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DIKW关联性辨析在大数据时代职业教育教师

DIKW关联性辨析在大数据时代职业教育教师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数据与信息、知识和智慧三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它是原始的、彼此分散孤立的、未被加工处理过的记录,它不能回答特定的问题。只有智慧与未来有关,借助智慧,人们能创造未来,而不仅仅是抓住现在和过去。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物。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之间的联系在于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与前提,而后者对前者的获取具有一定的影响。

DIKW关联性辨析在大数据时代职业教育教师

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能有效区分信息和知识的关键,并不在于信息和知识的内容、结构、精确性或效用的差别。相反,知识是经过每个个体的头脑处理过的信息:它是关于事实、过程、概念、理解、理念、观察和判断(这些事实、过程、概念、理解、理念、观察和判断可能是或可能不是独特的、有用的、精确的或结构化的)的个性化的或主观的信息。知识不是一个与信息截然不同的概念,信息一旦经过了个体头脑的处理就将成为知识(Polanski and Non aka称之为“隐性”知识),这种知识经过清楚地表达并通过文本、计算机输出结果、口头或书面文字或其他形式与其他人交流,就又转变成了信息(Non aka称之为“显性”知识)。然后,信息接受者通过对信息的认知处理并使其内在化,就又将其转化成隐性知识了[4]。这就是所谓的知识的“波粒二相性”。

Davenport和Prussia认为,知识与人紧密相连,信息经人脑处理的结果并存在于人脑中,就是知识,这种结果脱离人脑后的其他存在形式,就是信息。知识并不是静态的,知识的概念中还包括了互动、交谈以及发明创造等活动。与其他持三层次分类法的学者类似,这种观点认为知识包含了人的理解和创新能力,即四层次分类法中的“智慧”的内容。

Tumid对知识、信息和数据的层次结构进行了再思考,并提出了相反的层次结构,指出当知识被语法、语义等结构描述后成为信息,信息被详细定义的数据结构规范后成为数据[5]。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转换过程大致如下:数据→信息→知识→新数据→新信息→新知识。

如果仔细分析一下这些概念的性质以及它们的产生过程,我们就会发现它们之间的非连续性,而正是这种非连续性使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互相之间产生了根本的区别。对照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特性,可以看出,数据是感性认识阶段的产物,而信息、知识和智慧是理性认识阶段的产物。(www.xing528.com)

数据与信息、知识和智慧三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它是原始的、彼此分散孤立的、未被加工处理过的记录,它不能回答特定的问题。知识与信息的区别主要在于它们回答的是不同层次的问题,信息可以由电脑处理而获取,知识很难由电脑创造出来。智慧与前三类的不同主要在于前三类与过去有关,涉及已经有了什么或已知什么。只有智慧与未来有关,借助智慧,人们能创造未来,而不仅仅是抓住现在和过去。智慧是以知识为基础而产生出来的,与数据、信息和知识并不在同一主干上。智慧强调的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回答的问题层次更高。如果轻视信息、知识与智慧的区别,混淆了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概念与层次,就将它们之间画上等号,这样既没有认清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本质,也不利于知识管理系统的建立与运行。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前后联系、连续不断、逐次推进的,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显性到隐性的过程。因而,在某些特定情形下,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之间是一个连续体,它们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有叠加的,如信息与知识的交接处,知识端包括少量信息的成分,而信息端包括少量知识的成分。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物。从数据到信息到知识再到智慧,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层次越高,外延、深度、含义、概念化和价值越是增加[6]。在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中,低层次是高层次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低层次就不可能有高层次,数据是信息的源泉,信息是知识的“子集或基石”,知识是智慧的基础和条件。信息是数据与知识的桥梁。知识反映了信息的本质。智慧是知识的应用和生产性使用。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之间的联系在于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与前提,而后者对前者的获取具有一定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