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薄透镜的位相调制效果

薄透镜的位相调制效果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图3.1.1中,由点源O发出的发散球面波,经过透镜L后,会聚到I点处,成为点源O的像。另外,应当注意到,透镜对入射光的位相变换作用,是由透镜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而与入射光的复振幅无关。在此情况下,由于入射波的振幅为1,则透镜后表面的复振幅应为图3.1.2各种类型的透镜在近轴条件下,这是一个球面波的表达式。说明由于透镜的位相变换作用,使平面波变成了球面波。

薄透镜的位相调制效果

所谓薄透镜,是指透镜的最大厚度(透镜两表面在其主轴上的间距)与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R1、R2相比可以忽略的透镜。在薄透镜近似下,若一条光线从透镜前表面上坐标为(x,y)的点射入,则在其后表面上也将从近似相同的坐标处射出,即忽略光线在透镜内的偏移,而只考虑入射光波受到的位相延迟。

在图3.1.1中,由点源O发出的发散球面波,经过透镜L后,会聚到I点处,成为点源O的像。设在透镜的两顶点处分别作两个垂直于主光轴的参考平面P1、P2与之相切,则由薄透镜定义知,光线在P1平面上的入射点与在P2平面上的出射点高度相等,可以用同一坐标(x,y)表示,且认为这两个平面上对应的光扰动的振幅值也是相等的。再根据菲涅耳近似知,由O点发出的球面波到达P1平面上某点(x,y)处时,其复振幅可表示为

图3.1.1 透镜对入射光波面的作用

式中,因子对现在的讨论无关紧要,可以略去,故写成

上式称为球面波的二次曲面近似,等于常数的平面称为广义等位相面(Generalized Isophase Surface)。

由于点物O成像在I点,则根据光路可逆性原理,该球面波在透镜后P2平面上的光场也可看成是由I点向左发出的半径为d2的球面波,其在P2平面上的二次曲面近似可表示为

于是,透镜的透过率函数PL(x,y)可定义为

按照透镜成像的公式,有

f是透镜的焦距,由下式计算:

式中,n为透镜材料折射率。(www.xing528.com)

式(3.1.3)中再略去与x、y无关的常数因子后,可以写成

由于PL(x,y)的幅值为1,所以透镜是一个位相物体,它仅改变入射光波的位相分布。对于一个沿透镜主光轴入射的平面波而言,通过透镜后的出射光波,其位相分布就是PL(x,y),可以把它看成是半径为f的球形波面的二次曲面近似。

式(3.1.4)是在假定透镜孔径为无限大的前提下推导出来的。如果考虑到透镜孔径的有限大小对光场分布的影响,则对式(3.1.4)还必须乘以透镜的孔径函数P(x,y)或称光瞳函数(Pupil Function),其定义为

式中,r0是透镜圆形孔径的半径。于是,透镜的透过率函数的更一般的表示式应写为

式中,P′L(x,y)又称为透镜作用因子,φ(x,y)=(x2+y2)称为位相变化函数。虽然这个位相变化函数在图3.1.1中是根据双凸透镜推导出来的,但只要按照几何光学中关于焦距正负号的规则,式(3.1.4)就同样适用于各种形式的透镜,例如,对于双凸透镜、平凸透镜、正弯月形透镜而言,其焦距f>0,称为正透镜;对于双凹透镜、平凹透镜、负弯月形透镜而言,其焦距f<0,称为负透镜(见图3.1.2)。另外,应当注意到,透镜对入射光的位相变换作用,是由透镜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而与入射光的复振幅无关。为了理解式(3.1.4)的物理意义,现以单位振幅的平面波垂直入射到透镜上,并就会聚透镜和发散透镜两种情况,分析透镜的位相调制作用。在此情况下,由于入射波的振幅为1,则透镜后表面的复振幅应为

图3.1.2 各种类型的透镜

在近轴条件下,这是一个球面波的表达式。说明由于透镜的位相变换作用,使平面波变成了球面波。对于正透镜(f>0),这是一个向透镜后方距离f处的焦点F′会聚的球面波〔见图3.1.3(a)〕;对于负透镜(f<0),这是一个由透镜前方距离-f处的虚焦点F′发出的发散的球面波〔见图3.1.3(b)〕。因此,焦距为正的透镜是会聚透镜,而焦距为负的透镜是发散透镜。

图3.1.3 正透镜和负透镜对垂直入射平面波的效应

最后指出,如果某种器件或者透明图片对光波的复振幅透过率可用式(3.1.4)来表示,则其作用就相当于焦距为f的透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