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挂粉条的方法及作用-红苕粉条、洋芋粉条、蕨根粉条-防粘小疙瘩

挂粉条的方法及作用-红苕粉条、洋芋粉条、蕨根粉条-防粘小疙瘩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形状分有宽粉、细粉、圆粉、扁粉、长粉、短粉,以材质分,有红苕(红芋)粉条、洋芋(土豆)粉条、蕨根粉条等。挂粉条时,先要打芡。目的是防止热粉条粘在一起。因为,在挂粉条时芡粉在自然垂落时,杂物在芡粉中的核聚作用,不易拉开,就在粉条中形成鱼状物小疙瘩。

挂粉条的方法及作用-红苕粉条、洋芋粉条、蕨根粉条-防粘小疙瘩

说起粉条,种类比较多。从形状分有宽粉、细粉、圆粉、扁粉、长粉、短粉,以材质分,有红苕(红芋)粉条、洋芋(土豆)粉条、蕨根粉条等。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用淀粉手工或机械制成的长条状干菜类食物,既做菜品也可当主食吃。它们的材质、形状名称虽不同,但制作过程类似,都是先把含淀粉类植物的根或茎打磨碎,滤出汁液制成淀粉,再用淀粉制成粉条。下面主要说一下红苕粉条的手工制作。

红苕,原名番薯,又名红芋、红薯、甘薯、番芋、甜薯、白薯、地瓜等,属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双子叶,草本藤蔓植物。花冠粉红、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长纺锤形地下块根,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红苕富含有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含糖1.5%~5%。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之功效。《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并说“海中之人食之长寿”。中医视红苕为良药。

红苕原产于南美洲,以得自番国故称番薯,16世纪末叶,从南洋引入我国。根、茎、叶均可食,其块根可制糖、酿酒、制淀粉、制粉条、粉皮、红薯干等。

人们日常吃的洋芋,学名叫马铃薯,又叫土豆,与红苕虽同属一目,但不同科。洋芋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都原生于南美洲,16世纪先后传入中国。两者虽都在地下结实,但有明显不同,红苕结“块根”,洋芋结“块茎”,红苕的块根是红苕根的彭大体,整体光顺,下有毛细根须,但无茎节和芽眼痕;而洋芋则有明显的茎节和芽眼痕,下部无毛细须根。洋芋放置时间长了,就会从茎节芽眼处长出芽子来,而红苕最多只能在顶部长出无定形芽子;洋芋是茎,炒食比较脆鲜,而红苕是根,炒食较面、黏。共同点是含淀粉高,可制淀粉和粉条。

1.打 粉

每年的深秋初冬季节,当红苕成熟后,人们要把红苕从地里挖刨出来,去弃茎蔓,剥掉泥土,用筐或袋装运回到粉坊,倒入一大水池内,把红苕洗净,捞出放到粉碎机上(也称打粉机),把红苕打成细丝索状。然后倒入大细箩中,用水冲洗,红苕中的淀粉随水冲流到池中,红苕渣留在箩底上。将红苕渣倒出晒干,除了做饲料外,还可做酿制醋、酱的原材料。池中的淀粉水混合物,让其自然静置、沉淀、澄清后,用勺轻轻撇去池中上面的清水,然后将沉淀于池底的淀粉分装到白细布包中,吊挂到支架上,滤去淀粉中多余的水分。然后将包打开,把湿粉晾晒在布单上,将其晒干,以防霉变。

晒干的粉面也分粗粉、细粉和油粉。由沉淀池中上层所取得的粉为油粉,中层所取得的为细粉,下底层所取得的为粗粉。

2.挂 条

从挖红苕到制成干粉一般得月余时间。农村人一般要把干粉面放置到大地上冻的农闲时才开始挂粉条。(www.xing528.com)

挂粉条时,先要打芡。所谓芡,就是用一些温水把上等精细粉调成稀糊状,然后倒入大锅中,加火熬煮成浆糊稀浆,称为芡。然后再边熬边向芡锅中加干粗粉面,边加边用木棒搅拌,边加粉面边搅边熬,待芡粉打成稠糊状,并用木棒挑起挂条不断时为好,称其为芡粉。

芡粉打好之后,在另一口大锅中把水烧开。然后把打好的芡粉,舀到一个底部有八九个圆孔的葫芦瓢里,一人用手端着瓢把,站在锅前或锅台上,用另一只手不停地拍打端瓢把手的手腕,这样葫芦瓢里的芡粉就从瓢底的圆孔眼中漏出,并由粗变细,垂落成条,不断落入到开水锅中。

一瓢芡粉打完,当开水锅中粉条煮到八九成熟时,将其捞出,放到一个盛有凉水的盆中,让其过水变凉。目的是防止热粉条粘在一起。

当凉水盆中的粉条凉透后,捞出搭到一个细杆上,然后挂到屋外让其晾冻。

3.晒 条

第二天早起,人们把冻成冰块的湿粉条,取下放到凉水池中,让湿粉条上的冰在凉水中自然溶化后(这样冻硬的湿粉条不会被折断,并且出水后是散条状,条与条之间互不粘连),然后把湿粉条杆从水中提出,挂到室外晾晒场的晾晒架上,晾晒至干,最后去杆收起,这样一份手工粉条就成了。

现在人们吃的粉条多是机器压制的,机制粉条和手工粉条如何区别呢?机器粉条粗细均匀,而手工粉条粗细不均,在个别粉条上有时会有鱼鱼出现。所谓鱼,就是粉条上有时会有一个两头细、中间大,像鱼一样的疙瘩,疙瘩中绝对有一个硬核或一个小杂物。因为,在挂粉条时芡粉在自然垂落时,杂物在芡粉中的核聚作用,不易拉开,就在粉条中形成鱼状物小疙瘩。机制粉条是采用小孔挤压法,拉条成行,所以粉条粗细均匀一致不会有鱼状小疙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