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比与调和:立体构成中的形态差异与辩证关系

对比与调和:立体构成中的形态差异与辩证关系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比的形式强调构成立体形态的各造型要素之间的差异性。对比与调和相辅相成,相对相生,是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几何体的构成能最直接、最明显地体现出对比与调和的关系,如正方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实体与空间的对比与调和是相互作用的共存关系。

对比与调和:立体构成中的形态差异与辩证关系

对比的形式强调构成立体形态的各造型要素之间的差异性。差异会形成视觉效果上的冲突和张力。各构成要素的面貌和特点越鲜明,整体呈现的对比特征就越强烈。善用对比的形态能产生动感和活力感,而缺少对比的形态则会显得呆板和乏味。

调和的形式强调立体形态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共同性,使形态在视觉上形成协调统一的秩序感。一个具有调和感的立体形态,需要设计师全面考虑形态各构成要素间的搭配关系,既要有新颖的外观,又要将外观与组织结构、空间、形状、体积统一起来,这样才能设计出来。

对比与调和相辅相成,相对相生,是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造型美观与否,在于处理和协调各构成要素的变化;但一味强调变化,又会让人感到无目的,失去稳定感和安全感。不从全局的角度去控制造型,构成的形态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失去秩序感和整体感。

立体构成中的对比与调和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形体的曲直方圆、疏密、聚散、高低、顿挫、开合、收放等,材质的粗细、软硬、干湿等,色彩的冷暖、鲜浊、明暗等,空间的虚实、远近、大小、多少等。

几何体的构成能最直接、最明显地体现出对比与调和的关系,如正方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几何体因其特有的整体协调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形式中。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古罗马万神庙,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建筑都运用了几何原理。贝聿铭、扎哈·哈迪德、安藤忠雄、隈研吾等当代著名建筑师都偏爱几何体的形式(图2-1至图2-4)。

图2-1 贝聿铭作品

图2-2 北京银河SOHO(扎哈·哈迪德)

图2-3 上海保利大剧院(安藤忠雄)(www.xing528.com)

图2-4 英国邓迪V&A博物馆(隈研吾)

图2-5 上海保利大剧院的内部构造

图2-6 建筑体量的大小对比

形态的对比与调和要突出主体,强调局部对主体的从属关系,同时可通过控制主次关系,用形态中细部的形状来获得。一般来说,曲直对比的形态中,曲线部分会因静中有动而成为视觉焦点(图2-5)。另外,通过调整构成元素的各项参数,如形态的高低和体量的大小,也可以创造出对比效果以突出主体。对比手法的恰当运用能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形态在视觉上也会因对比而产生令人愉悦的形式美感(图2-6)。

关于立体形态的形式感,英国著名雕塑亨利·摩尔认为,形体和空间是不可分割的连续体,它们在一起反映了空间是一个可塑的物质元素。实体与空间的对比与调和是相互作用的共存关系。实体以客观形式存在于空间中,具有占据三维空间的实际体量,而空间由实体限定和决定,二者相互依存。设计师通过塑造不同的实体来创造形式各异的空间形态,并赋予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图2-7),影响着人们的空间意识。

图2-7 三件雕塑:脊椎(亨利·摩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