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告慰父母之悲:丧亲祭亲探讨

告慰父母之悲:丧亲祭亲探讨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父母过世是人生的最大悲痛。“考”为父亲,“妣”为母亲,意思就是像死了父母般伤心,极言悲痛之烈。丧亲后,首要任务就是办丧事。做子女的总希望通过把丧礼办得庄严隆重,来告慰父母在天之灵。“祭亲”就是父母死后的祭祀仪式。宁波祭亲是从人去世后做“头七”开始的,一直做到“七七”。本来祭亲是一件非常庄重的事,一旦有了“做给活人看”的嫌疑,倒是不做也罢。

告慰父母之悲:丧亲祭亲探讨

父母过世是人生的最大悲痛。“如丧考妣”出自《尚书·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考”为父亲,“妣”为母亲,意思就是像死了父母般伤心,极言悲痛之烈。父母过世,悲从中来,是切肤之痛,入骨之痛。

丧亲后,首要任务就是办丧事。向亲戚朋友发丧讯,请人念经超度亡灵,选择墓地、做坟等一整套丧仪都要安排周全。做子女的总希望通过把丧礼办得庄严隆重,来告慰父母在天之灵。

“祭亲”就是父母死后的祭祀仪式。宁波祭亲是从人去世后做“头七”开始的,一直做到“七七”。老人去世后头三年的正清明,家人都要在清晨到坟头上香、烧纸钱、摆羹饭,孝顺的儿女到了坟头会泪流满面,止不住地号啕大哭,让人十分心酸。以后每年父母的生日都要祭奠一次,名为做阴寿,清明节要到坟头除草、加土、上香、烧纸。农历七月半和过年前还要摆一桌羹饭,点上蜡烛与清香,进行祭祀和缅怀。这就是慎终追远,不忘自己的根所在。(www.xing528.com)

黎芗有语

随着一次又一次文化上的“革命”,好些民俗也正在渐渐淡化,有些甚至销声匿迹,譬如“做七”。经常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即平时对父母不闻不问、不管不顾的,最后对“做七”最来劲。我外婆曾经说过:活着不照顾,死了死考究,都是做给活人看的。本来祭亲是一件非常庄重的事,一旦有了“做给活人看”的嫌疑,倒是不做也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