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过寿礼俗:传统农村家庭给老人过寿的习俗及礼物

过寿礼俗:传统农村家庭给老人过寿的习俗及礼物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旧时,因家境穷,农村人家一般没有做寿、过寿的习惯。给老人过寿,主要是儿女的事。拜寿时,平辈及以上者行拱手礼,晚辈行叩拜礼。其他亲朋也带寿桃、寿面、糕点、烟酒、福寿字画,如“大幅寿字”“百寿图”“松鹤长寿图”等。

过寿礼俗:传统农村家庭给老人过寿的习俗及礼物

寿为长也,指大年岁和生命也。人来到世间时间长了为有寿,短了则为夭。

古时人们的生活医疗条件都很差,人的寿命都很短。民谚有“人活七十古来稀”之说。人活到60岁一般才过寿,60岁以前人不过寿是怕提醒阎王爷,叫黑白无常把自己带走,就是过,也只叫过生日。

人过寿主要过整寿,目的是避坎年,人生的坎儿年为36、55、66、73、84岁。民谣有“人人有个三十六,喜的喜来忧的忧;人活五十五,阎王数一数;到了六十六,不死掉块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叫你商量事”。坎过了则长寿,不过则夭折。民间常用系红裤带习俗破解,认为红绳系腰可辟邪消灾。

民间把过60岁寿叫“喜寿”,也有说过66岁寿为“喜寿”;把过70岁寿叫过“大寿”;把过80岁寿叫过“上寿”;把过90岁寿叫过“老寿”;把过百岁寿叫过“期颐”,意为盛大祝贺。

过寿通常是过九不过十,也就是在整寿的先一年过。人们认为九是数字中最大数,有长久之意。

旧时,因家境穷,农村人家一般没有做寿、过寿的习惯。唯官宦绅士之家做寿。现时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城乡为老人做寿的日渐增多。给老人过寿,主要是儿女的事。乡邻和厚友是参与者。一般多是女儿女婿提启,儿子张罗操办。

寿堂一般设在堂屋,正面挂寿帘(一幅大寿字或松鹤长寿图),两旁配对联,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寿帘前安放八仙桌,桌上摆有香炉、蜡台、寿蜡、金纸元宝、寿桃、寿面等。桌周围用黄布做帷子,桌前放有红垫子,供拜寿者跪用。拜寿时,平辈及以上者行拱手礼,晚辈行叩拜礼。

祝寿来时,女儿多带寿桃、寿面(挂面)、寿字、酒肉、糕点、布料(也叫寿帐)。一般要挂屋檐下或棚架周围展示。上写(男者)仁者为寿,贵寿无极;(女者)蓬岛春蔼,寿域开祥。其他亲朋也带寿桃、寿面、糕点、烟酒福寿字画,如“大幅寿字”“百寿图”“松鹤长寿图”等。

邀请祝寿者,一般要三日前就请,民谚有:“三日为请,二日为叫,当天为提来。”当日再请是对被请者的不礼貌。

拜寿程序大致是:

1.请当日寿星寿堂前左侧上位落座(一般由寿星心爱的孙子、孙女搀扶),有妇或夫的坐右侧位。(www.xing528.com)

2.请堂戏的,开唱并奏寿曲。

3.子孙代表向寿星献寿桃(现时多是鲜花)。

4.来宾献寿联、寿诗、福寿字画、贺寿词(敬献时要说唱内容)。一般是连献带拜。

5.拜寿顺序:一般是乡亲先拜,点头、拱手作揖示意,然后说几句吉祥祝福的话。再晚辈(儿女、媳妇、孙子、孙媳妇、孙女、孙女婿)、血亲、一般亲戚、亲朋厚友、其他来宾,一般是边说祝寿词边行礼。按亲疏关系,由大向小次序轮排。

6.跪拜完毕,寿星答谢讲话(寿星本人如果不作正式答谢讲话,称为“避寿”),可由寿星的晚辈代表,代替答谢讲话。

7.寿星吃长寿面

8.寿星向子孙及来宾分发寿品(切分蛋糕),让大家分享福寿。

9.寿筵开启。

现时做寿,一般不设寿堂、寿桌,也不再跪拜磕头。大多是在寿筵上,让寿星上位就座,戴上寿帽,女儿、孙子献上鲜花、蛋糕,点燃蜡烛,祝寿者共唱《生日快乐》歌,并集体向寿星行鞠躬礼,分吃蛋糕,寿筵开始。儿媳向寿星敬献寿面,席间来宾向寿星敬酒祝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