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代佛教艺术发展及朔城崇福寺壁画

金代佛教艺术发展及朔城崇福寺壁画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占领北方地区以后,对宗教采取了保护政策,使佛、道二教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尤其是佛教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金代佛教艺术首先表现在寺庙的建筑上,今存的朔城区崇福寺是金代的著名寺庙建筑。金代的寺内艺术以壁画最引人注目,朔州崇福寺弥陀殿壁画为突出代表。

金代佛教艺术发展及朔城崇福寺壁画

金占领北方地区以后,对宗教采取了保护政策,使佛、道二教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尤其是佛教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金代佛教艺术首先表现在寺庙建筑上,今存的朔城区崇福寺是金代的著名寺庙建筑。

崇福寺位于朔州市内东大街,创建于唐代,但寺内最大的殿宇是弥陀殿,建于金皇统三年(1143)。殿宽7间,深4间,单檐歇山式,前檐装隔扇门5间,背面明间与左右稍间安板门3道,为寺庙建筑所少见。殿内梁架结构与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略同,有些近似近代人字柁架的作用。该殿檐下斗栱为七铺作双杪又下昂,单栱偷心造,耍头形状与下昂相似,但斜度略异,为宋金时期所特有。殿顶瓦条垒脊,吻兽全为黄绿色琉璃制成,两只大吻和所有脊兽为金代遗物。殿之前檐5间,全用隔扇和横披装修,隔扇3抹,线角古朴,棂花图案达15种之多,雕镂之精,非名师所不能。(www.xing528.com)

金代的寺内艺术以壁画最引人注目,朔州崇福寺弥陀殿壁画为突出代表。殿内四壁满绘壁画,十躯高大的坐佛,分布于两山墙和后墙之上。东西山墙各3组,后墙4组,佛像两侧各有二菩萨胁侍。有的手持杨枝和净瓶,有的双手擎莲花,有的捧经卷,姿态各异,无一雷同。顶部飞天姿态变化自如,是壁画中最活泼的部分。西尽间南壁画千手千眼观世音及其部属。千手千眼观世音为主像,变化身,十八面,千手,掌心各绘一眼,手中各擎一件法器,千变万化,充分显示了观音菩萨的神通广大。下左方为婆薮仙,右方为吉祥天。东尽间南壁壁画分上下两层,绘三佛三菩萨。后墙上方画十六宝观和十六观相图。整个壁画规模宏伟、画工精细、色彩浓丽,富装饰性而不板滞,是承袭唐宋流绪的杰作。

崇福寺内最后一座殿宇是观音殿,建于金代晚期。殿身面宽5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顶。其梁架结构采用了“减柱营造法”,整个梁架比例适度,结构合理,用材得当,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是罕见的木构杰作,这种减柱建筑艺术在全国独一无二,它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结构力学,证实我国古代建筑科学成就的重要文物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