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韩信突然回归,众将措手不及

韩信突然回归,众将措手不及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王的丞相名叫萧何。以后在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斗争中,汉王对天下的情况了解得很充分,这是一个主要的“信息”来源。汉王刚刚进入巴蜀,对这里的情况还不太熟。两天后,萧何却自己回来面见汉王。众多的将军们听说汉王举行仪式迎接一位大将军,都很高兴,心想,这一定是一位非常出众的人物。当他们看到汉王接待的竟是刚刚逃跑的韩信时,都大吃一惊。

韩信突然回归,众将措手不及

漂母的话,激起了韩信的自尊和奋进。当时,正值秦末农民大起义暴发的时候。有一支起义的队伍,正从淮阴经过。韩信觉得是自己施展才能的时候了。他告别了漂母,参加了这支队伍。这支队伍的首领姓项,叫项梁,是附近下相县(在今江苏省宿迁县附近)的人。是战国时代楚国将领项燕的儿子。项梁看韩信人高马大的,就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当一名侍卫。在一次与秦将章邯的战斗中,项梁战死。项梁的侄子项羽继任为这支队伍的首领。项羽发现韩信不仅是勇猛有力,武艺高强,而且很有谋略,就让他给自己当一名郎中。虽然也是项羽的近侍,但这是一个官,有了同首领说话的机会。可是,韩信给项羽出了几个主意,项羽都没有理睬。

公元前226年,也就是秦亡后的第二年,项羽自封为楚王,封沛公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这两地相当于今四川省)和汉中(陕西省南部)地区。韩信听说刘邦重视人才,就逃离了项羽的队伍,来到四川,投奔了刘邦。

刘邦还不了解韩信,只给他一个称为“连敖”的官当。不久,韩信与其余十二个人一起犯法,被判死刑。在行刑的时候,韩信跪在最后一个。前边的十二个,一个个地都掉了脑袋。他仰头一看,有一位姓滕的走过来,这个人同汉王刘邦的关系很密切。他就对滕公说:“汉王不是要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杀掉壮士呢?”滕公听了韩信的话,心里边一愣。心想,这个人能说出这样的话,一定有不同凡响之处。立即命令刀下留人,放了韩信。两人经过交谈,这位滕公觉得他确实与众不同,便把他推荐给刘邦。刘邦第二次见到韩信,只觉得有点面熟,并没看出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随便给了他一个治粟都尉当。这是一个管理全国(当然是指刘邦的统治范围内)的盐铁事务的官。

汉王的丞相名叫萧何。这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前几个月汉军攻入咸阳的时候,别人都去抢夺珠宝财物,他却把秦朝丞相的律令文件等都收藏起来,拉到汉中。以后在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斗争中,汉王对天下的情况了解得很充分,这是一个主要的“信息”来源。萧何见到韩信,一眼就看出来他不一般。

汉王刚刚进入巴蜀,对这里的情况还不太熟。特别是汉军是从沛县一带(在今江苏省北部地区)发展起来的,将士多是那边的人。他们千里迢迢来到这人地两生的地方,又不习惯,又想家,很多人开小差,仅将军就跑了几十名。有一天,有人向他报告,丞相萧何也跑了。刘邦大吃一惊,心想,萧何跟随我这么多年,忠心耿耿,从无怨言,今天怎么突然逃跑了呢,气得他暴跳如雷。两天后,萧何却自己回来面见汉王。刘邦又气又喜,骂道:“你我自小就在一起,我从未亏待过你,为什么你也逃跑?”萧何说:“臣不敢逃跑,臣是去追赶逃跑的人。只是走得太急,没有来得及向大王禀报。”

“你去追什么人?”“追韩信。”刘邦听了,又生起气来:

“我跑了那么多的将领,数以十计,你不去追,却去追一个不起眼的韩信。你一定是蒙我!”

萧何郑重地说:“大王,几十位将领是容易找到的,可是韩信,却没有第二个。他以为大王不会重用他,所以才逃跑的。”

“难道这个人果真这样有用?”刘邦还是怀疑。

“如果大王想长期在汉中为王,那么,韩信确实是没有用途。如果大王想要取得整个天下,那么,除了韩信,再没有人能给您当好这个参谋了。就请大王自己决定吧。”

“我当然要争夺天下,怎能憋憋屈屈在这里长留呢?”

“如果大王一定要东进夺取天下,就请重用韩信。重用他,他能留下,否则,他迟早会跑掉。”

“我听你的,就让他当一名将军吧。”刘邦觉得这已是破格重用了。(www.xing528.com)

“将军?留不住他。”

“那就大将军,可以了吧?总得让我见一见他,听他说些什么呀。”

“大王对待将军,向来很傲慢,像招呼一个小孩似的。这是他要离开的一个重要原因。大王一定要见他的话,就得挑选一个吉日斋戒,设坛场,举行一个仪式,那才行。”

汉王刘邦无可奈何地说:“那就听足下的。”

众多的将军们听说汉王举行仪式迎接一位大将军,都很高兴,心想,这一定是一位非常出众的人物。当他们看到汉王接待的竟是刚刚逃跑的韩信时,都大吃一惊。

仪式结束,汉王让韩信坐到自己的身边,说:“萧丞相多次向寡人推荐将军。不知将军今天用什么来开导寡人呢?”

韩信长跪,向汉王拜了一拜,问道:“大王要东进争夺天下,是不是同项王争夺?”

“是的。”

“大王自己以为,在勇敢、果断、强大这几个方面,是不是比项王强呢?”

汉王手捋并不太长的胡须,沉默了很长时间,说:“我不如项羽。”

韩信又一次长跪,向汉王拱手再拜,说:“在下也以为大王不如项王。但是,我曾经在他的手下工作过,我对他比较了解。他叱咤风云,他的手下人,谁也比不上他。可是,他却不能量才使用他手下的人。所以,他的勇,只是匹夫之勇。他对待别人非常仁爱,说话和和气气。可是,应当给予手下人的封赏,他却舍不得,所以,他的仁爱,只是妇人之仁。他虽然称霸天下,统治诸侯,可是他不住在天下的政治中心关中,却把自己的都城设在彭城(在今江苏省铜山县)。他虽然奉义帝为天子,却违背义帝的旨意,按自己的亲疏分封诸侯。诸侯看他把义帝赶到江南偏僻的地方,而纷纷把他们原来所从属的国王赶跑,自立为王。他打到哪里,就杀到哪里,天下人多数都怨恨他,而不是亲近他。他是靠压力称霸于世的。他虽然称霸天下,却失去了人心。如果大王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全天下勇猛的将士,还有什么地方不可征服呢?把天下的城邑分封给功臣,让他们作什么事情,他们能不去办好?爱护全体希望东归的战士,激发他们东归的愿望,东方的敌人还有哪个打不败?秦朝最后盘据的关中,被项王一分为三,封了三个王,称为三秦。秦将章邯投降了项王,可是项王把章邯的二十万部下全部活埋,只有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个将领活下来,被封为三秦的三个王,所以,三秦地区的百姓并不爱戴他们,而是把他们恨入骨髓。然而大王您进入这个地区的时候,秋毫不犯,宣布废除秦朝的苛法,与那里的百姓约法三章。所以,那里的人民都盼望大王。根据当初的协约,谁先进入关中,谁就在那里为王,正应该大王您在关中为王,百姓都知道。可是大王却被剥夺了在关中为王的权利,被迫来到汉中,三秦地区的百姓无不为之惋惜。如果大王您现在出兵进攻三秦,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它夺过来。”

刘邦听了韩信这番话,大为兴奋,挺起身来说道:“哎呀,韩将军,我为什么这样晚才结识您哪!”韩信又详细地向汉王介绍了打出汉中进入关中的计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