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装配式建筑质量问题分析及预防措施

装配式建筑质量问题分析及预防措施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重点介绍装配式建筑项目构件运输与存放、安构件装过程中的质量通病、原因及预防措施。③ 吊环设计直径偏小,或外露过长,经反复弯曲受力引起应力集中,局部硬化脆断。(二)构件安装在构件安装环节容易引发的质量通病如下:1.标高控制不严原因分析。④ 灌浆料搅拌完成后保证40 min内将料用完。

装配式建筑质量问题分析及预防措施

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涉及设计、生产和安装各个环节,这些环节之间关联性比较强,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不可割裂与传统的现浇建筑不同,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质量控制有四个主要控制阶段:一是整个项目设计以及构件深化设计的质量控制;二是构件在工厂预制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三是构件运输、装卸、堆放等过程的质量控制;四是构件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构件生产过程中的常见质量通病主要体现在构件混凝土质量、构件钢筋质量、构件预留预埋件质量、构件构造措施、模板质量等几个方面。下面重点介绍装配式建筑项目构件运输与存放、安构件装过程中的质量通病、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构件运输和存放

在运输和存放环节容易引发的质量通病如下:

1.构件吊环断裂

(1)原因分析。

① 使用冷加工过的或含碳量较高的或锈蚀严重的一级钢筋做吊环。

② 吊环的埋深不够,而且采取的措施不当,吊装时受力不均匀被拉断。

③ 吊环设计直径偏小,或外露过长,经反复弯曲受力引起应力集中,局部硬化脆断。

④ 冬季施工气温低受力后脆断。

(2)预防措施。

① 用作吊环的钢筋,必须使用经力学试验合格的I级钢筋且严禁使用经过冷加工后的钢筋做吊环。

② 吊环应按设计规范选取相应直径的I级钢筋,且埋设位置应正确,保证受力均匀,避免承受过大的荷载。

③ 冬季吊装应加保险绳套。

2.构件撞伤、压伤、兜伤

(1)原因分析。

① 细长构件起吊操作不当,发生碰撞冲击将构件损伤。

② 构件在采用捆绑式或兜式吊装、卸车时,保护不力,致使构件的棱角损伤或撞伤。

③ 构件装车堆垛时,间隙未楔紧、绑牢,致使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滑动、串动或碰撞。

④ 支承垫木使用软木,或使用的砖强度不够。

⑤ 构件堆放层数过多、过高,而且支承位置上下不齐,造成下层构件压伤、损坏。

(2)预防措施。

① 构件装车、卸车、堆放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构件,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② 操作要认真、仔细,稳起稳落,避免碰撞,构件之间要相互靠紧,堆垛两侧要撑牢、楔紧或绑紧,尽量避免使用软木或不合格的砖做支垫。

③ 保证运输中不产生滑动、串动或碰撞。汽车司机在运输过程中应控制车速,尽量避免行驶过程中的紧急刹车行为。

3.构件出现裂缝、断裂

(1)原因分析。

① 构件堆放不平稳,或偏心过大而产生裂缝。

② 场地不平、土质松软使构件受力不均匀而产生裂缝。

③ 悬臂梁按简支梁支垫而产生裂缝。

④ 构件装卸车,码放起吊时,吊点位置不当,使构件受力不均受扭;起吊屋架等侧向刚度差的构件,未采取临时加固措施,或采取措施不当;安放时,速度太快或突然刹车,使动量变成冲击荷载,常使构件产生纵向、横向或斜向裂缝。

⑤ 柱子运输堆放搁置,上柱呈悬臂状态,使上柱与牛腿交界处出现较大负弯矩,而该处为变截面,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裂缝出现。

⑥ 构件运输、堆放时,叠合板支承垫木位置不当,支点位置不在一条直线上,悬挑过长,构件受到剧烈的颠簸,或急转弯产生的扭力,使构件产生裂缝。

⑦ 叠合板构件主筋位置上下不清,堆放时倒放或放反。

⑧ 构件搬运和码放时,混凝土强度不够。

(2)预防措施。

① 混凝土预制构件堆放场地应平整、夯实,堆放应平稳,按接近安装支承状态设置垫块,垂直重叠堆放构件时,垫块应上下成一条直线,同时,梁、板、柱的支点方向、位置应标明,避免倒放、错放。

② 运输时,构件之间应设垫木并互相楔紧、绑牢,防止晃动、碰撞、急转弯和急刹车。

③ 薄腹梁、柱、支架等大型构件吊装,应仔细计算确定吊点,对于侧面刚度差的构件要用拉杆脚手架横向加固,并设牵引绳,防止在起吊过程中晃动、颠簸、碰撞,同时吊放要平稳,防止速度太快和急刹车。

④ 柱子堆放时,在上柱适当部位放置柔性支点;或在制作时,通过详细计算,在上柱变截面处增加钢筋,以抵抗负弯矩作用。

⑤ 一般构件搬运、码放时,其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5%。

(二)构件安装

在构件安装环节容易引发的质量通病如下:

1.标高控制不严

(1)原因分析。

① 楼面混凝土浇筑标高未控制。

② 预制墙下垫块设置时标高不准。

(2)预防措施。

① 混凝土浇筑前由放线员做好50 cm标记,混凝土浇筑时严格根据50 cm浇筑,确保混凝土完成面标高。

② 预制墙下垫块顶面标高比楼面设计标高大2 cm,设置垫块时需保证标高。

2.竖向钢筋移位

(1)原因分析。

① 楼面混凝土浇筑前竖向钢筋未限位和固定。

② 楼面混凝土浇筑、振捣使得竖向钢筋偏移。

(2)预防措施。

① 根据构件编号用钢筋定位框进行限位,适当采用撑筋撑住钢筋框,以保证钢筋位置准确。

②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根据插筋平面布置图及现场构件边线或控制线,对预留插筋进行现场预留墙柱构件插筋进行中心位置复核,对中心位置偏差超过10 mm的插筋应根据图纸进行适当的校正。应采用1∶6冷弯校正,不得烘烤。对个别偏差稍大的,应对钢筋根部混凝土进行适当剔凿到有效高度后进行冷弯。

3.灌浆不密实

(1)原因分析。

① 灌浆料配置不合理。

波纹管干燥。

③ 灌浆管道不畅通,嵌缝不密实造成漏浆。

④ 操作人员粗心大意未灌满。

(2)预防措施。

① 严格按照说明书的配合比及放料顺序进行配制,搅拌方法及搅拌时间也应根据说明书进行控制,确保搅拌均匀,搅拌器转动过程中不得将搅拌器提出,防止带入气泡。

② 构件吊装前应仔细检查注浆管、拼缝是否通畅,灌浆前30 min可适当撒少量水对灌浆管进行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③ 使用压力注浆机,一块构件中的灌浆孔应一次连续灌满,并在灌浆料终凝前将灌浆孔表面压实抹平。

④ 灌浆料搅拌完成后保证40 min内将料用完。

⑤ 加强操作人员培训与管理,提高造作人员施工质量意识。

4.未按序吊装

(1)原因分析

① 未按照预制构件平面布置图吊装。

② 吊装前预制构件不全。

(2)预防措施。

① 吊装前现场技术人员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并提供构件平面布置图。

② 对构件及编号的核对,同时确保编号本身无错误

③ 吊装前确保现场所需预制构件齐全。

④ 吊装过程中,现场质检员随时检查。

5.墙根水平缝灌浆漏浆

(1)原因分析。

① 墙根水平缝未清理。

② 嵌缝水泥砂浆配比不对。

③ 水泥砂浆嵌缝时将墙根水平缝堵塞。

(2)预防措施。

① 嵌缝前,应清理干净构件根部垃圾或松散混凝土等。

② 采用1∶3水泥砂浆将上下墙板间水平拼缝、墙板与楼楼地面间缝隙及竖向墙板构件拼缝填塞密实,砂浆塞入深度不宜超过20 mm。

6.拼缝灌浆不密实导致渗水

(1)原因分析。

① 灌浆料配置不合理。

② 构件拼缝干燥。

③ 操作人员粗心大意未灌满。

(2)预防措施。

① 严格按照说明书的配合比及放料顺序进行配制,搅拌方法及搅拌时间也应根据说明书进行,确保搅拌均匀,搅拌器转动过程中不得将搅拌器提出,防止带入气泡。

② 构件吊装前应仔细检查注浆管、拼缝是否通畅,灌浆前30 min可适当撒少量水对构件拼缝进行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③ 单独的拼缝应一次连续灌满,并在灌浆料终凝前将表面压实抹平。

④ 加强操作人员培训与管理,提高造作人员施工质量意识。

7.外墙企口吊模质量差尺寸不精确

(1)原因分析。

① 模板位置不精确。

② 使用木模板吊模,模板变形。

③ 混凝土浇筑、振捣时模板移位。(www.xing528.com)

(2)预防措施。

① 现场放线员按图操作,确保定位线准确。

② 使用铁制模板,杜绝变形。

③ 混凝土浇筑时,现场看护。

④ 加强操作人员培训与管理,提高造作人员施工质量意识。

8.外墙混凝土企口破损、成品保护差

(1)原因分析。

① 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匀

② 企口处混凝土强度不到要求就拆模。

③ 拆模时用力过猛过急。

④ 拆模后混凝土企口未养护。

(2)预防措施。

① 吊模前,模板涂刷脱模剂要均匀。

② 混凝土强度达标后,再进行拆模。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

③ 在拆模完毕后的12 h以内对混凝土企口进行浇水保湿养护。

9.割梁钢筋

(1)原因分析。

① 工人按照一个方向顺次吊装,未考虑顺序问题。

② 未按照预制构件平面布置图吊装。

③ 吊装时,工人为省事割掉梁受力钢筋。

④ 现场质量检查不严。

(2)预防措施。

① 吊装前,现场技术人员根据图纸确定吊装顺序并对工人进行交底。

② 现场管理人员严格要求,禁止割掉梁受力钢筋。

10.构件垂直度偏差大

(1)原因分析。

① 吊装时未进行校正。

② 斜支撑没有固定好。

③ 相邻构件吊装时碰撞到已校正好构件。

(2)预防措施。

① 构件就位后,通过线锤或水平尺对竖向构件垂直度进行校正,转动可调式斜支撑中间钢管进行微调,直至竖向构件确保垂直;用2 m长靠尺、塞尺、对竖向构件间平整度进行校正,确保墙体轴线、墙面平整度满足质量要求。

② 竖向构件就位后应安装斜支撑,每竖向构件用不少于2根斜支撑进行固定,斜支撑安装在竖向构件的同一侧面,斜支撑与楼面的水平夹角不应小于60°。

③ 相邻构件吊装时,尽量避免碰撞到已校正好构件。如造成碰撞,需重新校正。

11.地锚螺栓遗漏、偏位

(1)原因分析。

① 现场放线人员有遗漏。

② 现场电焊工焊接地锚螺栓有遗漏。

③ 预制构件密集处斜支撑冲突。

(2)预防措施。

① 现场施工过程中放线员、焊工注意避免遗漏。

② 预制构件设计时,提前考虑预制构件密集处斜支撑冲突问题。

③ 严禁后补膨胀螺栓替代,防止打穿预埋线管,严格按照转化设计布置图进行预埋。

12.构件方向错误导致的预埋线盒位置错误

(1)原因分析。

① 未按照预制构件图纸吊装。

② 相对称的预制构件编号错误。

(2)预防措施。

① 吊装前,现场技术人员根据图纸确定吊装顺序并对工人进行交底。

② 确保加工厂预制构件编号正确。

13.现浇节点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

(1)原因分析。

① 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模板缝没有堵严。

② 混凝土浇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

③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拆模过早,早期受震动使得混凝土出现裂缝。

(2)预防措施。

① 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

② 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 m时,需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 s。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③ 浇筑完的混凝土应及时养护,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冲击。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等符合规定的要求,严格控制外加剂的使用。

14.节点钢筋绑扎施工质量问题

(1)原因分析。

① 节点部位钢筋未修整。

② 节点部位有杂物。

(2)预防措施。

① 竖向构件节点拼接处外露钢筋表面除锈,将钢筋表面迸溅的水泥浆等清除干净;对连接钢筋疏整扶直;构件节点处与现浇混凝土接触的表面凿毛。

② 节点处构件底部杂物等清理干净。

15.节点混凝土或灌浆料配合比控制问题

(1)原因分析。

① 不同节点部位要求的强度不一样。

② 现场配置时出现错误。

(2)预防措施。

① 根据图纸要求,控制相应节点部位的混凝土或灌浆料配合比。

② 现场质检员随时检查,加强操作人员培训与管理,提高操作人员施工质量意识。

16.叠合层混凝土一次性压光质量问题

(1)原因分析。

① 混凝土浇筑时标高控制不当。

② 混凝土浇筑时振捣效果不好。

③ 现场工人压光技术不合格

(2)预防措施。

① 混凝土浇筑厚度依照高度控制线施工。

② 在振捣时,使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

③ 选择合格、熟练的工人施工。

17.灌浆和吊装工序不正确对灌浆造成扰动问题

(1)原因分析。

① 灌浆在一个流水段吊装、校正完成后才能进行。

② 灌浆前,拼缝内有垃圾。

③ 灌浆前要洒水对拼缝内混凝土面进行湿润。

(2)预防措施。

① 吊装前,现场技术人员根据图纸确定吊装顺序并对工人进行交底。

② 构件吊装后,需将构件拼缝内垃圾或松散混凝土等清理干净再灌浆。

③ 不得一次拌制过多灌浆料,防止时间过长水分走失造成稠度过大,根据吊装进度拌制相应灌浆料。

18.成品保护差

(1)原因分析。

① 灌浆完成后,沿孔壁淌出的灌浆料污染墙面。

② 预制构件阳角受损。

(2)预防措施。

① 灌浆完成后应及时将沿孔壁淌出的灌浆料清理干净,并在灌浆料终凝前将灌浆孔表面压实抹平。

② 楼层内搬运料具时应注意,不得磕碰构件,避免构件棱角破坏。

③ 对楼梯等应在楼梯踏步角部采用废旧多层板等做护角,放置棱角损坏。

④ 现场不得在构件上乱写乱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