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最大设计供水量计算资料

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最大设计供水量计算资料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1.1.2最大设计供水量计算资料该镇居住面积上人口密度按700人/hm2计算,按生活用水分区划分属一区。

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最大设计供水量计算资料

4.1.1.1 安徽省某镇区域条件资料

1.自然状况

(1)该区域平均风速4m/s,夏季为3m/s。风向:冬季西北向,频率20%;夏季东南向,频率26%;年主导风向为东南向,频率22%。

(2)大气压力。夏季0.95MPa;冬季0.96MPa。

(3)温度。年平均温度15℃;最高温度40℃;最低温度-1℃。

(4)最大冻土深度。0.6m。

(5)地下水水位。平均距地表8m。

(6)地质状况。地表0.5m为耕土,0.5~1.5m为亚黏土,1.5~4.0m为黏土,4~10m为砂、砾石、卵石层,地表2m处承载能力为2kg/cm2

(7)河流水文地质状况。在95%水量保证率下流量为50m3/s,流速1.2m/s。

2.工程现状资料

(1)地表以下敷设有通信光缆、天然气、给排水管道。给水管道布置标高(管中心)距地表2.0m。生活污水、雨水管道位于路面下3m及以下。本设计暂不考虑其相互(空间及平面)交叉。

(2)人防工程设于城市绿地以下3m处。

3.远期规划

10年内达到设计人口。自然人口增长率按2‰考虑,在2025年内随高层建筑发展人口密度按增加1倍考虑。

4.1.1.2 最大设计供水量计算资料

(1)该镇居住面积上人口密度按700人/hm2计算,按生活用水分区划分属一区。

(2)有完善的给水排水设备和家用太阳能热水器,无集中供热水设备。平均日用水量为110L/(人·d),其不均匀系数为K=1.5。

(3)工业企业用水和工作人员用水。印染厂和染整厂生产及生活最大用水量都为12L/s,设其用水量变化与该镇居民用水同步。城市污水处理厂最大用水量为9.0L/s。

(4)公共建筑最高日平均时设计用水量。各公共建筑最高日平均时设计用水量:镇政府为3.6L/s;中学为3.8L/s;火车站为4.0L/s;宾馆为3.5L/s,车厂为3.3L/s。

(5)浇洒绿地、道路设计用水量按3.2L/s计。

(6)未预见水量。按设计流量20%考虑。

(7)消防用水。根据有关规定确定,此水量在管网平差时用作校核用。

4.1.1.3 绘制日用水量变化曲线及计算水塔、清水池容积

(1)计算最高日用水量。

(2)根据给定的最高日用水量比例(表4.1.1)绘制最高日逐时用水量变化曲线。

表4.1.1 最高日各时段用水量占比

(www.xing528.com)

(3)计算出清水池和水塔的容积。

(4)根据消防条件确定清水池和水塔的容积。

4.1.1.4 环状管网布置

(1)输水管定线。

(2)环状管网定线。

(3)环状管网简化。

4.1.1.5 管段流量、管径和水头损失计算及环状网计算

(1)求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

(2)求管段计算流量。

(3)参考经济流速,确定各管段在设计流量时的流速、水头损失,进行管网平差(精度要求闭合差不大于0.1m)。

4.1.1.6 确定水塔高度、水泵扬程

(1)最大用水时,控制点所需最小服务水头。

(2)最大用水时水泵扬程。

(3)水塔水柜底标高。

(4)最大转输时水泵的扬程。

4.1.1.7 异常情况下的校核

(1)不利管段事故时,供水能力按70%设计流量校核。

(2)消防时管径校核。

(3)最大转输时校核。

4.1.1.8 给水系统设计成果要求

(1)给排水平面布置图(1号图纸)。

(2)二级泵站构造详图(3号图纸)。

(3)最高用水时,环状管网计算图(3号图纸)。

(4)最高用水时、最大转输时环状管网等水压线图(3号图纸)。

(5)任意主干管的断面图(3号图纸)。

(6)设计计算说明书(3号图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