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精益集成产品开发的新产品量产成本管理

汽车精益集成产品开发的新产品量产成本管理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项目量产阶段的成本优化控制应贯彻于从项目批量投产到市场投放,直到产品退出的整个生命周期。项目投产以后,随着厂家对生产零件的性能、工艺的认识和了解的深入,每年年初都要根据公司经济计划的产量,计算出下一年度的采购降成本指标给采购部,按照产品目标成本来实施计划,如制定出某车型SP后的每年PP的目标是6%。图11-14 VA/VESheet图11-15 汽车公司车型PTC实施计划国产化工作的成本控制。

汽车精益集成产品开发的新产品量产成本管理

项目量产阶段的成本优化控制应贯彻于从项目批量投产(SP)到市场投放,直到产品退出的整个生命周期。这一阶段产品成本已经形成,长期有效的必要的成本优化控制是公司长期获利的根本保证。成本优化控制主要体现在采购成本优化控制、国产化工作的成本控制以及产品成本优化等方面。

(1)采购成本优化控制。采购业绩(Purchase Performance,PP)是针对于项目投产以后的已国产化零件的采购降成本工作的考核指标。项目投产以后,随着厂家对生产零件的性能、工艺的认识和了解的深入,每年年初都要根据公司经济计划的产量,计算出下一年度的采购降成本指标给采购部,按照产品目标成本(Product Target Cost,PTC)来实施计划(见图11-15),如制定出某车型SP后的每年PP的目标是6%。材料成本控制部门每月对采购部的采购业绩进行跟踪分析,同时预测其完成的能力,向采购部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审核结果,同时将PP报告上交董事会

978-7-111-44633-0-Chapter11-15.jpg

图11-14 VA/VESheet

978-7-111-44633-0-Chapter11-16.jpg

图11-15 汽车公司车型PTC实施计划(www.xing528.com)

(2)国产化工作的成本控制。依据项目前三年的国产化率,材料成本控制部门(负责全散装件(CKD)进口工作)每月对减少CKD进口进行跟踪,测算国产化业绩,形成报告形式提供给国产化工作的各相关部门,尤其是在每年的年中阶段,对国产化业绩进行分析,估计出年底的完成情况。如果偏差很大,并巨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务时,要上报公司经营管理委员会,召开国产化工作解决措施会议,使国产化业绩能够很好地完成。

(3)产品成本优化(Product Cost Optimization,PCO)。如图11-16所示,在满足产品性能、质量、功能、外观和用户期望值的前提下,通过改进产品设计产品结构、产品工艺、零部件的材料、优化产品装备等)进行成本的优化,从而使产品更适合市场的需求。这是对前期开发工作和开发思想的一种修正,是一种再开发的过程。

978-7-111-44633-0-Chapter11-17.jpg

图11-16 PCO控制流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