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装配式建筑责任主体:政府、甲方、监理责任

装配式建筑责任主体:政府、甲方、监理责任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政府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实施的主要职责是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政府对相关责任主体承担的责任重点就是各个主体所承担的质量和安全责任。装配式建筑的制作工厂应作为责任主体的一方。而勘察设计方、制作方、施工方、监理方在装配式建筑实施过程中,应按照与建设方签订的合同,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装配式建筑中,设计单位的主体责任与现浇建筑方式有所不同。

装配式建筑责任主体:政府、甲方、监理责任

政府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实施的主要职责是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政府对相关责任主体承担的责任重点就是各个主体所承担的质量和安全责任。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最大的不同就是质量责任更易追溯。我们知道,传统现浇建筑的施工主要是将建筑材料运至现场,再进行浇筑、砌筑和安装工作,施工队伍和施工人员以施工现场为主要工作地点,工程完工后就转移至下一个工地或解散,再加上施工总包单位层层转包和挂靠等行为,使可追溯性大大降低,无法构建有效的质量和安全责任追溯体系。而装配式建筑大量的部品构件在固定的工厂中制作完成,从而大量地减少了传统现浇建筑的现场现浇和砌筑作业,这就使部品构件制作工厂的地位、作用和责任在建筑工程责任体系中凸显出来。制作工厂地点固定,其生产设备、厂房等资产和人员相对于以现场施工为主的传统现浇方式都更加固定和稳定,在工厂内对产品的质量管理也更容易实施和控制。同时,政府还要求在构件和部品中加入芯片等信息化管理技术,使得部品构件质量更容易追溯,这也倒逼制作工厂更加重视质量管理,增强企业和人员的责任心。

装配式建筑的制作工厂应作为责任主体的一方。按照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的《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规定,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是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其中,勘察方也通常与设计方作为一方。五方项目负责人对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指参与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在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对工程质量承担相应责任,并且是终身责任。装配式建筑由于部品构件在工厂内完成,直接影响建筑整体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而言,构件工厂和整体厨卫等部品制作工厂也应作为建筑的一方责任主体,五方责任主体应为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制作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是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责任的第一责任人。建设单位出资进行项目建设,通过招标投标将设计任务、施工任务和监理业务委托给各方。建设单位分别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合同,而其他几方之间没有合同关系,全部为建设单位(业主)服务。可以说,建设单位是整个建设活动的发起方和总管理方,是采用装配式建筑还是现浇建筑的决策者。因此,其在质量责任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而勘察设计方、制作方、施工方、监理方在装配式建筑实施过程中,应按照与建设方签订的合同,承担相应的责任。除合同规定的责任外,这几方主体的责任与传统建设方式所承担的责任有所不同,例如监理方不仅要负责施工现场的监理,还要负责构件生产过程的监理,延伸至工厂内,扩大了监理的责任范围。施工方要负责构件的安装和装修工程,施工内容增加;制作方有的还承担施工安装,而不单单是制作部品部件。这里,笔者重点对装配式建筑中设计方的责任为例进行论述。

在装配式建筑中,设计单位的主体责任与现浇建筑方式有所不同。由于装配式建筑更加注重对建筑各个环节的协同和建筑整体性,按照装配式建筑定义的四个系统(结构、围护、设备管线、内装系统)要求和建设特点,设计单位不仅要对建筑的主体结构等原有工作内容负责,还要对部品构件深化设计单位的拆分或集成设计和装修设计负责。这是与传统现浇建筑设计最大的不同,可以说装配式建筑设计单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更加广泛,责任也更大。这也更能体现设计环节是整个建设过程中技术含量最高的重要环节。(www.xing528.com)

对现有的拆分设计而言,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是按照等同现浇结构的设计原则来进行构件拆分,负责拆分的设计人员如果不了解整个装配式建筑的四个系统,就会打乱整体系统、形成质量问题甚至事故隐患,因此拆分设计必须要经总体设计单位的审定后方可交付施工和制作。

装修工程设计也是同理,装配式建筑的四个系统缺一不可,内装系统是重中之重,没有内装系统就不能称之为装配式建筑。因此工程总设计方必须要对装修工程设计负责,指导装修工程设计。由于我国原有的装修工程设计均由装修公司来承担(对装修工程来说是设计、施工一体化总承包模式),装修工程设计时不与工程设计方沟通,各自为战,导致出现大量的砸墙凿洞、破坏主体结构、跑冒滴漏等装修工程带来的问题。因此,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方必须要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承担责任,设计方的责任比原来更大,范围更广,这也是装配式建筑的组织管理模式更适合工程总承包、建筑师总负责制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装配式建筑必然带来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巨大变革,设计方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提供更多的设计服务,也能带来更大的利润和产值。而装饰装修行业也应适应装配式建筑的需要和发展趋势,这也必然随之带来整个设计行业的转型升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