煤炭资源赋存规律及煤层对比结果

宁夏煤炭资源赋存规律及煤层对比结果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矿区或井田范围内的煤层对比中,前人总结和利用了许多典型标志层,如分布于太原组的生物灰岩、纯净的石英砂岩等,山西组的含长石石英砂岩等。利用煤层层位、厚度及结构等自身变化特征进行煤层对比是较可靠、易行的方法。表2-3-5宁夏晚古生代煤田太原组、山西组各矿区煤层对比结果表注:表中“未”表示未见煤层,数字表示煤层编号。

宁夏煤炭资源赋存规律及煤层对比结果

(一)煤层对比方法

1.标志层对比

利用标志层对比煤层,不需要大量的室内工作和专门的仪器设备,所以在煤炭地质勘查中得到了最普遍的应用。标志层是指那些具有肉眼易于辨别的特征且稳定而又广泛分布的岩层。在矿区或井田范围内的煤层对比中,前人总结和利用了许多典型标志层,如分布于太原组的生物灰岩、纯净的石英砂岩等,山西组的含长石石英砂岩等。由于岩性标志层大都随着沉积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生物灰岩在区域上常相变为泥岩、砂质泥岩,粗粒砂岩可相变为细砂岩等,故这些标志层一般在矿区内部对比效果较好,少数可推广到全区。

2.含煤段、煤组间距及煤岩层组合特征对比

各成因地层单位或含煤段在垂向上的沉积演化过程反映在充填层序具有旋回性特征,每一个充填层序的上部或顶部往往发育厚度较大的煤层,其下形成一层或多层薄煤层或煤线,它们和主要煤层所形成的这种组合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比较稳定,利用煤层组合关系,可以对主要可采煤层进行对比。

在所有见煤钻孔中,除个别因河道冲刷外,大部分钻孔地层层序正常,各可采煤层的间距虽然因沉积环境的差异而有一定变化,但大部分为渐变关系,有一定规律可循。因此,可以利用煤层层间距进行煤层对比。

煤层厚度及结构受沉积环境控制,在相邻钻孔中应有相似性,且变化有规律。利用煤层层位、厚度及结构等自身变化特征进行煤层对比是较可靠、易行的方法。

3.古生物化石对比

古生物对比法是利用古生物化石的种类、数量重要生态、组合关系、保存的完整程度、矿化特征及生物活动遗迹等方面的特征,进行煤层对比。含煤地层中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丰富,分布及组合有一定规律。不同层位古生物化石的种属组合、富集程度、保存状况等特征各有不同,因此,古生物化石对比在含煤地层对比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4.煤质、煤层物性特征对比

不同地点同一煤层的显微煤岩组分特征通常相似,从煤质研究中获得的数据中,找出某些具有特征的指标,可以作为煤层对比的辅助标志。地球物理勘探可以很好地追踪煤层在地下深处的位置,特别是三维地震勘探追踪煤层效果很好,利用测井曲线(自然伽马、人工伽马)的峰值和曲线形态对某些重要煤层的对比起着重要作用。

(二)煤层对比结果(www.xing528.com)

1.晚古生代煤田煤层对比结果

由上所述,本区煤层对比依据是多方面、多层次因素的综合。据此,将区内煤岩按照先矿区、后煤田、再逐步扩大到全区,并在同一煤田内按照先煤组、后主煤层、再要煤层逐级对比的方法系统地进行了各矿区间的煤层对比。从煤层对比情况看,太原组下段一1和一5煤层对比可靠,山西组下段一1和一2煤层对比可靠,其他煤层次之,对比结果见表2-3-5。

表2-3-5 宁夏晚古生代煤田太原组、山西组各矿区煤层对比结果表

注:表中“未”表示未见煤层,数字表示煤层编号。

2.中生代延安组煤层对比结果

区内延安组煤层对比是根据上述所列各标志层,在正确划分与对比各岩段的基础上,首先在各矿区内部按照先煤组、后主煤层的次序,将各段内煤层进行逐一对比,然后再由勘探研究程度较高的矿区向其他矿区逐步扩展。从单煤层对比情况看,按对比可靠程度分3类:对比可靠的煤层自下而上有一3、二1、二2、三1、四2、五2煤层;对比较可靠的有一1、一2、四1、四3、五2煤层;对比不可靠的有三2和五1煤层。为了使用方便,将各矿区的煤层进行统一编号,其对应关系见表2-3-6。

表2-3-6 宁夏东部地区延安组煤层对比结果表

注:表中“未”表示未见煤层,数字表示煤层编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