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湾扇贝养殖品种-北仑海洋、海岛与海防

海湾扇贝养殖品种-北仑海洋、海岛与海防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解决苗种不足,水产公司派员赴山东省采苗供应养殖户,后改为采购成品毛蚶寄养于海涂。海湾扇贝海湾扇贝是1982年引进的新兴养殖品种。1997年5月6日,凯迪克工贸公司养殖网箱发生拔桩漂移,连续撞击下游网箱,使210只网箱严重损毁,鱼种全数逃逸或死亡,导致直接经济损失332万元。其时,梅山港海水网箱只剩12只,网箱养殖业遭重大挫折。2016年,在梅山尚有少量养殖。

海湾扇贝养殖品种-北仑海洋、海岛与海防

蛏子 蛏子养殖区主要在三山、昆亭、梅山、郭巨和新碶等地,尤以昆亭历史久、面积大、产量多,闻名全省。

养蛏须在惊蛰时择肥沃松软海涂作蛏田,每块田0.5~1亩不等,四周插小竹或树枝作界。用耙将蛏田疏松、耥平,上缘筑小堤埂,左右开排水沟,防淡水流入,然后播蛏苗于涂田。播苗量根据季节而定,每亩撒30~60千克。蛏苗落田后,用足挖穴,栖息洞中,夏浅冬深。不投料,以浮游生物为食。一年捕者,称“当年蛏”,每亩产量300~500千克;次年收获为“二年蛏”,每亩产量500~750千克。采取整田、育苗、治虫害等精管措施后,每亩产量可达1000~1500千克。拾捕期为春、夏、秋三季,端午至中秋为旺期。寒露产卵,产后体瘦,俗有“九月蛏,剩根筋”之说。2006年,养殖面积221公顷,产量1350吨。

蚶类 蚶类有泥蚶和毛蚶两种。三山、昆亭、梅山、郭巨等地海涂历来有天然泥蚶繁殖,当地群众有自捕自食习惯,也有少数涂民采苗养殖。20世纪70年代大量引入毛蚶养殖,泥蚶仅占20%左右。

毛蚶养殖主要为昆亭、三山、梅山等地海涂,历来仅有少量野生毛蚶。20世纪70年代后,天然毛蚶苗不断增多,当地群众开始养殖。为解决苗种不足,水产公司派员赴山东省采苗供应养殖户,后改为采购成品毛蚶寄养于海涂。毛蚶寄养能保证鲜活,起到调节市场供应作用,但不增加重量。寄养季节,自11月开始至春节前起捕,约两个半月。1973年,全区寄养毛蚶2.53公顷,产量59吨;2006年,寄养毛蚶73公顷,产量330吨。

牡蛎 牡蛎俗称“蛎黄”,附生于沿海高潮区岛礁、碶闸、石砌海塘等处,原系天然滋生。1968年试养未成。1982年,有关部门组织赴宁海县学习牡蛎养殖,有大榭胜利、三山、昆亭、峙头盛岙大队等4个单位参与,但因运输途中砺苗死去70%而中断试验。1998年,郭巨外墩自然村投资25万元,试养太平洋牡蛎,养殖7.5万串,成活率90%左右。1999年6月,郭巨镇政府出资20万元在新碶头外浅海放养太平洋牡蛎3万串,苗种从福建购入,因不明船舶闯入,养殖网绳断裂缠绕,导致试养中断。

海湾扇贝 海湾扇贝是1982年引进的新兴养殖品种。1988年,水产局选择昆亭盐场咸水库作为试养地。1990年,向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西轩实验场购买海湾扇贝2.5万颗,因运输失败而中断。1991年,又从西轩实验场购买1万颗,采用活水仓运输方式。运到后迅速将原袋移至咸水库悬挂于棚架上,一天后计数分笼,成活率达到100%。至1997年,全区共放扇贝苗180万颗。后逐渐停放。(www.xing528.com)

海带 北仑原无海带资源。1959年在梅山、大榭试养成功,养殖方法采取竹筏浮架式,每架用毛竹4支扎成长方形框架,用竹桩打入海底,由绳索连接筏架。把人工育出的海带苗夹在红棕制成的苗绳上,绳长约3米,每亩水域挂苗1.4万~1.7万棵。夹苗后将苗绳吊在浮于水面竹筏架上,初期损苗需及时补夹,以提高产量。海带生长快,早春放养,农历五月底六月初,体长至2~3米,呈橄榄黄色,即开始收割,至六月下旬收割结束。产品多晒成淡干品,若遇天气不好,则入池用盐腌渍,待天晴晒干成咸海带。1974年后,国家多次降低海带收购价,生产大幅度滑坡。1980年,仅梅山公社里岙大队养殖2公顷,年产5.5吨。1985年,里岙村海带养殖场由农户承包,年产4吨,后停养。

紫菜 1969年10月,梅山里岙择涂面平坦、涨潮淹没、退潮露出的潮间带,用筏式竹架试养紫菜,面积600平方米,亩产50千克,获得成功。后面积增至6公顷余。1985年,因滞销而降价,面积减至4.7公顷,年产6.1吨。紫菜养殖多以户养,集体次之,亦有数户联养等形式。紫菜生长快,半月后生长至12厘米左右,即开始收割。方法多用剪采,留下根部继续生长,年收割5~6次。1998年12月,开始试养条斑紫菜,放养面积4.3公顷,浅海滩涂棚架式养殖,放养面积13.3~20公顷,产量20吨左右。2006年,养殖面积10公顷,产量10吨。2016年,仅郭巨有少量养殖。

对虾 对虾原产黄海、渤海,常以成对出售,故民间习称对虾,学名中国对虾。1980年5月试养,1983年养殖成功。1985年,养殖区域扩大至三山、昆亭、峙头、梅山、郭巨等5个乡镇,混养面积73.1公顷,放养仔虾2646万尾。年产33.4吨。同年,在昆亭笠帽礁筹办对虾人工育苗厂,建造育苗池800平方米,年底竣工投产。1987年出对虾苗2.23亿尾,自此,区内对虾苗自给有余。2006年纯养殖面积6公顷,产量460吨(含混养)。

海鱼 1996年5月,梅山乡在梅山港进行网箱养殖试验,投放网箱9只,进行鲈鱼养殖,当年获得成功,此年养殖网箱发展到117只。1997年5月6日,凯迪克工贸公司养殖网箱发生拔桩漂移,连续撞击下游网箱,使210只网箱严重损毁,鱼种全数逃逸或死亡,导致直接经济损失332万元。其时,梅山港海水网箱只剩12只,网箱养殖业遭重大挫折。1998年2月底,梅山乡筹集100余万元,进行抗风浪试验,试验网箱138只,全部采用钢管结构,网箱底部四角各挂20千克的沉子,并采用桩绳与铁锚固定鱼排,再以200千克沉锚辅助固定网箱。共计放养鲈鱼、美国红鱼、大黄鱼、欧洲鳗、黑鲷、真鲷、状黄姑鱼等12.1万尾。收捕时合计产值150多万元,效益显著。2006年,有标准网箱1034只,产量181吨,品种以鲈鱼、美国红鱼、真鲷、黑鲷为主。2016年,在梅山尚有少量养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