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设备安装与识图:通风空调系统施工图图纸识读

建筑设备安装与识图:通风空调系统施工图图纸识读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通风施工图的组成设计施工说明。例如送、排风原理图,对通风与空调工程中的送风、排风、消防正压送风、排烟等流程做出表示。即系统轴测图,也称为透视图。包括系统平面图、冷冻机房平面图、空调机房平面图等。空调系统轴测图中风管系统绘制同通风轴测系统,水系统轴测图按比例以单线绘制,对系统的主要设备、部件,应注出编号;对各设备、部件、管道及配件,要表示出它们的完

建筑设备安装与识图:通风空调系统施工图图纸识读

一、制图规范

供暖施工图应符合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10)和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的规定。图样中若采用自定义图线及含义,应明确说明,不能与前述规范相冲突。对于室外供热管网,按行业标准 《供热工程制图标准》(CJJ/T 78—2010)执行。

(一)线型 (表7.8)

表7.8 空调工程施工图常用线型

(二)标注方法

1.管道尺寸标注

圆形风管的截面定型尺寸应以直径符号 “φ”后跟以毫米为单位的数值表示。

矩形风管 (风道)的截面定型尺寸应以 “A×B”表示。“A”为该视图投影面的边长尺寸,“B”为另一边尺寸。A、B单位均为毫米。

焊接 (镀锌)钢管用公称直径DN表示;无缝钢管用外径X壁厚表示。

标注位置:变径处、水平管的上方、立管的左侧、斜管的斜上方,标注时,尺寸应与被标注的对象平行。

2.定位尺寸与标高

一般标高单位为m,其他尺寸用mm。

平面图上应注出设备、管道与建筑定位轴线间的尺寸关系;剖面图上应标出设备、管道中心 (或管底)标高。

3.系统编号

通风空调系统一般均以汉语拼音字头加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如送风系统S-1、S-2,排风系统P-1、P-2,空调系统K-1、K-2。

4.坡度及坡向 (图7.42)

图7.42 坡度的表示方法

数字表示坡度,箭头表示坡向下方

(三)图例 (表7.9~表7.11)

表7.9 管道图例

续表

表7.10 管道阀门附件图例

续表

表7.11 通风、空调、制冷设备图例

续表

二、图纸内容

通风空调施工图一般由文字部分和图样部分组成。文字部分包括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图例、设备及主要材料表。图样部分包括基本图和详图,基本图包括工艺 (原理)图、平面图、剖面图、原理图、系统图等,详图包括系统中某局部或局部放大图、加工图、施工图等,如果详图中采用了标准图或其他工程图样,则需在目录中附有说明。

(一)通风施工图的组成

(1)设计施工说明。主要说明在施工图纸上无法用线型或符号表达的一些内容,如技术标准、质量要求等,具体有建筑概况、设计依据、系统工作原理,设计参数,管材、阀门的材质要求,施工质量要求和特殊的施工方法。

(2)设备、材料清单。设备表一般包括序号、设备名称、技术要求、数量、备注栏。

材料表一般包括序号、材料名称、规格或物理性能、数量、单位、备注栏;设备部件需标明其型号、性能时,可用明细栏表示。

(3)原理图。表明整个系统的原理和流程,可不按比例绘制,只要绘出设备、附件、仪表、部件和各种管道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送、排风原理图,对通风与空调工程中的送风、排风、消防正压送风、排烟等流程做出表示。该图是施工中检查核对管道是否正确和确定介质流向的依据。

(4)平面图。其主要内容有建筑物轮廓、主要轴线号、轴线尺寸、室内外地面标高、房间名称,风道烟道及风口的位置尺寸,各设备、部件的名称、规格、型号、尺寸及设备基础的主要尺寸;在底层平面图上有指北针;相应的位置应标明防火分区与防烟分区。

(5)剖面图。它主要用来表达较复杂的管道相对关系及竖向位置。剖面图中展示了管道与设备、管道与建筑梁、板、柱、墙以及地面的尺寸关系,表达了风管、风口的尺寸和标高,部分图样还标出了气流方向及详图索引编号等。

平 (剖)面图中的风管宜用双线绘制,风管法兰盘宜用单线绘制。两根风管相交叉时,可不断开绘制,其交叉部分的不可见轮廓线可不绘出。

(6)系统图。即系统轴测图,也称为透视图。系统图一般用单线表示,按比例绘制,能形象地表达通风系统空间走向。系统的主要设备、部件应进行编号,注明管径、标高。

(7)详图。其主要内容有风管、部件及设备制作和安装的具体形式、方法和详细构造及加工尺寸,对于一般性的通风空调工程,通常都使用国家标准图集;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则由设计院设计施工详图。

(二)通风施工图识读方法

基本原则是先文字后图形,先原理图后平面图、系统图,先整体后局部,由大到小、由粗到细逐步深入。

看图纸目录和设计说明,了解工程性质、设计基本思路,熟悉选用设备类型与符号。

将风系统与水系统分开阅读。按照原理图、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及详图的顺序逐一阅读,相互对照。

关注平面图,了解设备、管道的平面布置位置及定位尺寸;关注剖面图,了解设备、管道竖向的标高、位置尺寸;关注系统图,了解整个系统在空间上的布置状况;关注详图,了解设备、部件的据图构造、制作安装尺寸及要求。

识读图样的基本顺序为:送风工程沿进风口→空气处理器→风机→干管→横支管→送风口;排风工程沿排风口→横支管→干管→风机→空气处理器→排风帽。

(三)空调施工图的组成

空气调节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图样目录、设计与施工说明、设备表、设计图样、计算书等,其中,设计图样包括原理图、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详图。

(1)设计施工说明。设计说明包括的内容有建筑概况、设计依据、设计参数,冷热源设置情况、冷热媒及冷却水参数,空调系统工作方式,空调设备和管道系统的规格、性能及安装要求,节能措施以及采用的标准图集、施工及验收依据,图例等。(www.xing528.com)

(2)设备表。列出空调工程主要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性能和数量。

(3)原理图。针对冷热源系统、空调水系统及复杂的风系统均应绘制原理图,它能清晰地表达流体的运动路线、管道与设备的相互关系,可不按比例绘制。系统原理图中标出了设备、阀门、控制仪表、配件、标注介质流向、管径及设备编号。

(4)平面图。包括系统平面图、冷冻机房平面图、空调机房平面图等。主要内容有指北针、建筑构造基本情况,风管、水管的水平走向、规格尺寸,设备与部件的名称、规格、型号,设备的轮廓尺寸、各种设备定位尺寸、设备基础主要尺寸。

(5)剖面图。剖面图清晰地表达了管道与设备、管道与建筑物梁、板、柱、墙以及地面的尺寸关系,同时表达了风管、风口、水管的尺寸和标高,气流方向及详图索引编号等。便于设备和管道的安装,也是不同专业不同工种之间协调配合的依据。

(6)系统轴测图。空调系统轴测图中风管系统绘制同通风轴测系统,水系统轴测图按比例以单线绘制,对系统的主要设备、部件,应注出编号;对各设备、部件、管道及配件,要表示出它们的完整内容。系统轴测图宜注明管径、标高,标注方法同平、剖面图。

(7)详图。空调冷系统的各种设备及零部件施工安装应注明采用标准图、通用图的图名和型号。若无图样可选,设计人员必须绘制详图。

(8)计算书。计算书是设计的依据,包括空调冷热负荷计算,空调系统末端设备及附件的选择计算,空调冷热水、冷却水系统的水力计算,风系统的阻力计算以及必要的气流组织。

(四)空调施工图识读方法

空调系统中的新风、回风管路系统的识图与通风管道的识读方法相同,空调系统中的水系统识图与建筑给排水系统识读方法相同,均可按照流体运动方向来识读,同时,应注意文字与图样结合、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结合。

三、案例分析

(一)案例1

图7.43所示为消防电梯前室设置的加压送风系统。

本工程地上楼梯间和房间采用自然防排烟方式,开窗面积满足规范要求,在消防电梯合用前室设置加压。

消防电梯前室加压送风口设计选用常闭型多叶送风口,多叶加压送风口尺寸为400×(1000+250),层层设置。防排烟通风系统在施工过程中应与其他专业密切配合,预留洞口,土建预留洞口450×1300,下皮距地500mm。火灾时,开启着火层和上下相邻层共三个加压送风口,同时输出信号至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输出电信号开启加压风机。

图7.43 楼梯前室加压送风系统

(注:土建预留洞口450×1300)

消防电梯合用前室安装在室外的风机,其电动机必须加装防雨罩,以防雨、防尘。管道穿出屋面及地沟顶板时,应有防雨装置。

(二)案例2

地下室通风设计如图7.44~图7.46所示。设计与施工说明如下:

(1)设计依据:已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及审批意见,建设单位对本专业提出的有关意见有关设计规范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2)设计范围:地下室通风及防排烟设计。

(3)风管材料制作及安装:风管材料见表7.12。风管采用镀锌钢板咬口制作,做法参照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防火阀必须单独配置支吊架,气流方向必须与阀体上标志的箭头相一致,风管支吊架做法详见国标,并在支吊架与风管间镶以软木垫;测量孔位置及做法详见国标;风管吊支架跨距最大不应超过3m;所有风管三通处 (除装有多叶调节阀的风管外)均加装风管拉杆阀,做法详见国标。油漆非镀锌钢板保温前必须清除外表污锈,刷红丹漆两道。镀锌钢板焊缝处必须清除外表污锈,刷红丹漆两道。管道支吊架及设备在表面除锈后刷红丹漆两道,再刷色漆两道。

图7.45 设备小间大样图

图7.46 1—1剖面图1∶75

表7.12 风管材料

注:防火阀至防火墙之间的风管壁厚为2.0mm。

(4)通风:-1层地下汽车库采取机械排风自然补风通风方式。汽车库换气次数为6次/h,排气量为30618m3/h。

(5)防排烟:排风排烟合用一个系统,排风机为排风排烟两用风机。平时,各防烟分区的百叶风口正常送排风,排烟支管上的排烟防火阀、防火调节阀常开;火灾时,排风机转变为排烟风机,各防烟分区百叶风口转变为排烟和补风;当排烟温度大于280℃时,排烟防火阀关闭,并联动排烟风机关闭。

(6)风机等设备应采用20~50mm厚的橡胶减振垫隔振,接头处均设置150mm长的防火软接头。

(7)其他本工程所有标高均为相对标高,标高以m计,尺寸以mm计,所有圆形风管标高均为管中心标高,矩形风管标高均为管顶标高。静压箱里的消声材料及软接头均为不燃型。本说明未尽处,按国家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本设计所使用的部分设备统计见表7.13

表7.13 材 料 表

(三)图纸分析

如图7.44、图7.45所示,由地下室通风平面图知,排烟管井设置于设备小间旁,风机设置于设备小间内。管道在进入设备小间前为矩形管,连接一个天圆地方,变成圆管,并设有一个排烟防火阀。进设备小间后,管道中设有一插板阀,风机前后接头处均设置150mm长的防火软接头。排烟风口采用单层百叶风口,风口尺寸为400mm×320mm,共10个风口,风口间间距为8m,风口与墙体、柱子、轴线间间距均已标明。

如图7.46所示,由1—1剖面图知,地下室烟气最终通过排烟风机抽入排烟竖井,排出室外。排风干管的管中心标高为-0.9m,管径为φ800,安装于地下室顶板下面。

(四)案例3

办公楼通风空调系统如图7.47~图7.52所示。

如图7.47、图7.48所示,L1为空调冷冻水供水管,供水管由冷水机组引出,其上设置水流开关、橡胶软接头、蝶阀、压力表、温度计,此水管出水温度为7℃,输送至换热设备,通过换热设备与热空气进行热交换,温度升高为12℃,再通过冷冻水回水管L2回到冷水机组内。冷却水供水管道为L3,此水管水温大约37℃,由冷水机组通向冷却塔,在冷却塔内冷却为32℃,由冷却水回水管L4输送至冷水机组。冷冻水回管上设置冷冻水泵,冷却水回水管上设置冷水泵。冷却塔中设置补水管S。冷冻水泵进水管前端设置膨胀水箱,水箱上设置补水管和溢流管。水泵前设置蝶阀、Y形水过滤器、橡胶软接头,水泵后设置橡胶软接头、温度表、蝶阀、压力表。

图7.47 办公楼冷冻水系统原理图

图7.48 空调机房平面图

图7.51 办公楼风机系统图

图7.52 风机盘管接管图

L2—热水回水管 L1—热水供水管 Ln—冷凝水管

由图7.49知,该办公楼的卫生间、休息室和会议室均设置排风口和排风管,三个排风立管尺寸均为400mm×400mm。

由图7.50、图7.51知,办公楼通风空调房间内采用独立新风加风机盘管系统。新风由走廊吊顶新风机组提供。超薄吊顶新风机组设置于走道西端,新风口设置防雨百叶、密闭保温阀,新风机组后管道设置防火阀,由矩形管道输送至健身房、休息室、办公楼和会议室,管道分支处均设置调节阀。独立新风系统共设置8个送风口,新风加风机盘管系统设有8个风机盘管,8个回风口和8个送风口。

由图7.50、图7.51、图7.52知,空调供回水立管由卫生间引出,L1为供水管,L2为回水管,Ln为空调冷凝水管。供回水管将冷媒或热媒分别输送至各个房间的风机盘管内,在盘管内与房间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