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防拐防骗安全教育活动覆盖小、中、大班

防拐防骗安全教育活动覆盖小、中、大班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板块生命与自我课程途径社区共建适用年段小班、中班、大班活动领域社会活动设计金丹丽孙雨洁黄蓓蕾卢叶活动地点幼儿园活动时间××××年××月××日参与人员全体幼儿、教师、各班家长志愿者、保健、保安活动目标知道不跟陌生人走,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活动二不跟陌生人走(中班)目标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走失知识和走失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防拐防骗安全教育活动覆盖小、中、大班

课程板块 生命与自我 课程途径 社区共建

适用年段 小班、中班、大班 活动领域 社会

活动设计 金丹丽 孙雨洁 黄蓓蕾 卢 叶

活动地点 幼儿园 活动时间 ××××年××月××日

参与人员 全体幼儿、教师、各班家长志愿者保健、保安

活动目标

知道不跟陌生人走,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过程

活动一 你千万别上当啊(小班)

目标

(1)在劝说小鹅的故事体验中,知道不能上陌生人的当。

(2)学会保护自己,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准备

PPT课件(可取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绘本《你千万别上当》);棒棒糖;玩具

过程

(1)活动导入、引发思考。

提问:有一天小鹅在路上玩,遇到狐狸,猜猜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

(2)看图表述、猜测体验。

①遇到陌生人,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吃。

提问1:咦!这是什么呢?你们喜欢吃么?

提问2:小鹅会不会跟着狐狸一起去吃棒棒糖啊?为什么不能吃呢?

小结:因为陌生人的东西可能不安全,所以我们不能吃,会被陌生人骗走。

情境1:小鸡出现,劝说小鹅。

情境2:小鹅不听劝,我们都来做鸡宝宝,一起来劝劝小鹅吧。

小结:记住啦!遇到陌生人,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吃。

②遇到陌生人,再好玩的东西也不能拿。

情境1:有了你们的帮助,小鹅没有上当,可是狡猾的狐狸又想出了办法!这是什么?

提问:小鹅这次会不会被骗走?那它要被骗走了,怎么办啊?为什么不能跟着狐狸去玩毛毛的玩具?

情境2:鸡弟弟、鸡妹妹赶来劝说小鹅。

小结:小朋友们,遇到陌生人,再好玩的玩具不能拿。

③遇到陌生人,再好玩的地方不能去。

情境1:小鹅听了你们的劝说,正想回家,狡猾的狐狸又想出了坏主意。

提问:看看这次来了几只小鸡啊?(三只。)

师语:好像你们劝说的有点不一样哦,那应该怎么劝说呢?我们来听听。

情境2:迪士尼太令小鹅心动了,小鹅马上要和狐狸走了,来了四只小鸡劝说小鹅。

情境3:四只小鸡宝宝的力量不够,小鹅还是想跟狐狸去迪士尼,鸡宝宝们一起来帮忙劝劝小鹅。

小结:遇到陌生人,再好玩的地方也不能跟着去。

总结:遇到陌生人,再好吃的东西都不能吃,再好玩的玩具也不能拿,再好玩的地方也不能去,因为陌生人会把我们骗走。

(3)观看视频,提升意识。

观看视频。

提问1: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像小鹅一样容易上当的小朋友,也有像狐狸一样狡猾的坏人,那如果跟他们走,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呢?能不能跟他们走呢?

提问2:警察叔叔说了什么?那你们知道爸爸妈妈的名字和家里电话吗?

小结:原来有些小朋友很厉害,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的名字和电话,还有些小朋友好像还没记住爸爸妈妈的名字和电话,我们赶紧回去问问爸爸妈妈吧,一定要牢牢记住哦!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赶紧通过电话去找爸爸妈妈吧!

活动二 不跟陌生人走(中班)

目标

(1)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走失知识和走失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2)遇到陌生人时,萌发自我保护和自我解救的意识。

准备

“小红没上当”情境表演;有关轻信陌生人上当受骗的视频。

过程

(1)情境导入:小红没上当。

幼儿观看情境表演。

提问:你觉得小红做的对吗?为什么?(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话。)

小结:小红做得对,她没有相信陌生人的话。

(2)视频观察:遇上陌生人。

提问:视频中的陌生人做了什么事?我们该怎么办?

(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谈话1:如果你也遇到这样的事情,你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谈话2:如果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怎么办?(要反抗,大声呼救。)

小结:如果遇见陌生人,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话,也不要跟陌生人走。碰见事情要动动脑筋。

(3)竞猜体验:巩固自我保护和解救办法。

提出要求:教师读竞猜题目,幼儿抢答阐述办法。

①在商店里,不小心和家人走失,你该怎么办?(站在原地不动,或者找商店里的工作人员。)

②在家门口玩,有不认识的人要带你去玩,或者买东西给你吃,你该怎么办?(不跟陌生人走。)如果有人强迫你走,你该怎么办?(要反抗,大声呼救。)

③你一个人在家时,若有人敲门或门铃响了,你该怎么办?(不要开门。)(www.xing528.com)

④在幼儿园里玩,有不认识的人来接你,你跟他走吗?你该怎么办?(不要跟他走,找老师或者保安叔叔。)

师生互动。

小结:在生活中,如果陌生人想要你跟他走,一定不可以上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要学会自我保护和自我解救。

活动三 当心陌生人(大班)

目标

(1)了解陌生人所具有的危险性,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能跟陌生人走等。

(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一“小兔乖乖”、课件二“火帽子”、课件三“丢丢的故事”、课件四“陌生人来敲门”。

环境准备:地面上划有△形和□形的图形区域;一面带有边框的主题墙;

需联系一名家长扮演“陌生人”。

过程

(1)歌曲导入。

播放课件一“小兔乖乖”,师幼齐歌表演。

导语:小朋友听过“小兔乖乖”的故事吗?里面的歌你们会唱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讨论:小兔子做得对吗?为什么?

小结:我们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不跟陌生人说话;不给陌生人开门。

(2)课件渐入。

过渡:现实生活中,也有些像大灰狼一样的坏人,他们是怎样哄骗小朋友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观看课件二“火帽子”,并组织讨论——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提问:你都看到了什么?火帽子为什么会昏倒?陌生人的东西能吃吗?为什么?(火帽子吃了陌生人的东西昏倒了,吃陌生人的东西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我们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小结:不认识的人叫“陌生人”,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陌生人的东西不能吃。

观看课件三“丢丢的故事”,并组织讨论——不跟陌生人走、不跟陌生人说话。

提问:你都看到了什么?丢丢做的对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丢丢被坏人骗走了,我们不能和陌生人说话。)

小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

观看课件四“陌生人来敲门”,并组织讨论——不给陌生人开门。

提问:你都看到了什么?来敲门的是谁?亮亮做的对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亮亮给陌生人开门了,这样做是不对的,很危险会被陌生人带走的。)

小结:不认识的人不管他说什么都不能给他开门。

在操作课件的同时,进行游戏活动。

小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如果大人不在家,要自己注意安全,要学会自我保护,不可以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3)判断对错。

①教师提问,请幼儿判断对错。

要求:教师提出问题,赞成的幼儿站在三角形内,不赞成的幼儿站在正方形内。例如,陌生人敲门开不开?想开门的站在三角形中,不想开门的站在正方形中。

②幼儿进行是非判断,主要问题有:

——陌生人就是坏人吗?

——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有个认识的阿姨想带你出去玩。

——有个不认识的叔叔给你东西吃。

——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用车送你回家。

——陌生人问你的名字.家里有谁,能不能告诉他?

(4)情境表演。

①教师借故离开教室。

②家长志愿者扮演“陌生人”出场。“陌生人”通过各种方式,例如给糖果吃、有好玩的玩具等,引诱孩子离开教室。

③陌生人与幼儿的预设对话:

陌生人:小朋友你们老师呢?(幼:老师出去了。)

陌生人:老师不在,我带你们去玩吧!(幼:老师说不能和陌生人走。)

陌生人:我是好人,不是坏蛋。你们看我还给你们带糖果来了。(幼:老师说不能吃陌生人的糖果。)

④教师出现,陌生人离开。

教师及时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表扬鼓励,并告知幼儿,陌生人并不一定是坏人,好人还是比坏人多,小朋友还小,分不清哪些陌生人是好人,哪些陌生人是坏人,所以一定要当心陌生人。

延伸

教师鼓励幼儿创编“当心陌生人”的家园互动小标语。教师整理幼儿语言后写到主题墙上,便于家长观看后在家配合“当心陌生人”的安全教育活动。

如,不能跟陌生人走;陌生人的东西我不吃;陌生人的礼物我不要;陌生人敲门我不开。

活动四 安全演练

时间 ××××年××月××日

地点 东方德尚幼儿园

人员分配“骗子人员”——各班家长志愿者;指挥人员——保健老师;协助工作者——保安。

准备

(1)教师在“行骗”活动前,需要组织幼儿进行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教育幼儿注意保护自己,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玩陌生人的玩具,不跟陌生人走,使幼儿建立初步自我保护意识。

(2)演练前,通过《致家长防拐教育》的告知,进行家园互动。

演练内容

(1)选派一名从未与幼儿见过面的家长充当“骗子”,引诱幼儿,采用互换班级的形式,分别去“诱骗”不同年龄段的幼儿。

(2)在活动中,通过创设情境与假想事件,由“骗子”以各种理由对幼儿进行“哄骗”,观察幼儿的反应与表现。

(3)“骗子”将幼儿带离老师身边,取得幼儿的信任带到门卫室,就算成功。

(4)对幼儿及家长再次进行防骗防拐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