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及煤炭资源赋存规律

宁夏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及煤炭资源赋存规律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夏在区域上以青铜峡—固原一线为界,两侧重磁场特征迥然不同。航磁正、负异常呈小圆环在该构造带内相间分布,幅度和范围均较小。马家滩和吴忠西北部地区表现为强烈的环形异常,为岩浆岩体的反映。根据重磁综合特征,自东向西、向南,明显分为3个区域,即鄂尔多斯地块西缘坳陷区、贺兰山隆起与银川盆地断陷对应区、宁南隆起与断陷相间的盆山区。

宁夏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及煤炭资源赋存规律

宁夏在区域上以青铜峡—固原一线为界,两侧重磁场特征迥然不同。东侧的重磁场显示了鄂尔多斯西缘坳陷带的构造轮廓和结晶基底起伏;西侧的重力场则反映了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的构造形变和岩浆岩侵位特征。

(一)重力异常

在布格重力异常中,大致在中宁—惠安堡与吴忠—李1井之间,表现为与主体异常展布方向不同的东西向异常带。其北部异常为北北东向展布,正、负异常相间排列;而南部异常呈北北西向,异常幅度较北部地区小,异常梯度较大。两者之间的过渡区即为中区。中区构造带向东延伸可达吴堡一带,向西延伸过中卫后出盆地。其内部重力异常方向变化较大:西端以北西向为主,显然是受该带北部的银川地堑向西突出的弧形异常带和南部向西突出的南北向构造带的共同影响所致;东端以北北西向和北东向为主,为甜水堡东部和鄂托克旗西部南北向异常带之间过渡地区的显示。

(二)航磁异常

在航磁图中,中区的北界断裂表现为北东向与南北向异常的平缓过渡带。该带沿吴忠—李1井一线展布,穿过吴忠西北和马家滩局部环形异常,向东可延伸到盐池北、昂苏庙南部。航磁正、负异常呈小圆环在该构造带内相间分布,幅度和范围均较小。在中宁—惠安堡一带以北,航磁异常呈北西西向展布,以南转为北北西向。马家滩和吴忠西北部地区表现为强烈的环形异常,为岩浆岩体的反映。前者已在井下见到辉绿岩脉侵入地层中。二者在平面相互错开的分布,表明其间可能为青铜峡—吴忠断裂活动的反映。

根据重磁综合特征,自东向西、向南,明显分为3个区域,即鄂尔多斯地块西缘坳陷区、贺兰山隆起与银川盆地断陷对应区、宁南隆起与断陷相间的盆山区。

1.鄂尔多斯地块西缘坳陷区(www.xing528.com)

本区重力场特征总体呈近南北向展布,显示有陶乐—横山堡重力高带、青龙山—云雾山重力高带和天环向斜重力低带。磁异常从北向南分布有铁克苏庙、青铜峡、马家滩、陕甘宁盆地正磁异常和大水坑负磁异常。

2.贺兰山隆起与银川盆地断陷对应区

贺兰山区表现为明显的重力高,向东银川地堑为明显的重力低,其重力特征形象地刻画了贺兰山断块和银川地堑的对应排列。磁异常在正谊关断裂南北两侧由强度中等、水平梯度大的东西向分布的浅源异常群组成,南部由强度大、变化宽缓的74-11、74-12号异常组成。

3.宁南隆起与断陷相间的盆山区

宁南区重力场的分布总体上呈朝北东凸出、向北西宽散、往南东聚敛的弧形,与本区域三列弧形褶皱带相对应。北部卫宁北山香山地区分布有M-33、宁C-74-7、M-7、M-6-1,南部分布有西华山、南华山—月亮山东麓—六盘山互相近于平行的两条带状磁异常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