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年照护:对丧亲者进行哀伤辅导的实施

老年照护:对丧亲者进行哀伤辅导的实施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体辅导让有同情心、有生活经验的人帮助丧亲者疏导哀伤及不良情绪,使他们能够回归正常生活。(二)团体辅导自助团体辅导:是对丧亲者最重要的一种心理辅导。家属在患者死亡后陪伴他们的经验。A.对死者的依赖程度及亲密程度B.病程长短C.死者年龄D.宗教信仰E.丧亲后生活的改变2.下列属于哀伤辅导介入方法的是()。

老年照护:对丧亲者进行哀伤辅导的实施

(一)个体辅导

让有同情心、有生活经验的人帮助丧亲者疏导哀伤及不良情绪,使他们能够回归正常生活。

(二)团体辅导

(1)自助团体辅导:是对丧亲者最重要的一种心理辅导。

(2)有组织的团体辅导:鼓励丧亲者参与各式各样的活动,让丧亲者充分表达自己的心情

(3)家庭辅导:协助家庭举办家庭自助的各种哀悼仪式,来帮助家庭成员释放内心的悲哀,家庭成员的相互扶持有利于整个家庭早日度过丧亲哀伤期。

(三)哀伤辅导介入方法

1.对丧亲家庭的评估

包括患者逝去产生的影响,对个体和家庭功能可能造成的障碍;愤怒、否定及可能的后果,健康并发症等。通过评估,识别和筛选高危人群。仔细观察患者亲属的精神行为反应,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家属提前进行悲伤抚慰工作,提高其对悲伤的应对能力,避免出现不正常的悲伤反应,并为以后干预提供依据和基础。

2.建立信任关系

家属在患者尚未死亡之前就和患者一样,开始出现预感性悲伤,悲伤在死亡之时达到高峰,一直持续到患者死亡之后很长时间。这段时间是居丧服务人员与患者家属的最初接触时间并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因此,与丧亲者第一次会面时,需要帮助家属在无助状态下建立安全感和控制感,与家属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3.寻求共识

面谈开始时,应由界定清楚彼此的期望入手,双方先取得共识,包括辅导目的与内容,并表示家属可按其合适的步伐分享他们的经验。

4.发掘内容

发掘丧亲者的丧亲经验时,可依次序询问家属的经历和感受。(www.xing528.com)

(1)死亡的一刻。死亡的时间?因何死亡?家属是否在场?如不在场,家属如何知道有关消息?当时的反应是什么?

(2)最后的陪伴。家属在患者死亡后陪伴他们的经验。

(3)葬礼。了解家属筹办及葬礼进行的情况,参与程度以及对葬礼的反应。

(4)葬礼后。葬礼后至目前一段时间内,家属是怎样度过的?让家属描述这段时间的心情、情绪状态及身体反应等,以评估家属的悲伤状态,肯定家属悲伤情绪是属于正常的。

哀伤辅导的介入模式只是一个基本框架,没有一个介入模式完全适用于所有家属,特别是一些复杂的哀伤个案,有创伤经历或者自杀倾向的家属,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而严重的不能缓解的悲伤反应,应向心理咨询治疗机构推荐转诊,使其可以接受正规的心理治疗。

【课后练习】

1.下列属于影响丧亲者心理调适因素的有(  )。

A.对死者的依赖程度及亲密程度  B.病程长短

C.死者年龄     D.宗教信仰

E.丧亲后生活的改变

2.下列属于哀伤辅导介入方法的是(  )。

A.对丧亲家庭的评估  B.建立信任关系

C.寻求共识     D.发掘内容

E.收取服务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