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仑区大—柴桥平原:发展水利设施,提供用地和保障

北仑区大—柴桥平原:发展水利设施,提供用地和保障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中大平原之高塘、大、霞浦一线以南地带地势平坦,海拔2米左右,为滨海湖沼平原。唐宋年间,大—柴桥平原俱为东海滩涂。大—柴桥平原为北仑区重点开发地区,故这些大型水利设施的建成,为开发建设提供了充裕的用地和坚实的保障。

北仑区大—柴桥平原:发展水利设施,提供用地和保障

该平原在灵峰山以东,北沿金塘港,西、南两面沿山脚线,为第四纪海侵沉积形成,地表高程2~3米,包括大碶、新碶、霞浦、柴桥等地。其中大碶平原之高塘、大碶、霞浦一线以南地带地势平坦,海拔2米左右,为滨海湖沼平原。算山以东至穿山港西口岸线,后方陆域为典型海积平原,其面积近135平方千米。唐宋年间,大碶—柴桥平原俱为东海滩涂。北宋庆历七年(1047),王安石宰鄞县时,在芦江出海口凿山筑穿山碶,其旁筑海塘,后曰荆堤,海晏其地始有咽喉。约南宋时,筑海塘起自河头焦,延东经长山碶(大碶),然后沿山经烟墩、陈华浦至柴桥风打塘,横亘数十里,后人颂称王公塘,此时灵岩、泰邱、海晏其地初铸轮廓。至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以王公塘为依托,建千丈塘,南起大碶,向东北,经贝家碶、杨家碶、小山碶至通山碶,全长20千米,遂将陆域向北延近5千米。俗称13000亩的泰邱涂田,即在塘区中心,地表高程仅0.2~1米,低于外围1~2米。在同一年代,仍以王公塘为依托,向西北续筑金公塘、石高塘和莘公塘等,形成高塘地区。清雍正八年(1730),建永丰塘,西起算山,向东至林大,并在东泰河筑泰和碶。尔后,又续东南至蝣蛄山碶,总长10多千米。至此,旧称岭内(今育王岭以东地区)才有完整的膏腴之地,距今不到30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海塘主要有:原油码头塘、算山塘、北仑电厂塘、北仑港塘、五七塘、南渡塘。建造的碶闸主要有:算山闸、下三山大闸、下三山二闸、新毛礁闸、穿山闸。大碶—柴桥平原为北仑区重点开发地区,故这些大型水利设施的建成,为开发建设提供了充裕的用地和坚实的保障。(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