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及验收

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及验收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预制构件进场验收是现场施工的第一个环节,对构件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应建立并严格执行质量类管理制度,约束施工现场行为。图14.33典型质量控制流程d.灌浆料的制备与套筒灌浆施工:灌浆施工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规范灌浆作业操作流程,使其熟练掌握灌浆操作要领及其控制要点。流动度测试指标应符合相关要求,检测不合格的灌浆料应重新制备。

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及验收

1)质量控制

(1)构件制作质量控制要点

①原材料质量控制:构件采用的原材料均应进行见证取样,其中灌浆套筒、保温材料、保温板连接件、受力型预埋件的抽样应全过程见证。对由热轧钢筋制成的成型钢筋,当能提供原材料力学性能第三方检验报告时,可仅进行重量偏差检验。对于已入厂但不合格的产品,必须要求厂方单独存放,杜绝投入生产。

②模具质量控制:对模台清理、脱模剂喷涂、模具尺寸等做一般性检查;对模具各部件连接、预留孔洞及埋件的定位固定等做重点检查。

③钢筋及预埋件质量控制:对钢筋的下料、弯折等做一般性检查;对钢筋数量、规格、连接及预埋件、门窗及其他部品部件的尺寸偏差做重点检查。

④构件出厂质量控制:预制构件出厂时,应对所有待出厂构件进行详细检验。构件外观质量不应有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验,驻厂监造人员应将上述过程认真记录并签字备案。预制构件经检查合格后,要及时标记工程名称、构件部位、构件型号及编号、制作日期、合格状态、生产单位等信息。

(2)预制构件进场质量控制要点

预制构件在工厂制作、现场组装,组装时需要较高的精度,同时每个预制构件具有唯一性,一旦某个构件有缺陷,势必会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造成影响。预制构件进场验收是现场施工的第一个环节,对构件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①现场质量验收程序:预制构件进场时,施工单位应先进行检查,合格后再由施工单位会同构件厂、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联合进行进场验收。

预制构件进场时,在构件明显部位必须注明生产单位、构件型号、质量合格标识;预制构件外观不得存有对构件受力性能、安装性能、使用性能有严重影响的缺陷,不得存有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②预制构件相关资料的检查具体有:

a.预制构件合格证。预制构件出厂应带有证明其产品质量的合格证,预制构件进场时由构件生产单位随车人员移交给施工单位。

b.预制构件性能检测报告。梁板类受弯预制构件进场时应进行结构性能检验,检测结果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9.2.2中的相关要求。

c.拉拔强度检验报告。预制构件表面预贴饰面砖、石材等饰面与混凝土的粘接性能应符合设计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d.技术处理方案和处理记录。对出现一般缺陷的构件,应重新验收并检查技术处理方案和处理记录。

③预制构件外观质量的检查:预制构件进场验收时,应由施工单位会同构件厂、监理单位联合进行进场验收。参与联合验收的人员主要包括:施工单位工程、物资、质检、技术人员,构件厂代表,监理工程师。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预制构件外观检查: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且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预制构件进场时外观应完好,其上印有构件型号的标识应清晰完整,型号种类及其数量应与合格证上一致。对于外观有严重缺陷或者标识不清的构件,应立即退场。此项内容应全数检查。

b.预制构件粗糙面检查:粗糙面是采用特殊工具或工艺形成预制构件混凝土凹凸不平或骨料显露的表面,是实现预制构件和后浇筑混凝土的可靠结合重要控制环节。粗糙面应全数检查。

c.预制构件上的预埋件、预留插筋、预留孔洞、预埋管线等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要求。以上内容与后续的现场施工息息相关,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应全数检查。

d.预制板类、墙板类、梁柱类构件外形尺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分别符合国家规范的规定。检查数量:按照进场检验批,同一规格(品种)的构件每次抽检数量不应少于该规格(品种)数量的5%且不少于3件。

e.灌浆孔检查:检查时,可使用细钢丝从上部灌浆孔伸入套筒,如从底部伸出并且从下部灌浆孔可看见细钢丝,即畅通。构件套筒灌浆孔是否畅通,应全数检查。

(3)构件安装质量控制

①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流程:现场各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管理人员数量充足、技能过硬,并且质量管理流程清晰、管理链条闭合。应建立并严格执行质量类管理制度,约束施工现场行为。典型质量控制流程如图14.33所示。

②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要点如下:

a.原材料进场检验:现场施工所需的原材料、部品、构配件,应按规范进行检验。

b.预制构件试安装:装配式结构施工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单元板块进行预制构件的试安装,并根据试安装结果及时调整完善施工方案。

c.测量的精度控制:吊装前需对所有吊装控制线进行认真的复检,构件安装就位后需由项目部质检员会同监理工程师验收构件的安装精度。安装精度经验收签字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www.xing528.com)

图14.33 典型质量控制流程

d.灌浆料的制备与套筒灌浆施工:灌浆施工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规范灌浆作业操作流程,使其熟练掌握灌浆操作要领及其控制要点。对灌浆料应先进行浆料流动性检测,留置试块,然后才可进行灌浆。流动度测试指标应符合相关要求,检测不合格的灌浆料应重新制备。

e.安装精度控制:强化预制构件吊装校核与调整。构件安装后应对安装位置、安装标高、垂直度、累计垂直度进行校核与调整;相邻预制板类构件,应对相邻预制构件平整度、高差、拼缝尺寸进行校核与调整;装饰类构件,应对装饰面的完整性进行校核与调整。

f.结合面平整度控制: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油污、浮灰、粘贴物等,构件剔凿面不得有松动的混凝土碎块和石子。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板面标高,将误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g.后浇节点模板控制: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或连接缝隙用海绵条封堵。与预制墙板连接的现浇短肢剪力墙模板位置、尺寸应准确,固定牢固,防止偏位。宜采用铝合金模板,并使用专用夹具固定,以提高混凝土观感质量。

h.外墙板接缝防水控制:所选用防水密封材料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拼缝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宜采用构造防水与材料防水相结合的方式。

2)验收

(1)施工验收程序

①验收依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的有关规定进行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和质量验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装饰装修机电安装等分部工程,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质量验收。

②验收组织:检验批及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也应参加相关分部工程验收。

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建设单位收到工程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监理、勘察等单位进行单位工程验收。根据装配式施工特点及穿插流水施工需要,应与行业监督部门沟通协调,分段验收。

③验收程序: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按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进行验收;当结构中部分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时,装配式结构部分可作为混凝土结构子分部的分项工程进行验收。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按子分部工程进行验收时,可划分为预制构件模板、钢筋加工、钢筋安装、混凝土浇筑、预制构件、安装与连接等分项工程,各分项工程可根据与生产和施工方式相一致且便于控制质量的原则,按进场批次、工作班、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为若干检验批。

(2)验收结果及处理方式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所含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应合格。

②应有完整的质量控制资料。

③观感质量验收应合格。

④结构实体检验结果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的要求。

当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①经返工、返修或更换构件、部件的,应重新进行验收。

②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检测鉴定达到设计要求的,应予以验收。

③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并确认仍可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可予以验收。

④经返修或加固处理能够满足结构可靠性要求的,可根据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后,应将所有的验收文件存档备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